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09156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病病(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口腔医学院 杨峰,第九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第一节 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 牙髓的特点1.被无可让性的牙本质包围;2.基质富含纤维且具有粘性;3.无有效的侧支循环;4.通过狭窄的根尖孔与外界交通。这些特点使牙髓的损伤一般难以恢复,且易产生疼痛,形态学特点,牙髓肉眼可见为红色的具有粘性的软组织,为一坚实的具有弹性的实体。 在显微镜下,可人为的分为四层: 成牙本质细胞层; 无细胞层; 多细胞层; 中央区。,结构特点,由细胞、细胞间质、细胞间液组成。 1.细胞 1)成牙本质细胞 特点 成牙本质细胞突、神经纤维分布与感觉,牙本质感觉传递,外界刺激直接刺激牙本质的神经末梢 流体动

2、力学假说 造牙本质细胞突受刺激后传至细胞体引起细胞体表面电荷改变而影响与之接触的神经末梢,结构特点,2)成纤维细胞 3)防御细胞:a.巨噬细胞 b.其它细胞:树突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 4)储备细胞,2.细胞间成份:包括胶原纤维、不定形基质及细胞间液。 1)胶原纤维 2)基质及组织液 基质:主要成份是蛋白多糖,其多糖成份较多,主要是糖胺多糖,主要有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牙髓具有四种基本功能: 1)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功能; 2)血管系统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提供营养成分; 3)感觉神经纤维传导痛觉; 4)成牙本质细胞及结缔组织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反应。,1)形成功能形成原

3、发性牙本质; 形成继发性牙本质(功能性牙本质); 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刺激性牙本质); 形成透明牙本质; 形成骨样牙本质;,2)营养功能:牙髓通过向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提供营养、氧气以及牙本质液,来保持牙本质的活力,而牙髓丰富的周边毛细血管是牙髓行使正常营养功能的基础。,血管牙槽动脉牙髓动脉 毛细血管丛毛细血管后静脉牙髓静脉牙槽静脉 特点:牙髓血管与牙周血管经根尖孔相通;在成牙本质细胞层下形成密集的毛细血管网。交通支;侧枝循环。 形态:管壁薄、管腔大。,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间隙大,基底膜不连续,可以回收组织液,降低组织,压缓解早期炎症。 牙本质液具有营养牙本质的作用。,3)感觉功能:牙本质对外界的机械

4、刺激、温度、化学刺激等产生“疼痛”,且不定位,近髓处尤为敏感。 牙髓感觉神经末梢为游离的的神经末梢,他们是疼痛感受器,所以任何有害刺激作用于牙髓后,机体只感受到痛觉。,神经分布 牙髓的神经主要来源于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和下颌支,其感觉神经纤维束伴随著血管自根尖孔进入髓腔。在邻近多细胞层广泛的神经分支形成了神经壁层。,牙髓内感觉神经纤维包括纤维和纤维虽然他们都是传递痛觉的神经纤维,但其特点不同。 牙髓神经纤维的特点,炎症性疼痛的机制牙髓炎疼痛的原因被认为与组织压升高的压迫作用和某些炎性介质直接作用于神经末稍有关。 一 组织压升高 牙髓的血管通过狭窄的根尖孔进入髓腔,炎症反应可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组织压

5、升高,兴奋对压力非常敏感的C纤维,产生痛觉。 二 炎性介质 炎症中的组织细胞、血浆成分和白细胞和释放各种炎性介质,他们除了可通过升高牙髓内的组织压引发疼痛以外,部分炎症介质还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末稍。,组织压升高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是肌体对病理性刺激的保护性反应一 组织压升高进一步导致牙本质小管液外流,防止牙髓受细菌和毒性物质的侵害。 二 牙髓血管扩张有利于消除牙髓组织中的有害物质。 无感觉神经支配的牙在类似损伤中条件下更易坏死。,闸门控制学说 在脊髓灰质的胶质中有闸门装置它控制着传入冲动向中枢传递,同时高级大脑中枢也可向下传出冲动调节该闸门装置。,四防御功能,牙髓的防御功能包括疼痛、修复性牙本质形

6、成和炎症反应。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虽然牙髓位于髓腔内,但却凭借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与外界有密切联系。任何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加到牙本质表面时,与该部位相应的牙髓组织必然发生反应。慢性较弱的刺激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强烈刺激牙髓炎症。,一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修复性牙本质矿化程度较高,其内部的牙本质小管数目较少甚至缺乏,因此,它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较正常的牙本质低。 过度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内无神经支配。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量和范围和与牙本质破坏的量和范围有关,也与损伤因素如龋病发展的速度有关。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目的是保护牙髓免遭进一步有害刺激。,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

7、 外界炎刺激使成牙本质细胞受损; 二 下方邻近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三 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的分化; 四 分泌基质和胶原前体; 五 胶原纤维的形成; 六 基质的矿化。,二 炎症反应 炎症是活体组织对损伤发生的防御性反应。由于缺乏有效的侧枝循环和处在无让性的环境中,牙髓一旦出现明显炎症,就难以恢复。,第三节牙髓增龄性变化,牙髓增龄性变化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在体积功能结构上所发生的变化,不良刺激可导致牙髓的早老性变化。 一 体积变化 成牙本质细胞具有不断形成继发性牙本质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髓腔周围的牙本质会不断增多,髓室由大变小,髓角变低或消失;根管由粗变细,根尖孔变窄。 严重磨损的牙齿会出现早

8、老性变化,髓腔变小甚至闭塞。 体积的变化影响根管治疗的操作。,二 结构变化 成纤维细胞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减少; 成牙本质细胞从高柱状变为立方状或扁平状; 牙髓基质因逐渐失去水分而变得更粘稠; 胶原纤维在牙髓内的堆积可使牙髓出现纤维变性; 神经血管数目减少导致牙髓营养不良性钙化; 牙创伤和盖髓术常可诱发和加速牙髓的钙化。,三功能变化 根尖孔的变窄和血管数的减少,使牙髓营养不良而功能下降一旦牙髓受损多不可痊愈; 神经纤维数目的减少,使牙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 继发性和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使牙本质通透性下降敏感性降低。,第四节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根尖周组织是指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

9、牙槽骨,其组织生理学特点与牙髓有着明显的不同。,一牙骨质:牙骨质的基本功能是将牙周膜的主纤维附着于根面上。此外还行使着其它的生理功能。 根尖三分之一不断有细胞性牙骨质的沉积,补偿牙冠的磨耗。 1)使牙根不断增长和使根尖孔逐渐缩小。根尖孔不断缩小将影响牙髓血液循环诱发牙髓的退性变化。 2)根管的工作长度不断减少。 3)根管充填后牙骨质继续沉积将使根尖孔封闭。,牙骨质,根管预备的深度应止于牙本质牙骨质界,通常距根尖孔约1mm,在老年患者该使大于1mm。 牙本质牙骨质界是根管最狭窄处,是牙髓与牙周组织的分界,称为组织学根尖孔。在根管治疗中,组织学根尖孔将协助根管预备器械在根尖的定位,防止根管充填材料

10、超出根尖孔。 修复因炎症导致的牙根病理性吸收; 修复因为牙移位导致的牙根生理性吸收; 在根尖诱导形成术后牙骨质形成根尖硬组织屏障,牙周膜,根尖周牙周膜由成束的胶原纤维和其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具有悬吊和支持牙的作用。 牙周膜内的感受器 牙周膜内分布有触觉感受器和疼痛感受器,前者可传导压力和轻微接触牙体的外部刺激;后者可传导痛觉,参与防御反应。 当根尖周发生炎症反应时,局部组织压力增加,患者既可感受到痛觉又能指出患牙所在。,牙周膜的学血液循环 牙周膜的侧枝血液循环较为丰富,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牙槽动脉在进入根尖孔前的分支; 二牙槽的血管通过筛状进入牙周膜; 三牙龈血管也可分支至牙周膜; 这些血管在牙周膜内形成血管网能够较好地清除炎性产物,使病变在接受和理的治疗后容易恢复和痊愈。 牙周膜丰富的血液供应还有营养牙骨质的功能,无髓牙和死髓牙就是借助于牙周膜的联系和营养而保存于颌骨内。 根尖周牙中含有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的间质细胞。,三 牙槽骨,牙槽骨由固有牙槽骨和支持骨组成,固有牙槽骨为薄层致密骨构成牙槽内壁,它在X线片上呈围绕牙根的连续阻射白线,又称为硬骨板。持续性根尖周炎症可导致根尖周硬骨板的吸收,在X线片上表现为阻射白线模糊、中断甚至消失。 固有牙槽骨上有许多小孔他们是血管神经进出的通道,这些小孔使固有牙槽骨呈筛状外观。,Thank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