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09401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7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个影片,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这首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造成假山,假山周围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

2、建制精致巧妙(蓬壶其中一堂名),四方奇花珍竹异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作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第二段由“到而今”三字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效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

3、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所接二句直写作者心中宿愿领军率队,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这两句引用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何日”云云,正见出一种急切的心情。,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爱国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的。这首满江红即由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