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10287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第二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的教学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掌握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本章的教学要点,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运

2、动的基本规律,(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主体,含义:指具有思维能力、从 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主体及其特点,2、客体及其特点,含义:指实践和认识活动 所指向的对象,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客体,(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主体及其特点,2、客体及其特点,3、中介及其类型,把主体和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主体,客体,工具,工具(中介),物质工具,观念工具,民族语言,世界语言,语言工具,(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主体及其特点,2

3、、客体及其特点,3、中介及其类型,4、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需要与满足的物质利益关系 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和反映客体中所 引起的精神上的愉悦,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4、力,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实践,认识,决定,指导,阻碍,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

5、的本质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二、认识的本质,(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先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反映论:指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的本质,(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

6、识的不同回答,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缺陷: 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优点: 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直观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

7、不同回答,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庄子,康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3、马克思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红花!,(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