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9975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主题班会04770(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端午节的来历 二、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三、端午节的诗词 四、端午节的当代演化,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吃棕子,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纪 念 屈 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端午节的来历,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

2、包米代替竹筒。,8,的制作方法,粽子成品,龙舟赛,纪 念 屈 原,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的来历,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备注详情),艾 虎,13,画 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

3、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14,戴 香 包,16,长命缕,17,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18,禳解、祛除及避五毒,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19,挂艾草 菖蒲 榕枝,家家户户挂艾 草

4、以求平安,三、端午节的诗词,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渔家傲 (宋欧阳修),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详情见备注,今天的饮食 今天的粽子已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怎样过端午节? 现在我们可以自己主动设计参与一些节日活动,比如包粽子、做香袋、赛龙舟,为亲朋好友送去些许节日的问候,哪怕只是一只清香四溢的粽子, 一个亲手缝制的香袋、一句亲切的问候,它都能使你的端午节过 得特别有意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