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79611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忧郁与自我伤害三级防治之处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防治之處理,學輔中心提供,憂鬱症狀憂鬱症,憂鬱症V.S憂鬱症狀,憂鬱症狀指的是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及吃不好、睡不好、頭痛、胃痛等生理現象,而憂鬱症則是一種較長期且持續的疾病。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心情不好是有明顯壓力- 這些壓力可能與人,或與事的不順遂有關;有時心情低落,是沒來由的(沒有明顯壓力、也非身體疾病的副作用)。,憂鬱症狀憂鬱症,所謂的憂鬱症,通常也被稱為心的感冒,是常見的疾病。但往往因為自己的忽略或一般人錯與精神病相提並論而不敢承認,錯失及早治療的良機。 如果只是暫時具備這些憂鬱症狀,不代表是得了憂鬱症。但是要判斷是否得了憂

2、鬱症,需要從很多的方面作評估,並進一步尋求醫師的專業分析。,根據DSM-IV,憂鬱症常見的的症狀主要如下列9項,憂鬱症必須包含下列第1、2項,且具備以下其他幾項症狀。 1. 情緒低落 2.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 5. 動作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為什麼會得到憂鬱症?,一個人會得到憂鬱症,非單一因素造成,有生物、心理人格及社會壓力事件等影響因素。 從研究資料中顯示,罹患憂鬱症的父母,其小孩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可能較其他人高一些,因此這個病狀的確有遺傳的可能性,但並不代表憂

3、鬱症就一定會遺傳。 當有重大事件的發生或生活型態產生大的變化,皆容易引發憂鬱症。,習慣以逃避或選擇遺忘的方式處理壓力事件,過度地壓抑情緒,一旦碰到重大挫折或壓力時,就很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 完美主義的個性,事事要求完美,堅持自己要在人前表現出最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是引發憂鬱症的一個重要因素。 也有由於生理因素引起,如腦傷或內分泌不平衡, 這種狀況,應先進行器質性的治療。,憂鬱症會不會好?,會好,可能好到完全沒有症狀,並且恢復身心功能及社交職業功能,但是有可能復發,特別是那些在個性上較缺乏自信心或較神經質的人。 因此復原後,需增進健康的情緒調適方式及適當修正自己個性上的不利因素。,如何治療憂鬱症

4、?,休養是最重要的。減輕或暫停工作,在家休養,急性或嚴重時,前往醫院住院療養。 身體治療的主要作法,包含藥物療法與電療法,斷眠療法,高照度光療法等。藥物療法主要以使用抗憂鬱劑,因應需要,輔以使用抗焦慮藥與助眠藥。 心理治療或諮商,是指對患者的心理、思考,所採取的治療方法,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療法。,單純的陪伴、傾聽、支持與關心,不要太刻意去做些什麼動作,也不要對他有太高的要求與期待,讓他照著自己能夠適應的步調去生活,也不要說一些太過鼓勵性的話,這樣反而會加深他的壓力,單純的陪伴、傾聽、讓他知道你永遠是支持他、關心他。 許多憂鬱症患者的想法中,他是沮喪的、沒用的。如果你常對他說.:好好加油,可

5、能幫助不大,不如讓他接受生病的事實!請他安心休養,不要勉強去做現在能力不及的事。讓病人比較寬心,而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是罪惡的。,協助他持續就醫治療,心理疾病患者的就醫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家人朋友的鼓勵和建議,因此可以協助他持續就醫治療,按精神科醫師指示服藥,藥效通常需一至三個月以上,才會看見明顯的成效,千萬不可以自行停藥或換藥,如果情況一直沒有改善,不妨提出來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換藥或提高劑量。如果是因為心理因素導致憂鬱症,建議進行心理諮商或治療,兩者同時並行,會對治療更有幫助。,校園自我傷害三級預防與處理,第一級預防預防處治階段強調政策性、環境性、教育性、互動性的全面預防工作,提升保護因

6、子並降低危險因素。 第二級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選出高危險族群,提供心理輔導、資源協助等,落實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概念,以避免自我傷害行為的發生。 第三級預防已發生自我傷害事件之處理危機處治階段,事後處置階段,班及哀傷輔導,參加告別式,高危險師生輔導處置,第一級:預防處置階段,校園自我傷害危機處置小組的設置 舉辦自我傷害防治處理相關知能研習 社區重要資源的連結 生命教育的實施 情緒教育的實施 舉辦各項身心健康促進活動,自殺與自我傷害的差異,個人出現傷害自己的自殘行為包括:不停的拔頭髮、割腕、打自己的頭或頭撞牆壁、不願意吃任何東西、弄傷自己的身體、失眠等,這類自我傷害行為相當多。 自我傷害指的是

7、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該生並沒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願,他可能因此而造成死亡或意外。 自殺則是任何剝奪自己生命的方式與行為,個體通常有很強的意願或意識,後果便是死亡。,第二級:早期發現,早期介入階段,憂鬱自殺篩選量表簡介與篩選後的處置 導師、教官與學務工作同仁:協助憂鬱自殺施測評量,關懷高關懷學生,觀察與瞭解學生的身心狀況,及早轉介諮商輔導 輔導中心:篩選出高高關懷學生,提供心理諮商輔導 校安中心:緊急事件處理,24小時通報系統的建立 教務處:安排生命教育課程,協助輔導中心進行篩選之行政工作 總務處:重新評估校園安全環境,環境改善,自殺危險程度評估,(1)自殺概念的瞭解-當個人不斷地

8、想著死亡時,通常是自殺行為發生前的徵兆。 (2)自殺計畫-是否有自殺計畫是個重要的評斷點。當個人已有自殺的計劃時,其自殺可能性即由低升至中;如果他的計畫相當完整,則其自殺的可能性即由中升至高。(3)先前的企圖自殺-曾經有過自殺企圖的學生,尤其是在六個月以內有過這種企圖者,他的自殺可能性自然是較高的。,自殺危險程度評估,(4)身心的壓力-當個人具有較低的挫折忍受力,或是在面對壓力事件時容易產生悲觀自責的心理反應,則自殺的危險性就會提高。 (5)危險徵兆-當個人在飲食、睡眠以及課業的活動突然改變了,或是這個孩子有悲傷、受困擾以及有孤獨感的感覺,而且其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活動量亦降低時,則他的自殺危險

9、性由低升至中;如果他的日常生活秩序已廣泛的被破壞,或是他感到無希望感、悲傷以及無價值感時,則他自殺的危險性由中升至高。,自殺危險程度評估,(6)支持資源-個人有困擾時,若是隨時能獲得他人在精神上或物質上的幫忙,則個人的自殺危險性較低。反之則自殺危險性較高。 (7)以自殺為一種溝通的方式自殺的目的是因為想控制人,或是利用自殺來換取某種利益,或是為了逃避內心深處的罪惡感及無價值感。 (8)不當死亡概念-曾經有過自殺經驗的個人往往會扭曲死亡的概念,通常他們對死亡 持著神奇的想法,例如:死亡是一 種短暫的分離、死後還會復活死亡可以解脫困境,所以死亡是快樂的。,自殺危險程度評估,(9)時間變數- 悲劇發

10、生或痛失親人的週年紀念日是最難過的時間,此時自我傷害的比率可能提高,這種現象被稱為週年效應。國外的研究認為在感恩節時期是自我傷害比率最高的時候;在春天有較多的青少年企圖自我傷害;也有發現青少年自我傷害者死於接近他們生日那天。人們在一些重要特殊節日時,似乎顯得較為脆弱,譬如情人節、結婚週年紀念、生日、當事人自殺成功週年、畢業典禮、開學、當事人和班級的特殊日子等 。,自殺危險程度評估,(10)媒體大量報導自殺消息,形成錯誤觀念-青少年從傳播媒體所接觸到的自我傷害行為不計其數。媒體報導的自我傷害事件對青少年有多少衝擊力,仍待釐清。不過,經由觀看影片中所描述的自我傷害行為,可能會使一個抑鬱不樂、孤獨的

11、青少年興起自我傷害的念頭。(11)重度憂鬱症治療好轉時治療好轉,身心獲得平靜後,個人反而可能有力氣自殺了,因此重度憂鬱症治療好轉後三個月內,仍是自殺的危險期。,自殺前的線索,(一)語言上的線索 -直接說出死這個念頭,或在作文、週記中表達出死的念頭。 (二)行為上的線索-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或學校裡有了問題,孩子是否有放棄財產或濫用酒精、藥物的行為 。 (三)環境上的線索 -有家庭變動或失去人或物的壓力,是否有有課業、人際關係等的生活壓力 。 (四)併發性的線索 -有憂鬱情緒,人際關係是否退縮,是否有不滿的情緒、或有攻擊行為。,同學想自殺,該怎麼做?,若同學有自殺的意念,除了一般的陪伴、傾聽

12、原則已外,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尋求援助,通知他人,找尋專業人員的協助。 2.關心同理,先排除自己的主觀價值觀及道德,對他多些關心、同理他的感受,不要批評。 3.勿守密,保命比保密重要。 4.再保證,增強他對生命的盼望,提醒他有人可以幫助他 。,第三級:危機處置及事後處置階段,危機處置階段自我傷害事件危機處置小組會議重要事項 一、有明顯自殺計畫且付出行動時 二、自殺未遂時,事發當時的危機處置策略 三、自殺身亡時,事發當時的危機處遇策略 事後處置階段參與學生的告別式 緊急宣佈消息進行班級輔導高危險群師生的處置與輔導 檢討責任歸屬,自殺與自我傷害危機處置的原則,掌握時限,即刻介入。 幫助校園師生適

13、應現況,並協助校園生活回到常軌。 把重點放在現在的問題上,不去追溯原因,或怪罪他人。 先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提供、教導師生因應問題的能力。 迅速、簡短地蒐集相關危機的資訊,並以實際行動做介入。,自殺未遂當事人的處置,當事人住院時,固定前往探視並與醫院保持聯絡,瞭解當事人身體恢復狀況。 協助家長處理相關行政事務,如請假或休學。 與家長定期聯絡,討論當事人的狀況以及出院後的處置方式。 定期告知班級師生,當事人目前的健康近況。,自殺未遂當事人的處置,當事人要出院前一週,告知班上同學,讓班級學生有所準備。 安排當事人後續個別諮商,或轉介其他輔導資源。 建立當事人的同儕支持及監督系統。 當事人精神狀況穩

14、定,可安排相關課業補救措施。,進行班級輔導,經過班級團體的輔導過程,讓師生的悲傷、震驚等各種情緒得以宣洩與分享,並提供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哀傷輔導等心理衛教,可以幫助校園師生適應現況,並協助校園生活回到常軌,對狀況較為嚴重高危險者者的輔導策略,引發過大的情緒或生理反應的高危險者,通常不是校內人員可以獨自處理的,需要時應轉介精神醫療,與校外機構合作,來處理高危險師生的緊急狀況。 校內人員必須和校外機構及家長間保持聯繫,以瞭解並掌握高危險師生目前的狀況。 為這些師生安排校內的資源,如同儕支持與監督網絡,以及校內的緊急通報專線。,結語,以溫暖的愛心,開放的態度,謹慎的言行,一起度過難關。謝謝您的聆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