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腹膜炎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799514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脓性腹膜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化脓性腹膜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化脓性腹膜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化脓性腹膜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化脓性腹膜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脓性腹膜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脓性腹膜炎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化脓腹性膜炎 acute peritonits,2,本章所需掌握内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理演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方法的选择*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 *腹腔脓肿的诊断*腹腔脓肿的治疗*,3,解剖生理概要,1. 腹膜分壁腹膜和脏腹膜两部分 壁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的内面; 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它们的浆膜层。脏层腹膜将内脏器官悬垂或固定于膈肌、腹后壁或盆腔壁,形成网膜、肠系膜及韧带 腹膜腔是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腹膜腔分为大、小腹腔两部分,即腹腔和网膜囊,经由网膜孔相通。,4,11,解

2、剖生理概要,(1). 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的里面;受周围神经 支配,痛觉敏感,定位准确 ;前 腹壁受刺激引起反射性肌紧张是 诊断依据。 (2). 脏层腹膜:附于脏器表面,形成韧带、 系膜和网膜;受内脏神经支配,痛觉 不敏感,定位差,但对膨胀、 牵 拉等刺激敏感,腹部钝痛,重刺激 内脏反射,致心率减慢,血压,肠麻痹。,12,2. 大网膜:腹膜的一部分; 包裹、填塞炎症局限、手术修复。3. 腹膜分泌功能: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 细胞、炎症时分泌渗出液 稀释毒素减少刺激。4. 腹膜吸收功能:吸收积液、积血。,1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4,一. 病因及分类,分成继发性和原发性腹膜炎二类:1. 继发性

3、腹膜炎(secondary peritonitis ):(1)继发于空腔脏器的穿孔、损伤的破裂、炎症和手术的污染。(2)大肠杆菌多见,其次为厌氧杆菌、链球菌、 变形杆菌,多为混合感染,毒性剧烈。(3)脓液厚而臭、黄绿色。,15,16,2. 原发性腹膜炎(primary peritonitis):,(1)腹腔内无原发灶,为血源性感染: 多见于儿童,在肾病、腥红热或营养不 良时抵抗力并发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经血运腹腔腹膜炎。(2)溶血性链球菌:肝硬变腹水继发感染。(3)脓液稀薄而无臭,17,二病理生理,1腹膜的渗出反应:致病菌进入腹腔腹膜充血、水肿浆液性渗出反应稀释毒素中性粒细胞渗出吞噬坏死组织、

4、 毒素、细菌脓液。 2. 细胞防御机制,激活炎性介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1L1);IL6和弹性蛋白酶等可升高,其在腹腔渗出液中的浓度更高。这些细胞因子多来自巨噬细胞,另一些是直接通过肠屏障逸入腹腔,或由于腹膜损伤组织所生成。腹膜渗出液中细胞因子的浓度更能反映腹膜炎的严重程度,18,3转归:,腹膜炎的结局依赖两方面: 病人全身的和腹膜局部的防御能力 污染细菌的性质、数量和时间,19,(1)形成局限性腹膜炎; (2) 抗病力大于致病菌毒力,网膜包裹: (3) 形成局限性脓肿: 局部感染重,炎性渗出未完全吸收,积聚于肠间、 盆腔。 (4) 修复痊愈:完全吸收,炎症消散。不同程度的

5、 粘连 (5) 感染扩散和加重: 缺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 和贫血; 感染性休克; 肠蠕动麻痹性肠梗阻; 肠管膨出膈肌抬高影响心肺 功能加重休克。,20,三临床表现,因为病因不同,起病急缓不同,大多先有原发病的症状,后有腹膜炎的症状。1. 腹痛: 因病、炎症程度而轻重不同;原发病变处疼痛最为显著;急性穿孔快速腹痛遍及全腹。2. 恶性、呕吐:早期是反射性,晚期为反逆性 (麻痹性肠梗阻)。3. 发热:体温和脉搏分离(体温高而脉搏不快) 是病情恶化的表现。4. 感染中毒:高热、脉速、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神志恍惚或不清,表示已有重度缺水、 代谢性酸中毒及休克。,21,5. 体征及检查: 视:腹胀

6、伴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腹胀是判断 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 触: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叩:胃肠胀气彭音;穿孔肝浊音界阴性; 移动性浊音; 听: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直肠指检:盆腔感染时有触痛、饱满。,22,6. 辅助检查 :,WBC,中毒颗粒; X片:肠胀气;膈下游离气体。 B-us:腹腔积液; B超指导下腹腔穿刺抽液或腹腔灌洗:根据抽出液的性质来判断病因,可帮助诊断 CT检查:对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如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帮助较大,对评估腹腔内渗液量也有一定帮助。,23,四诊断1.是否有腹膜炎存在:(1)腹痛病史;(2)典型体征;(3)WBC/X摄片2. 腹膜炎的病因:(1)原发性腹膜炎:小儿呼吸道

7、感染期 出现。(2)继发性腹膜炎:追踪继往病史;发病史体检部位;,24,3. 诊断性腹穿:A .色:结核性腹膜炎草黄色透明腹水。消化道穿孔黄色浑浊液体,含胆汁。阑尾炎稀脓性、带臭味。绞窄性肠梗阻血性、臭。胰腺炎血性、淀粉酶高。B .染色:杆菌感染穿孔或炎症性腹膜炎。球菌感染原发性腹膜炎。 4. 直肠指检:直肠前壁饱满、触痛。 B-us: 测定腹腔液体量和部位。,25,五鉴别诊断,1内科疾病:肺炎、胸膜炎、冠心病等放射性腹痛;胃肠炎、泌尿系统 疾病。2急性肠梗阻:阵发性腹痛、腹胀、肠鸣 音亢进、X线,而无肯定的 压痛和肌紧张。3急性胰腺炎:血、尿、腹腔穿刺液淀粉 酶升高。4腹腔内或腹膜后积血:无

8、腹膜刺激征。5其它:泌尿系结石。,26,六治疗,去除病因,促进脓液局限、吸收或引流而消失。1. 非手术治疗:(1)指征:a. 原发性腹膜炎或盆腔感染引起的 腹膜炎;b. 初期腹膜炎或炎症有局限趋势;c. 病因不明且症状不重;,27,半卧位: 以促使腹内渗出液流向盆腔,减轻中毒症状; 有利于局限和引流; 可促使腹内脏器下移,腹肌松弛,减轻因腹胀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和循环; 禁食、胃肠减压: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和贫血:,(2)治疗,28,抗生素:继发性腹膜炎大多为混合感染,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厌氧菌(以杆菌为主)。在选用抗生素时,应考虑致病菌的种类,根据细菌培养出的菌种及药敏结果

9、选用抗生素。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每日需要热量达1255016740kJ(30004000kcal) 镇定、止痛、吸氧: 诊断不清或要进行观察时,暂不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29,2. 手术治疗:,(1)指征: 经上述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一般不超过12小时),腹膜炎症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腹腔内原发病严重,如胃肠道或胆囊坏死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腹腔内脏器损伤破裂,胃肠手术后短期内吻合口漏所致的腹膜炎。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出现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者。腹膜炎病因不明,无局限趋势。,30,(2)治疗:,a. 清除病灶:病情危重而不能耐受切除术,可以简化操作而待二期手术

10、。b. 清理腹腔:吸除腹腔内积液、清除异物; 冲洗腹腔。c. 通畅引流:,31,* 腹腔放置引流的指征:, 坏疽病灶未能切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未能 清除时; 坏死病灶已切除或穿孔已修补,预防发生漏液; 腹腔内继续有较多的渗液或渗血时; 局限性脓肿。,32,腹腔脓肿,包括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肠间脓肿,33,34,膈下脓肿 subphrenic abscess,35,位于膈肌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上方的间隙 肝将其分隔为 肝上间隙:以肝镰状韧带分成 左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分成 左肝上前间隙;左肝上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分成 右肝上前间隙;右肝上后间隙 肝下间隙:肝圆韧带分成 肝右下间隙 肝左下间

11、隙 :左肝下前间隙与左肝上间隙相连而成左膈下空隙。,一膈下脓肿的定义:,36,二 病理病因,继发于脏器穿孔、炎症的并发症: 平卧时膈下部位最低,急性腹膜炎时腹腔内的脓液易积聚此处。 细菌由门静脉和淋巴系统到达膈下: 病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为主的需氧菌和类杆菌、厌氧球菌等厌氧菌,37,1腹痛:患侧上腹部钝痛并向同侧肩臂部放射,深呼吸或 咳嗽时加重,可伴呃逆。2全身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出汗、脉速、 WBC。3体格检查: 患者下胸部或上腹部呼吸运动变小; 局部深压痛或叩击痛; 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 肺基底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右侧膈下脓肿肝浊音界扩大。,三临床表现,38,4X 线征象: 患者膈肌升

12、高,活动度受限或消失; 肋膈角模糊或有积液,气液平; 左侧膈下脓肿见胃受压移位。5. BUS:液平;引导穿刺,小的脓肿吸脓6. CT / 同位素扫描:定位,39,四治疗1非手术治疗:半卧体位;抗生素;支持治疗。2BUS定位经皮穿刺插管引流术:3切开引流:引流途径: 经前腹壁肋缘下切口: 适用于肝右叶上、肝右叶下位置靠前或膈左下靠前的脓肿。 经后腰部切口 : 适用于肝右叶下、膈左下靠后的脓肿、肝右叶上间隙靠后的脓肿,40,盆腔脓肿 pelvic abscess,41,一. 临床表现:,1. 全身症状轻而局部症状重:盆腔位置低、 腹膜面积小、吸收毒素也较小。2.下腹部下坠、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3. 尿频、排尿困难。4. 直肠指检:直肠前壁触及肿块,有波动 感。后穹隆穿刺抽脓。5. B-us、CT:大小和定位。,42,二治疗1脓肿未形成时:抗生素;热水坐浴;会阴理疗。2脓肿形成后:经直肠 / 阴道切开引流。,43,肠间脓肿 interloop abscess,44,1粘连性肠梗阻:脓液被包围在肠管、肠系 膜与网膜间形成粘连。腹 痛、腹胀。2形成内瘘:肠及膀胱:脓液随大小便排除。3化脓性感染全身症状。4腹部有压痛性肿块。5X线: 肠间距离增宽;局部肠襻积气。6BUS:液性暗区。,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45,二治疗,1非手术治疗。2无效时手术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