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普大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01224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肌梗死心普大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心肌梗死心普大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心肌梗死心普大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心肌梗死心普大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心肌梗死心普大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肌梗死心普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梗死心普大(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 异常改变,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心肌缺血影响心室肌复极,出现ST-T的异常 ST-T改变还可见于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心肌梗塞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的影响 正常人 因此: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一定要结合临床,强调动态改变。,心肌缺血类型,产生与QRS波群主波方向 相反的T波。,产生与QRS波群方向一致的 高大的T波。,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T波改变:1)T波高尖,2)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ST段下移 0.05mV(更有意义)1)水平式下移; 2)下斜式下移; 3)上斜式下移。若为透壁性心肌缺血则表现为ST段的弓背向上抬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

2、现,第五节 心肌梗塞,病因: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一、心肌梗死基本图形,(一)缺血型改变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对应导联出现高大的T波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对应导联T波倒置(二)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 :面对损伤区导联ST 段压低,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 面对损伤区导联ST段抬高。(三)坏死型改变 病理性Q波 :宽度0.04s,深度1/4R,或 呈QS波,心肌梗塞的三种基本改变,Q1/4 R,Q0.04sec,异常Q波: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出现的异常Q波,其时间 0.04秒,振幅 同导1/4R。,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二、心梗的心电图

3、演变及分期,早期(超急性期):ST段上抬,T波高耸; 数分钟后 数小时,时间短,不易记录到。急性期:病理性Q波,ST段上抬,高耸T波开始下降继而倒置;数小时数周; Q波、 ST段上抬、倒置T波可同时存在。近期(亚急性期):病理性Q波,ST段回到基线,T波变化;数周数月; 陈旧期(愈合期):病理性Q波可长期存在,ST段回到基线,T波不再变化;3 6月后 ;,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过程,超急性期,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超急性期,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左前降支: 左室前壁 前室间隔 左回旋支: 左室侧壁 左室隔面(下壁) 右冠状动脉: 右室壁 左室下壁 (右冠脉占优势时),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4、,左冠状动脉闭塞:1)前降支:心室前壁、前间壁、心尖部、下侧壁和二尖瓣乳头肌。2) 回旋支:左室高侧壁、下壁 、左房。3)主干:广泛前壁心梗。 右冠状动脉闭塞:左室膈面、右心室、后间隔。,心肌梗死,定部位:病理性Q波 定性质:特征性变化 定时期:ST段、T波变化,前间壁:V1、V2、V3 前壁:V3、V4、(V5) 高侧壁:I、aVL 后壁:V7、V8、V9 下壁: 、aVF 广泛前壁:V1、V2、V3 、V4、V5、V6 右室:V3R、V4R、V5R,三、心肌梗死的定位,心肌梗死的定位,前间壁梗死:V1V3出现坏死型Q波,V1 V2V3,心肌梗死的定位,广泛前壁梗死:V1V6出现坏死型Q波,V1 V3V5,心肌梗死的定位,下壁梗死:、aVF出现坏死型Q波,aVF,心肌梗死图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6均可见病理性Q波,以及ST段和T波的改变,提示有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2,V3,V4,V5,V6,aVF,V1 V2V3V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