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05866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实验小专题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小专题,专题1,信息读取题,1信息读取题: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图表,正确读取相应的信息进行解题。2解题策略,典例(2015 年安徽卷节选)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 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 CO2 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 1 和图 2。,图 1,图 2,(1)由图可知,与 25 相比,,,主要原因是_;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 25

2、 和 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 CO2 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 CO2 生成速率。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 案 ( 不 考 虑 温 度 因 素 ) 。 a._ ;b._。,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关键信息:探究不同温度(25 和 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 CO2 生成速率的变化。推断结论: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25 和 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 CO2 生成速率的变化”。,第二步,读取图(表)信息,关键信息 1:变量25 和 0.5 ;条件密封。推断结论 1:不同温度条件下CO2 生成量不同。推断结论 2:随着

3、反应,若CO2 生成量越来越多,则O2 的量相应减少。关键信息 2:与 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CO2 生成速率较低。推断结论 3:CO2 生成速率跟温度有关,0.5 条件下低。,第三步,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结论 1:CO2 生成速率跟温度有关,0.5 条件下低生成CO2 的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受温度影响,0.5 低温降低了呼吸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CO2 生成速率低。推断结论 2: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O2 含量减少细胞呼吸减弱。,(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与 25 相比,0.5 条件下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

4、CO2 生成速率较低。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O2 含量减少,同时CO2 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呼吸减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并且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 3 个平行重复实验。,(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CO2,O2,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 3,(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个平行重复实验,专题2,实验分析题,解答此类题目,要能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理解所考实验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1明确实验

5、目的实验的核心弄清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1)在题目中往往以“验证”“证明”“探究”“观察”“调查”“鉴定”等形式呈现。,举例说明,分析下列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实验,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答案:属于探究性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2)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2.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的依据,实验原理来源于课本中的相关知识(题干较短)或来源于题干(题干较长),因此可通过联想相关知识或解读题干来解题。,3明确实验变量解题的关键,变量是实验设计可

6、以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具体分类如下:,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举例说明,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提出了甲、乙、丙三种设计方案, 请判断是否合理。,甲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 1010 mol/L 的浓度溶液,剪取某种植株大小相似的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A、B、C 三组,浸泡一定时间,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生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大小相似的枝条若干,均,

7、分为A、B、C三组,A组枝条浸泡在1014,mol/L 溶液中,,,B 组枝条浸泡在 1010 mol/L 溶液中,,C 组枝条浸泡在,106 mol/L 溶液中,,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生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 10,14,mol/L、10,10,mol/L、,10,6,mol/L 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大小相似的枝条若干,均,分为 A、B、C 三组,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生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答案:甲方案不合理,方案

8、中未设置浓度对照组,不符合题意要求。乙方案不合理,具有浓度和时间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实验设计要求。丙方案合理,设计中既控制单一变量又有对照实验,是可行的实验方案。,典例(2015 年重庆卷)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进行了如下实验。(1),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步骤中加入的 C 是_,步骤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若步骤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2)小麦淀粉酶包括-淀粉酶和-淀粉酶,为进

9、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X 处理的作用是使_。若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管粒颜色显著_白管粒(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关键信息: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推断结论:实验目的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第二步,理解实验原理,结合题干联想课本相关知识得出实验原理:1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解。2淀粉遇碘液变蓝,蓝色越深表明淀粉含量越高。,第三步,明确实验变量,表格主要分为单自变量和双自变量表格,单自

10、变量表格横、纵坐标分别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双自变量表格横、纵坐标均为自变量,表格内的数据为因变量。关键信息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表格的行、列标题。推断结论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小麦籽粒”。推断结论 2:本实验中的“加样”为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本实验的因变量为“显色结果”。,第四步,分析实验结果,关键信息 1(表格信息):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对照管颜色最深。推断结论 1: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淀粉酶的活性越低。关键信息 2: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推断结论 2:淀粉酶的活性越低,种子的发芽率

11、越低。,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中加入的 C 是 0.5 mL 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则淀粉酶活性越低;若步骤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据图分析可知,X 处理的目的是使-淀粉酶失活。若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则表明-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1)0.5 mL 蒸馏水,控制 pH 红粒小麦,低,缩短,(2)-淀粉酶失活 深于,专题3,实验设计题

12、,1实验设计题的一般要求,2实验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有八大原则,着重强调常考,的几个,(1)对照原则,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自身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条件对照: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的,或者说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2)单一变量原则:除了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3)等量原则:,生物材料要相同:,a即所用生物材料

13、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b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洁,净度等要相同。,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的等量。,处理方法要相同:,无关变量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一致。,(4)另外还有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重复性原则、随,机性原则等。,举例说明:为了研究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是否对植物的开,花具有影响,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取,,随机分,成两组,一组 10 个不做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作为对照;另一组 10 个水仙头均剥去部分鳞片叶,露出花芽,并用 0.1

14、mg/mL 的萘乙酸处理。两组放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实验组的 10 个水仙头除 2 个死亡外,其他 8 个分别在 6 至 9 天时间内开花,平均比对照组早开花一个月。(1)据此得出萘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开花的结论,实验设计有哪些不够严谨的地方。,(2)请你重新设计合理方案。,答案:(1)对照组也应与实验组一样剥去部分鳞片叶。两组放在相同环境下培养,不仅温度和湿度要相同,还,有光照、pH 等也应相同。,水仙的品种和大小应当一致。,(2)取 20 个相同品种、大小一致的水仙头,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10 个水仙头均剥去部分鳞片叶,露出花芽,并用 0.1mg/mL 的萘乙酸处理;对照组 10 个

15、处理方式除不用萘乙酸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相同,作为对照,两组放在完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3解题策略,典例(2014 年浙江卷),,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 1 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如上图所,示),观察是否屈腿。,洗去 H2SO4,再用 1% H2SO4 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验思路。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关键信息: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推断结论:实验目的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第二步,理解实验原理,关键信息 1:用 1% H2SO4 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推断结论 1:该反射为屈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该反射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推断结论 2:兴奋通过反射弧需要时间。关键信息 2: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推断结论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包括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