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05098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十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及常见故障(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十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及常见故障,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课题二 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课题三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一、液压系统安装前的技术准备液压系统是由各种液压元件和辅件组成,正确、安全可靠的安装过程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液压系统的安装过程进行正确指导和管理。在安装液压系统之前应熟悉有关技术资料如液压系统图、系统管道连接图、电气原理图及液压元件使用说明书等。按图样准备好所需的液压元件、辅件,并检查其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和完好,如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同时还要准备好合适的工具。在安装前,对装入设备的液压元件和辅助元

2、件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以清除一切污物、防锈剂等。,下一页,返回,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1液压元件的安装 (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液压马达与电动机、工作机构间的同轴度偏差应在0.lmm 以内,轴线间倾角不大于10,应避免过力敲击泵及液压马达轴,以免损伤转子。同时泵和马达的旋向及进出油口不得接反。 (2)液压缸的安装:安装时,要保证活塞杆的轴线与运动部件导轨平行度的要求。 (3)阀类元件的安装(以板式阀为例):方向阀一般应保持轴线水平安装;各油口的位置不能接反或接错,各油口处的密封圈在安装后应有一定的压缩量;元件的安装平面与底板或集成块安装平面应紧密贴合。 (4)其它辅件的安装:辅件

3、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进行安装并注意整齐、美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使用维护和调整的方便。例如,蓄能器应安装在易用气瓶充气的地方;过滤器应尽量安装在易于拆卸、检查的位置等。,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二、液压系统安装 1液压元件的安装 (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液压马达与电动机、工作机构间的同轴度偏差应在0.lmm 以内,轴线间倾角不大于10,应避免过力敲击泵及液压马达轴,以免损伤转子。同时泵和马达的旋向及进出油口不得接反。 (2)液压缸的安装:安装时,要保证活塞杆的轴线与运动部件导轨平行度的要求。 (3)阀类元件的安装(以板式阀为例):方向阀一般应

4、保持轴线水平安装;各油口的位置不能接反或接错,各油口处的密封圈在安装后应有一定的压缩量;元件的安装平面与底板或集成块安装平面应紧密贴合。,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4)其它辅件的安装:辅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进行安装并注意整齐、美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使用维护和调整的方便。 2管路的安装:管路的安装质量影响漏油、漏气、振动和噪声以及压力损失的大小。全部管路应分两次安装,即:预安装、耐压试验、拆卸、酸洗、正式安装、循环冲洗和组成系统。 三、液压系统清洗液压系统清洗主要是对系统进行内部清洗。可分为主系统清洗和全系统清洗两种形式。主系统清洗是指主要循环回路

5、而言,如图10-1所示。此回路简单实用,不需要复杂的更换作业。,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液压系统清洗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清洗介质应避免选用煤油、汽油、酒精、蒸汽或其它有损元件或辅件的液体,防止系统遭到腐蚀。清洗液用量一般以系统工作容量的60%70为宜,但必须超过液压泵吸油口。 2清洗介质的温度在5080 范围之内。 3清洗过程中,可用非金属棒敲击管道,以便清除管道内附着物。 4为了提高清洗效果,液压泵以每隔1030min间歇运转为宜。 5清洗结束时,为了防止外界湿气引起锈蚀,液压泵应继续运转,直到油温恢复正常,并将回路内的清洗油液排除干净。放油后用绸布或乙烯树脂海

6、绵将油箱擦干净。禁止用棉纱或易燃的纤维品擦拭。,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四、液压系统调试 1空载试验 空载试验的作用是使整个系统在无工作负载的条件下运转,全面检查液压系统的各部分回路和控制调节装置的工作是否正常可靠,工作循环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也为进行负载试验作准备。空载试验的内容有: (1)启动前先检查各控制手柄是否在关闭位置、空挡位置和卸荷位置。 (2)多次点动液压泵。 (3)无负载程序运转。 (4)压力调整运转。 (5)流量调整运转。 (6)在空载试验中,还要检查压力继电器和互锁装置的工作可靠性,检查内、外泄漏,检查各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下一页,上一页,返回

7、,课题一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2.负载试验 负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最大负载压力,检验消耗功率,检验整个液压系统和部件在负载条件下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上一页,返回,课题二 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一、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要求为了保证液压系统达到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稳定可靠的技术性能,在使用维护时应有下列要求: 1合理地调整系统压力和速度,当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调整到符合要求后,锁紧调节手柄。通常合理地选用液压油,在加油前须将油液过滤,应注意新旧油液不能混合使用。 2油液的工作温度通常应控制在3555范围内。 3为保证电磁阀正常工作,电压波动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15 4不准使用有缺陷的压力

8、计,更不能在无压力计的情况下工作或调整。,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5经常检查和定期紧固管接头、法兰等以防松动,高压软管要定期更换。6经常观察蓄能器工作状况,若发现气压不足或油气混合时,应及时充气或修理。 二、定期维护内容与要求 液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定期维护十分重要,其内容如下: 1定期紧固中压以上的液压系统,其管接头、法兰螺钉、液压缸固定螺钉、蓄能器的连接管路、电气行程开关和挡块固定螺钉等,应每月紧固一次。对于中压以下的系统,可三个月紧固一次。,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课题二 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2定期更换密封件定期更换密封件是液压系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应根据其具体

9、使用条件制订更换周期,并将周期表纳入设备技术档案。根据我国目前密封件质量,更换周期一般为一年半左右。 3定期清洗或更换液压元件。对于工作环境较差的铸造设备,液压阀一般每三个月清洗一次,液压缸一般每半年清洗一次;若工作环境较好,液压元件清洗周期可适当延长。在清洗液压元件的同时应更换密封件,装配后应对元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试,达到使用要求再进行安装。 4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一般液压设备上的过滤器滤芯二个月左右清洗一次,而铸造设备则一个月左右清洗一次。 5定期换油与清洗。系统新投入使用的液压系统,使用三个月左右即应清洗油箱、管道系统和更换新油,以后一般累计工作1000 h 进行一次。若工况条件差,可

10、适当缩短周期,间断使用的系统一般以半年至一年为周期。,上一页,返回,课题三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一、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它是靠维修人员利用简单的诊断仪器和个人实际经验对液压系统的故障进行诊断,判别产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感官诊断法可概括如下: (1) 看 用视觉来判别液压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看运动部件运动速度有无变化和异常现象;看油液是否清洁和变质,油量是否满足要求,粘度是否合适,油面是否有泡沫等;看各管接头、结合面、液压泵轴伸出处和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处是否泄漏;看运动部件有无爬行现象和各组成元件有无振动现象;看加工的产品质量。,下一页,返回,课题三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和

11、排除,(2) 听 用听觉来判别液压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听液压泵和系统工作时的噪声是否过大,溢流阀等元件是否有尖叫声;听液压缸换向时冲击声是否过大,是否有活塞撞击缸盖的声音;听油路板或集成块内是否有细微而连续不断的泄漏声。 (3) 摸 用触觉来判别液压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摸泵体、阀体和油箱外壁的温度,若接触一会就感到烫手,应检查原因;摸运动部件管道和压力阀等的振动,若感觉到有高频振动,应查找原因;摸运动部件低速运动时的爬行;摸挡块、电气行程开关和行程阀等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课题三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4) 嗅 用嗅觉来判别油液是否发臭变质。 (5) 阅 查阅设备技

12、术档案中有关的故障分析与修理记录;查阅点检和定检卡;查阅交接班记录及维护保养记录。 (6) 问 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设备平时运行清况,问什么时候换的油,什么时候清洗或换过滤芯;问液压泵有无异常现象;问发生事故前调压阀和流量阀是否调节过,有哪些异常现象;问发生事故前密封件或液压元件是否更换过;问发生事故前后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现象;问过去常出现哪些故障,是怎样排除的等。,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课题三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二、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液压系统在使用中一旦出现故障,可用两种方法分析故障:一种是区域判断法,即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确定与该故障有关的区域,检测此区域内的元件情况,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另一种是综合分析法,即对系统故障作出全面的分析,找出根本原因。液压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绝不能将所有的液压元件逐个拆开检查,也不能漫无边际地乱拆,要根据具体系统或元件,构思检查方法和路径,制定故障检查流程图,运用逻辑推理,逐项逼近方法,准确迅速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上一页,返回,图10-1 主系统清洗回路,图10-1 主系统清洗回路,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