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11507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麦金托什 与维也纳分离派,艺术设计学院 环艺2班 张乾龙,简介 麦金托什(Charles R.Mackintosh,18681928)是英国格拉斯哥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在英国19世纪后期的设计中独树一帜,并对奥地利的设计改革运动维也纳“分离派”(Secession)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麦金托什和维也纳“分离派” 成员在很多方面都与新艺术运动相呼应,不少设计史家也将他们划入新艺术的范畴。但与别的新艺术流派相比,他们的设计更接近于现代主义。“青春风格”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在他们手中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和方格,这预示着机器美学的出现。,外文名: Cameron Mackintosh 性别: 男 生卒

2、年: 1946- 国别: 英国 代表作 作品: 俄克拉荷马 歌剧院的幽灵 猫 西贡小姐 主题词或关键词: 卡麦隆-麦金托什 戏剧制作人 音乐剧 栏目关键词: 戏剧导演、制作人,风格 他的设计具有鲜平面设计特征,特别是他的几何形态和有机形态的混合采用,简单而又具有装饰味道的平面设计特征,将简单的直线,通过不同的编排、布局、设计,取得非常高的装饰效果,改变了:只有曲线才是优美的“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原则。 他设计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是他的设计风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其中包括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也包含了现代主义特点,同时更具有他自己的特征,是20世纪设计的经典之作。,麦金托什于1885年进入格拉斯哥艺术学

3、校学习,毕业后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通过沃赛创办的工作室杂志,他接触了许多激进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的作品和思想。他的早期活动深受莫里斯的影响,具有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他和妻子以及妻妹、妹夫形成了一个名为“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从事家具及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并参加了1896年在伦敦举办的一次工艺美术协会展览,但他们的第一次公开露面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18971899年间,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其主要房间的全部家具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功,使他被公认为新艺术运动在英伦三岛惟一的杰出人物和19世纪后期最富创造性的建筑师、设计师。从外观上看,这座建筑带有新哥特式简练、垂直的线条,而室

4、内设计却反映了新艺术的特点,展示了麦金托什的全部天才。如果说霍尔塔和吉马德的主旋律是卷曲起伏的“鞭线”,麦金托什的主调则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1898年,他设计了克莱丝顿小姐(Miss Cranston)为禁酒而开设的一系列茶厅,其装饰手法以及新颖的家具赋予了这些茶厅一种商业性的标记,这正是现代工业设计师所应做到的。他还为克莱丝顿小姐设计了著名的希尔住宅,这座住宅的建筑和室内设计都颇有影响。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图5-60,图5-61,图5-62),这反映出有时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会影响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他

5、所设计的著名的椅子一般都是坐起来不舒服的,并常常暴露出实际结构的缺陷,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创新。为了缓和刻板的几何形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家具上绘出几枝程式化了的红玫瑰花饰。在这一点上,他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传统相距甚远。,1900年,麦金托什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等地举行的分离派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他成了一名国际性的人物,享誉欧洲大陆。1901年他在由德国人举办的“艺术爱好者之家”设计竞赛中获奖,经专业刊物介绍后引起了维也纳分离派的更大关注,其影响很自然地从英国转到了奥地利。同时他的垂直纹样的构图也在他的追随者中传播开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也纳生产同盟于1909年生产的镀银咖啡具,维也纳分离

6、派是由一群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是当时席卷欧洲的无数设计改革运动的组织之一。其代表人物是霍夫曼(Joseph Hoffmann,18701956)、莫瑟(Koloman Moser,18671918)和奥布里奇(Joseph M.Olbrich,18671908)。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维也纳分离派是由早期的维也纳学派发展而来的。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维也纳艺术学院教授瓦格纳(Otto Wagner,18411918)为首的维也纳学派。瓦格纳在工业时代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新的设计观点,他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将导致新形式

7、的出现,并反对重演历史式样。霍夫曼等三人都是瓦格纳的学生和维也纳学派的重要成员。1897年,他们创立了分离派,宣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霍夫曼是分离派的核心人物,他曾在分离派杂志室内中写道:“所有建筑师和设计师的目标,应该是打破博物馆式的历史樊笼而创造新的风格。”,1903年,在银行家华恩多夫(Fritz Warndorfer)的资助下,霍夫曼与莫瑟一道创立了维也纳生产同盟,并得到麦金托什的指导。这个同盟是按照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行会模式建立起来的,实际上是一间手工艺作坊。1905年,它已有百余名手工艺人,由霍夫曼与莫瑟负责设计,主要生产各种家具、金属制品和装饰品。这些产品的形式十分简洁,但使用的

8、材料和手工艺又大都极尽豪华,颇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的装饰艺术。维也纳生产同盟的金属器皿颇有名气,其特点是采用精练的几何形式,与传统的装饰趣味相距甚远。1909年生产的一套镀银咖啡具(图5-34)虽是手工制作的,但其造型和表面处理都模仿机制品,预示着机器美学的到来,这与19世纪机器产品模仿手工制品的趣味恰成对比。霍夫曼本人的设计风格深受麦金托什的影响,喜欢规整的垂直构图,并逐渐演变成方格网的形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并由此获得了“棋盘霍夫曼”的雅称。他为维也纳生产同盟所设计的,工作计划中声称:“功能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实用则是我们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强调良好的比例并适当地使用材料。在需要时我们

9、可以进行装饰,但不能不惜代价去刻意追求它。”在这些话语中已体现了现代设计的一些特点。但是这种态度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霍夫曼的风格从规整的线性构图转变成了更为繁杂的有机形式,从此走向下坡路,生产同盟也于1933年解散。 图5-37 卢斯设计的维也纳米歇尔广场建筑 与霍夫曼同时期的另一位维也纳建筑师卢斯(Adolf Loos,18701938)在设计思想上更为激进。卢斯于18931896年间在美国芝加哥工作过,返回维也纳后在瓦格纳的事务所工作,设计了一些颇有争议的住宅和商店,但他最大的影响力来自他在一些杂志上发表的有关设计的论文,其中最有名的论文名为,装饰即罪恶,发表于190

10、8年。这是一篇反传统、反折衷主义的檄文,震动极大。这篇论文的焦点是认为装饰表现了文化的堕落,现代文明社会应以无装饰的形式来表现。“装饰是一种精力的浪费,因此也就浪费了人们的健康,历来如此。但在今天它还意味着材料的浪费,这两者合在一起就意味着资产的浪费。”卢斯还认为,建筑学不仅是建筑行业的工作,也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卢斯本人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自己的理论,把装饰完全排除在他的建筑和设计之外,因而显得朴素而略为刻板(图5-37)。卢斯把装饰比作罪恶,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过激,但在当时不少建筑与设计装饰过度的情况下,矫枉过正是可以理解的。,“维也纳分离派”大事年表,1895年,奥托瓦格纳(Otto W

11、agner)出版现代建筑(Moderne Architektur),体现基本的分离派的思想。 1897年4月3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约塞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马克斯柯兹威尔(Max Kurzweil)、约瑟夫马里亚欧尔布里希(Joseph Maria Olbrich)和科罗曼莫塞尔(Koloman Moser)等人成立了维也纳分离派组织,克里姆特任主席。欧尔布里希亲手设计分离派标志的展览馆。 1898年,分离派展览馆建成;出版会刊神圣之春,举办首次分离派画展。 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分离派开始步入盛期。查尔斯麦金托什(Charles Re

12、nnie Mackintosh)的作品在分离派第八届展览中展出。 1902年,举办第十四届展览,贝多芬特展;主要展品有德国雕塑家马克斯克林格(Max Klinger)的贝多芬雕像,克里姆特创作的贝多芬横饰带壁画,此次展览遭到了反犹情绪的攻击。,1903年,霍夫曼在银行家的帮助下创立“维也纳工艺坊”(Wiener Werkstatte),他与莫塞尔担任艺术指导。 1904年,莫塞尔完成圣弗朗西斯阿西西教堂(Kirche am Steinhof)的后殿嵌花和彩色玻璃窗。 1905年,克里姆特完成的哲学、法学、医学壁画委托被维也纳大学拒绝。他从1897年开始接手此委托,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原先的学院气息被摒弃。此事引起批评,分离派名声受损。同年因为观点不同,克里姆特与科罗曼莫塞尔等艺术家淡出维也纳分离派。 1908年,欧尔布里希因白血病去世。同年,克里姆特完成代表作吻。 1918年,克里姆特感冒伤寒去世。瓦格纳去世。莫塞尔去世。埃贡席勒因流感去世。维也纳分离派逐渐消亡。 1932年,维也纳工艺坊关闭。,衍生 1980年代,苹果电脑公司,将一种新电脑开发计划命名为Macintosh,开发成功后,索性将这款产品就叫Macinto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