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99748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医学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阎匀,临床上应用的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气管切开护理:,目的: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必要手段,可刺激病人咳嗽并吸出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并发症。,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 2,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指征包括:(1)呼吸音粗糙(2)咳嗽(3)呼吸频率加快。 3,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4,开动吸引器,将压力调节至0.4kp. 5,将生理盐水打开,打开吸痰

2、管,暴露末端,右手戴上手套保持无菌。 6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并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阀门,用消毒生理盐水浸湿吸痰管试吸。 7,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快速地开启吸引阀门做间歇性吸引,以旋转手法边吸边退,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抽动,避免缺氧,一般单次吸引时间58s,不宜超过15s。 8,吸氧或休息片刻(3min)后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过4次。 9,如分泌物粘稠,可注入25毫升生理盐水于气管内,然后加压呼吸34次,使滴入的液体到小支气管以稀释滞积的痰液并刺激咳嗽。 10,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将吸引管头泡于消毒液中,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11,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整

3、理用物,洗手。 临床上应用的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切管切开注意事项,1,缺氧病人于吸痰前宜加大氧流量或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如病情需要,可按照步骤重复吸引,但最多不超过4次,重复吸痰中间应充分给氧后再吸痰,可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 2,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吸痰管,手套,吸痰溶液及容器必须每次更换,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交叉感染。 3,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快,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4,吸引器各管道连接要准确,无漏气,吸引

4、瓶及时倾倒,水面不超过2/3,每日要浸泡消毒。 5,使用人工呼吸机病人吸痰以后与呼吸机连接,调节参数。 6,气管切开处敷料,一般每日更换一次。,留置胃管:,胃管(鼻胃管,鼻饲管喂食)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留置胃管的操作流程,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

5、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之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cm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后用备好的长约50-60cm的布带子(带子宽1.5cm)在鼻孔处环绕胃管打一结(打结时勿影响胃管引流),然后将带子两侧绕过患者头部.在一侧系一活结,以起到加强固定胃管的作用.,留置胃管患者,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

6、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2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鼻饲喂养泵,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

7、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B. 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 予相应处理。 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4.胃管护理,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 更换胶带时,须将脸部皮肤拭净再贴,并注意勿贴于同一皮

8、肤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须妥当安置,以免牵扯滑脱。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脱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E. 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F. 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将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5鼻饲的护理:,A. 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 B.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 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C. 鼻饲

9、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 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D.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留置胃管注意事项,观察:经常巡视病房,询问病人,观察病人的胃管有无堵塞、脱出;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鼻咽粘膜有无损伤、便秘等。 口腔护理:每天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并清洁鼻孔。 插管后的指导:告知病人鼻饲管留置以后咽喉部会有异物感,这是正常的机体反应。如病情转,能自行进食后鼻饲管就可以拔除。,留置胃管减压时,护士应将引流管固定好,告知患者要防止翻身或活动时不慎造成管道扭曲,堵塞,护理人员要

10、指导或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正确打开连接部位,夹闭胃管。患者不可自行调节负压,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应及时(每班)倾倒胃肠减压器或用50注射器抽吸,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及量,以保持胃肠减压器的通畅,胃肠减压留置时间须视病情决定,如肛门排气,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不可自行拔除胃管。,脑室引流管术,脑科术后引流的新方法 脑外科开颅术后的引流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器材,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埋入导尿管或普通硅胶管代替,引流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堵塞,固定管体也比较困难,给临床工作带来麻烦。,;,适应证,1.对于急性脑积水行脑室系统减压(甚至可以在床边进行); 2.颅内压升高:引流脑

11、脊液,检测颅内压; 3.分流术后感染:引流被感染的脑脊液; 4.术中脑组织松弛:有利于到达深部结构; 5.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是过度的引流脑脊液会增加动脉瘤灶向外膨胀的压力导致再出血的危险;,留置尿管,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管护理适应症,1.各种原因引起的排尿障碍 2.特定手术(腹腔、泌尿道、骨科和妇科等手术) 3.需要记录单位时间尿量的,导尿管护理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 2

12、.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600800ml夹管 3.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深静脉穿刺: 经锁骨上穿刺术,经锁骨下穿刺术,注意事项,1、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施行此术。 3、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 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在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或0.4%的枸橼酸钠溶液冲注导管后封管。 6、导

13、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乙醇棉球消毒。,静脉留置针置管:,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卫生行政部门,院感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5天。,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穿刺部位 操作因素 病人自身因素 输入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注意事项,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谢谢聆听 欢迎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