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06501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误差的合成,3.1 误差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3.2 间接测量的误差,3.3 误差的合成,3.4 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步骤,把各项误差求总误差的过程称为误差的合成。,误差的合成,须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误差的性质,2、确定误差的分布规律,3、分项误差的相关性,5、确定被测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实际情况非常复杂,误差合成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采取抓主要舍次要的原则,使误差合成的最后结果能够简便而真实地表示出测量结果与精度。,4、误差项的划分及数目,3.1 误差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3.1.1相关的概念,如果一个变量的变化,受另一个变量的影响,且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非函数关联,则

2、称两个变量相关,其间的关联关系为相关关系。,3.1.2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两个随机变量(两分项误差)之间线性相关紧密程度的表征值,用符号来表示。,概率论中,相关系数的定义为:任意两个随机变量x与y的协方差cov(x,y)与两个变量的标准差乘积之比。即,一、相关系数的性质,1、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大于1,即 | | 1。,、随机变量放大或缩小时,其相关系数不变。,其中,的数学期望,为,(1),0,称为正相关,即随机变量x增大,随机变量y也增大,(2),0,,称为负相关,即随机变量x增大,随机变量减小,(3),1,称完全正相关,即x与y呈正的线性函数关系,(4),-1 称完全负相关,即x与y呈负的线

3、性函数关系,(5),0,则两个变量之间不相关。,注意: 不相关和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若两个随机变量相互独立, 则两个变量必不相关;但是两个变量不相关,并不能说明一定是 相互独立的,可能存在着其它的非线性的相关关系。只有当两个 随机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时,不相关和独立才是等价的。,1、判断,(1)两分量之间没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影响。,(3)两变量相互有影响,但影响甚微,可忽略。,(2)当一个变量依次增大,引起另一变量无规则的正负交替变化,反之亦然。,该法应用简便,适合于定性分析和测量数据较少的情况。缺点是可信赖程度差,难以求得确切的相关系数。,2、判断,(1)两分量之间近似成正的线性关系或负的线性

4、关系。,(2)当一个变量依次增大,引起另一变量依次增大或减小,反之亦然。,(3)两变量属于同一体系的分量,则完全相关。,二、相关系数的求法,( 一)直观判断法,(二)测量数据估计法,1、观察法,根据测量数据的残差作图,与标准图形进行比较,求出相关系数的估计值。,观察法只能定性的确定相关系数,不能确定相关系数的具体大小。,2、简单计算法,该方法以各分项误差服从正态分布为前提 ,可以求得比较确切的相关系数。,3、统计计算法,当测量次数n足够大时,这种方法是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上,适合测量次数较多的情况。,相关系数的获取比较困难,应尽量避开。对于数值小的误差间的相关系数,可用物理直观判断法,对于数值大的

5、,可采用成对观测,进行简单或严格的计算。,(三)实验估算法,例:测量环路正弦交变电位差幅值V、电流幅值I和交流电位差对交流电的相移角 ,测得五组数据见表,用统计公式计算各输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解:根据式,3.2 间接测量的误差,间接测量的误差是直接测量量及其误差的函数,所以这种误差又称函数误差。其实质是研究误差的传播问题。,3.2.1间接测量系统误差的计算,待测量y与各直接测量值x1,x2,x n 之间有函数关系,求微分,如果各直接测量量定值系统误差为 ,且各系统误差是微小的,则用各 代替上式中相应的 后,即可得到间接测量量的系统误差为,上式中 称为误差的传递系数(或灵敏度系数),对其所对应

6、的误差起到放大或缩小的作用。,例: 用弓高弦长法测圆弧的半径R,如图。已测得弦长S=360 mm,弓高H=30mm,测量中弦长和弓高的定值系统误差为 求圆弧的半径R及系统误差。,又因为,代入数据,对半径R进行修正,解 :,各量的函数关系式为,根据测量值可得,3.2.2间接测量随机误差的计算,随机误差一般用标准差来评定,因此,研究间接测量的随机误差,也就是研究间接测量量y的标准差与直接测量量x1,x2,xm的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根据标准差的定义,对上式平方得,对n个直接测量量进行m次等精度测量,相应的随机误差为 ,yi的随机误差为yi,设直接测量量与待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则,假设待测量随各直接

7、测量量连续变化,且各个误差都很小,将函数展开成泰勒级数,取其一阶项作为近似值,可得:,各方程求和得,用m除上式两边,并根据标准差定义,得,相关系数定义,(i=1,2,m),则间接测量量的标准差为:,此式为间接测量量标准差的计算公式,通常称为随机误差传递公式。其中 为误差传递系数(或灵敏系数)。,如果各直接测量值的误差相互独立,且测量次数较大,则,上式简化为,或,实际测量中,各直接测量量的误差之间往往是无关的,或人为安排使各量独立测量,所以第二式是常用的计算式。,例:已知线性函数关系 y=a1x1+a2x2+anx n ,试求y的随机误差计算式。,例:已知非等精度测量值的加权平均值为 求:加权平

8、均值 的标准差 。,则,如果测量为等精度,那么p1=p2=p n ,且i=,则,解 :,解法三:由y=3x知x与y的误差之间满足线性关系,因而, ,则,二、误差分配,待测量的允许误差确定后,根据该允许误差确定各直接测量的允许误差称为误差的分配。是间接测量误差合成的逆问题。,不考虑系统误差的影响,只研究随机误差的情况。设各量的误差相互独立,有,若给定了间接测量量标准差的允许值,即,上式关于Di 或xi的解是不确定的,为求确定解,通常采用下列步骤确定 :,1、按等作用原则初步分配误差,认为各直接测量量的误差对待测量误差的影响相同,即,2、按现有条件合理调整误差,则,即:,调整原则:根据实现各量所要

9、求精度的难易程度,对精度较低,易于测量的误差项,可适当减小误差的允许值;对难以测量的误差项,可增大其误差的允许值;对其他误差项可先不做调整。,3.检验误差调整的合理性,作用:合理地对测试方法或测试装置进行设计,分析测量技术线路是否合理,比较和评价各种测量方法或测量装置的优缺点,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潜力,降低实验成本。,选择测量仪器:直径:最小刻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 20mm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0.04mm,高:最小最小刻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 50mm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0.150mm,检验:,测量仪器:都选用最小刻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 50mm范围内的极限误差为0.08mm,再检验:

10、,调整后只需用一把游标卡尺就可以测量直径和高度,并且保证了测量的准确度。,三 、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标准: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性,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小测量误差。要在经济、易实现的前提下,充分提高测量精度。,1、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法及函数公式,实验仪器在确定的条件下,对某量进行测量,可能有几种精度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函数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和计算,应按照精度最高的方法进行测量,选择合理的函数公式进行计算。,例:用分度值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箱体上两轴的中心矩L,如图所示,试确定最佳测量方案 。,解:测量方法有三种:,测量两轴直径d1,d2 和外尺寸 L1, 则 函数式为:,测量两轴直径d1,d2 和内

11、尺寸 L2, 则函数式为,测量外尺寸L1和内尺寸 L2 ,则 函数式为:,若已知测量的标准差分别为:,3种方法的函数标准差分别为:,【方法一】,【方法三】,【方法二】,测量时应选择误差小,直接测量量数目较少、函数式较简单的测量方法。,2、确定最有利的测量条件,最有利测量条件:是指按该条件测量时,使待测量的误差最小。选择最有利的测量条件时应设法使各个分项误差的传递系数 为零或达到最小,从而减小系统误差。,例: 现有一球形储油罐,内径为R,用测量液面高度H的办法求储油量VH,如图所示。试问液面在什么位置时,测量储油量VH的误差最小?,解:,储油量与液面的关系式为,液面高度H的误差传递系数,按照最有

12、利条件要求 ,令,则,从而,结果说明容器装满油或空时,测量储油量VH误差最小。然而,容器空时无实际意义,装满时对减小测量误差和充分利用设备都是有利的。 但实际使用时,不宜装满,要留出 温度升高液体膨胀的空间。,因此:,假设采用同一尺子进行测量,因此L1和L2的标准差相等,即:,因此要使上式取最小值,系数需最小,,令,,将,代入上式得:,得:,解 :,相对误差为,例: 电工实验中,常用 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率。其中 分别为电阻率、长度、直径和电阻。试问 如何取值对测量有利?哪一项应测得更准?,若 ,则d对电阻率误差影响最大,因此直径d应测得更准些。,当测量条件 一定时,欲减小 ,应选择长而粗,阻值

13、大的导线来测量。,四、微小误差取舍准则,已知待测量y的标准差,若部分误差 Dk 与其他部分误差 Di 相比很小,与 y 相比可以忽略 。则忽略后y的标准差为,根据微小误差定义,若Dk 为微小误差,则,对一般精度的测量,误差的有效数字取一位。这时上式成立的条件为:,对于精度比较高的测量,误差的有效数字可取二位,这时,取舍准则为:对于随机误差或者未定系统误差,被舍去的误差应小于总误差的1/31/10,对于已定系统误差,则可以忽略。,多项微小误差同时存在,如 Dk ,Dk+1 ,Dk+2 皆为微小误差,即,或,可以将这些部分误差一起舍去,不须逐个舍弃。,另外,微小误差除了简化计算外,在选用校验仪表的

14、标准仪表时,也有重要用途。,3.3 误差的合成,3.3.1随机误差的合成,一、按标准差合成,总标准差,一般情况各误差互不相关,相关系数 ,则,用标准差进行合成时简单方便,且不考虑各分项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如何。,各分项随机误差的标准差 极限误差 误差传递系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二、按极限误差合成,总极限误差,若各分项随机误差取同一置信概率,各分项随机误差的置信概率不相同,转换后总标准差,总极限误差,若各分项随机误差大多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互不相关,则,上式简便,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极限误差合成公式,但应该注意应用的条件。,3.3.2系统误差的合成,一、已定系统误

15、差的合成,设测量过程中已定系统误差为 , 相应的误差传递系数为a1 ,a2,an。总的已定系统误差可按代数和法合成,直接测量a1 =a2=,=an=1,因此,间接测量 ,因此,总未定系统误差极限误差,其中,当各分项未定系统误差互不相关时,有,当各分项均服从均匀分布时,当各分项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时,例:在立式光学计上,用3等量块为基准,检定L0=20mm的量规。已知3等量块长度的实际偏差为+0.22m,检定误差e=0.15m。在恒温条件下测量10次,得到数据如表所示。 试对检定数据进行处理,并写出检定结果。,解:,由于,回顾等精度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步骤,4.判断有无系统误差,并尽量减小其影响,5.判断粗大误差,检验数据的合理性,6.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7.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1.求算术平均值,2.求残差,3. 测量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8.测量结果,或,3.4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步骤,残差观察法残差观察法,设间接测量量y与各直接测量量x1,x2,,xn之间有函数关系式 y=f(x1,x2,,x n),间接测量量数据处理步骤为:,1、直接测量量按直接测量数据处理步骤进行处理。已定系统误差已经消除的结果为,2、间接测量量y的平均值,式中 不包含已定系统误差,或已被消除。,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步骤,3、求间接测量量y的合成误差,假设各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