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0537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7.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户压力管理_课件(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压力管理,学习目标,了解压力的症状,并清楚压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如何缓解工作压力; 具备有效应对压力的技巧。,压力 压力 压力 ,有一位哲人曾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压力”。 俗话说:“越有钱的人压力就越大”。 全职工作、婚姻关系、抚养小孩,处处都显示出巨大的压力。 有没有可能好好处理每一件事,我相信有。 帮助你支配工作的需求,并管理其他你认为无法掌握的压力来源。 生 存 工 作 生 活职业的压力 金钱的压力 生活的压力 压力 压力 压力 压力 压力 压力 ,媒体报道1,自北京晨报 中国卫生部门于2002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公布的数据 : 目前全国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已达到16

2、00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23。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官员严俊: 据国际通用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计算: 精神疾患在中国疾病总负担排名中已居于首位。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最多,约为780万人。,媒体报道2,自北京日报 我国的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调查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和青少年中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亦屡有发生。 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估计自杀未遂不少于200万人。 我国抑郁症患病的最低估计为2%,即全国现有2600万患者。 调查表明,抑郁症患者约有10-15%因

3、自杀而结束生命。,媒体报道3,自健康报: 抑郁症将比癌症还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 精神健康:新认识,新希望年度报告: 抑郁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 预计到2020年将跃至第二,紧随于心肌梗死之后,甚至排在癌症之前 据估计在未来的一年里,将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会有抑郁症症状。 每4人中就有一人遭受某种精神和神经方面的不适,全球目前已达4.5亿人: 有5000万人患有癫痫病 24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1000万2000万人企图自杀 有100万人实施了自杀 讳疾忌医现象: 几乎23的精神疾病患者都不去看医生。 原因:怕影响声誉,怕遭受歧视、冷漠等。 精神疾病并不是一件个人的事情,也不只是

4、他人的事情。 过去:人们不公开谈论癌症(它只是家庭中的秘密) 如今:人们不公开谈论艾滋病。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 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是很惧怕这类病人,或者表现得就像他们不存在一样,也就是说不敢去理解和关注他们。(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女士语),心理健康新十项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

5、的满足。,忧郁症的七大原因,1 遗传基因 2 环境诱因 3 药物因素 4 疾病 5 个性 6 饮食 7 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1 遗传基因,忧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2 环境诱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忧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3 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忧郁症状。,4 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

6、,得忧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5 个性,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患上忧郁症。,6 饮食,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7 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忧郁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舒缓忧郁症情绪。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忧郁症及焦虑症。,亚健康状态从何而来?,环境因素 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 社会心理因素 人际关系需要经常调整 家庭结构也较容易改变 家庭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恋爱、婚姻、夫妻、子女等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升

7、学、就业也会出现矛盾,怎样诊断亚健康状态呢?,第一步要确定有没有疾病 有病就属于疾病状态,而不是亚健康状态 第二步要确定疾病 器质性的?功能性的?,现代人心理10大病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中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群也急剧增加。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患精神疾病的人数已超过心血管病,跃居我国疾病患者的首位,约占20%。并且据专家预测,21世纪初,精神病所占比例将增加到25%。其实,现代人只要注意及早发现和预防以下十大心理病灶,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和心理咨询,就会有助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过上真正幸福的小康生活。,1. 都市白领:工作紧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急剧加快。尤其是以都

8、市白领为主体的人群,其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这类人群因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而又得不到应有的调适,会使其身心过度疲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焦虑不安、抑郁症、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从生理角度讲,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也会使其内分泌功能失调,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各种生理疾病产生,甚至会导致过劳死,其后果不堪设想。,2. 离婚人士:心灵创伤,现代人离婚率越来越高,而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不起离婚的打击,造成身心的极大伤害。心理负荷过重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病灶,如得不到及时调适,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病。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因种种原因心理压力过大的

9、约占70%,这类人需要寻找倾诉对象并应得到心理帮助。,3. 青少年:染上网瘾,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兴趣,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有可能诱发上网人群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交友、网恋,极有可能导致上网者因思想长期处于虚拟状态中,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的会导致人格分裂。而长期上黄色网站,会进一步加剧青少年对性的渴望,要么使其性压抑而导致心理问题;要么可能导致青少年积极寻找性发泄的途径,有的因此而犯罪。,4.贫困家庭:生活压力,因为生活的贫困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而诱发心理

10、疾病的人群,主要为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由于下岗,尤其是夫妻双双下岗,对他们来讲,其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并且由于一些下岗职工思想观念一时难以转换,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更加剧了下岗职工的心理压力。一边是生活一天天贫困下去,一边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双重的压力极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贫困生一直是高校敏感的话题,对于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的压力;一方面是因贫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贫困生得不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关怀,诱发心理疾病的概率是极高的。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生约占15%-20%,而这其中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又占65%。,5. 商界精英:事业受挫,在生意场上,现代人多犯急功近利的毛病,为追

11、求事业上的成功,往往是拼命地工作,自我不断加压,尽管超过了自身能力所及,仍是苛求自己,从而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自我满足,导致心理失衡。经常失败或事业上大起大伏者,其心理因失败的打击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中,又不能自我调适,极有可能诱发精神障碍、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6. 莘莘学子:考试重负,带有这类病灶的人群主要是考生。面对着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老师的殷切期盼、自身一举成名的梦想和自我加压,使广大考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最近湖北对该省39个城市的初、高中的调查发现,考生中有各种各样的中轻度心理问题和疾病的高达72%。考试重压这一病灶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疾病,主要

12、有反应迟钝或过激、焦虑不安、恐怖症、臆想症、抑郁症等等,人称考试后遗症。,7. 独生子女:适应障碍,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也成为家长、老师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问题。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而这种习性则成为诱发孩子心理疾病的病灶,导致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性格孤僻,受挫力差,易患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中约30%有适应能力障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病灶是潜在的危机,是一颗定时炸弹,到一定时期就会爆炸,引发心理疾病和更严重的后果。,9. 弱势群体:失去信心,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而产生不适应感,如对社会上的不公现

13、象看不惯,对一些改变了的生活习惯不能适应,信仰的泯灭而产生的无归属感等,这些往往导致现代人心理失衡和对生活的无望感。,10.中老年人:缺少关爱,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剧,对老年人晚年的精神关爱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实际上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尤重于物质帮助。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老年疾病患者中50%-80%是源自于老年人的心理疾病,而约70%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老年人缺少精神关怀所引起的,如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的“空巢现象”。由此可见,老年人的晚年失爱已成为诱发老年人心理疾病的一大病因,社会和子女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

14、。,“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压力”,拥有全职工作、抚养小孩、维持婚姻关系无论是工作或个人生活,处处都显示出巨大的压力。我们周围的朋友均过着忙乱的生活,用药量愈来愈强,吞服的药丸愈来愈多,一心所想的就是一天捱过一天。过去10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变化十分剧烈,未来想必还有更多改变,无怪乎大家开始重新评估如何规划我们的生活,重新改变对均衡生活的看法和活着的目的。有没有可能好好处理每一件事,且还能过优雅从容的生活呢?我相信有。,为什么需要压力管理,在欧美,每10名员工就有1人处于忧郁、焦虑、压力或过渡工作的处境之中;在芬兰,心理健康失调是发给伤残津贴的主要原因,50%的劳工或多或少都有与压力有关的症状,7%

15、的劳工工作过度而导致过度劳累及睡眠失调等症状;挪威每年用于职业病治疗的费用,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美国,37%的人报告工作压力增加了;75-90%到医院就医的员工都会抱怨工作压力太大。,职业压力应该怎样舒缓 张女士是一家家电销售企业的客户服务经理,近两年,她感觉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服务方面工作越来越不好做,尽管工作量没有增加,但却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职业恐惧长时间地困扰着她,使她原本驾轻就熟的工作倍感沉重。 经过谈话发现张女士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内心的恐惧:她担心自己的老板和企业失去原有的竞争能力;担心企业失去奋斗了多年才占据的行业地位;担心自己失去理想的方向和动力

16、。减压首先要真实地面对内心世界,你需要看一看你担心失去什么:工作?职位?领导的重视?发展的机会?家人的信任?稳定感?你还需要看一看你可能失去的对你意味着什么:是暂时还是长期的,是根本的还是局部的,是可以承受的还是无法承受的。,引例,目前有关职业压力的咨询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职业经理人人群中,职业压力问题普遍存在;而在大部分企业中,舒缓职业压力的心理服务还是空白。 一些在华跨国公司较早地开始关注职业压力与心理方面的问题。通用电气、IBM、思科、朗讯、可口可乐、三星等公司纷纷邀请培训师在企业广泛开展了此类培训。国内企业中只有联想、中国建设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少数企业刚刚开始在中高层实施相关培训。 目前,能够为企业提供心理服务的机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心理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心理培训和。心理培训包括职业压力、心理健康、沟通、激励等方面,形式有讲授、游戏等,也包括团体辅导等重要的心理专业技术。则是职业压力与心理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职业压力与心理的调查分析、组织管理建议、宣传教育、心理培训和心理咨询等四级服务模式。而对于张女士而言,公司没有开展相关的职业压力应对活动,职业压力需要进行自我调解、舒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