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路5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9528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导路5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传导路5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传导路5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传导路5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传导路5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导路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导路5(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第七、第八单元传 导 路,反射弧,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上行传导路,感受器,周围神经,脊髓,脑干,间脑,大脑,下行传导路,大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效应器,效应器,神经传导通路 Pathways of the Nervous System,一、上行传导通路,(一)深部感觉传导通路,1、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2、非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二)浅部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浅部感觉传导通路,2.头面部浅部感觉传导通路,3.视觉传导通路,4.听觉传导通路,5.平衡觉传导通路,6.嗅觉传导通路,二、下行传导通路,(一)

2、 锥体系,(二)锥体外系,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新纹状体苍白球系,皮质脑桥小脑系,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上行重要的传导通路神经元组成,脊神经节,薄束核 楔束核,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脊神经节,后角固有核,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 脊束核脑桥核,背侧丘脑 腹后内侧核,视网膜 双极细胞,视网膜 节细胞,外侧膝状体,蜗神经节,蜗神经核,内侧膝状体,躯干四肢深部感觉传导通路,动画,病变,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加精细触觉) pathways for conscious proprioception,一、上行传导路 Sensory Pathway (一)躯干、四肢深部感觉传导路

3、pathways for conscious proprioception,肌肉、肌腱 关节、骨膜,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薄束楔束,脊神经节,薄束,薄束核,内弓状纤维,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一部分,楔束,楔束核,内侧丘系 交叉,肌肉、肌腱 关节、骨膜 关节、骨膜,周围支,经脊神经,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中枢支,经后根入脊髓组成后索的薄束、楔束,薄束核 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内弓状纤维,交叉后组成内侧丘系,丘脑腹 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前回中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1

4、、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pathways for conscious proprioception,躯干、四肢深部感觉传导路动画,深部感觉传导路损伤:1、病人闭目站立时,表现倾 斜,摇晃并易摔倒 2、精细触觉和震动觉消失。,胸髓第4 节以上后索病变,内侧部:可侵犯薄束,下半身深部感觉障碍,外侧部:可侵犯楔束,上半身深部感觉障碍,肌肉、关节 关节、骨膜,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2、非意识深部感觉传导路 pathways for unconscious proprioception,本体感觉,脊髓胸核,脊髓小脑后束,延髓,小脑下脚,旧小脑皮质,本体感觉,中间内侧核,脊髓小脑前束,延髓,

5、小脑上脚,旧小脑皮质,非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pathways for unconscious proprioception,感受器,肌肉、肌腱 关节、骨膜,周围支,经脊神经,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中枢支,经后根,胸 核,中间内侧核,第二级神经元,同侧脊髓小脑后束,经小脑下脚,旧小脑皮 质,发出纤维主要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小脑前束,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路,躯干、四肢触觉传导路,动画,病变,(二)浅感觉传导路 Pathways for pain , temperature and touch,躯干四肢皮肤 脊神经 脊神经节 后根 后角固有核,交叉,脊神经节,上升1-2节段,脊髓丘脑侧束,后角固

6、有核,脊髓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交叉,脊神经节,上升1-2节段,脊髓丘脑侧束,后角固有核,脊髓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脊髓丘脑前束,后角固有核,不交叉,1、 躯干和四肢的浅部感觉传导通路,感受器,躯干、四肢的皮肤,周围支,经脊神经,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中枢支,经后根入脊髓上升12个节段,后 角 固有核,痛、温觉纤维经白质前连合 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侧束,粗略触觉纤维不交叉或经白质 前连合交叉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丘 脑 腹 后外侧核,第二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

7、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在脑干内,组成脊髓丘系,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路动画,髓内病变(脊髓空洞症):首先身体上半部痛、温 觉障碍,继续进展,痛、温觉障碍由上而下进行,髓外病变(髓外肿瘤):首先身体下半部痛、温觉 障碍,继续进展,痛、温觉障碍由下而上进行,交叉,头面部皮肤、粘膜,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根,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2、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2. 头面部的浅部感觉传导通路,感觉器,头 面 部 的 皮肤、粘膜,周围支,经三叉神经各分支,三 叉 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中枢支,经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

8、脑桥,三叉神经脑桥 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触觉纤维至,痛温度觉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脊束,在延髓和脑桥内交叉,组成三叉丘系上升,丘脑腹后 内 侧 核,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下部,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动画,视觉传导通路途径,视觉传导通路损伤,瞳孔对光反射途径,瞳孔对光放射损伤,动画,动画,3、视觉传导通路 visual pathway,视觉传导路visual pathway,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距状沟周 围的枕叶 皮质,内囊后肢,视辐射,外侧膝状体,视束,视交叉,视杆细胞,视觉传导路visual pathway,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周围支,双极细胞,中枢支,节

9、细胞,视网膜鼻侧半纤维交叉 视束,视网膜颞侧半纤维不交叉 视束,外 侧 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视神经,视交叉,中心视野:黄斑感觉 周边视野:黄斑以外,颞侧半视野:,鼻侧半视网膜,颞侧半视野:,鼻侧半视网膜,瞳孔对光反射环路,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顶盖前区,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瞳孔对光反射动画,瞳孔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对光反射课堂练习,交叉,螺旋器,周围支,蜗神经节,蜗神经,蜗神经核,斜方体,外侧丘系,内侧膝状体,听辐射,内囊后肢,颞横回,对侧,4、听觉 传导路,不交叉 同侧,蜗

10、神经核,外侧丘系,内侧膝状体,听辐射,内囊后肢,颞横回,中耳 内耳 蜗神经 蜗神经核,病变,患侧 听觉障碍,外侧丘系 听辐射 听觉中枢,听觉障碍 不明显,病变,感受器,螺旋器,周围支,螺 旋 神经节,中枢支,经蜗神经,蜗神经核,一部分纤维交叉形成斜方体 至对侧上升组成外侧丘系,一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侧上升组成外侧丘系,内 侧 膝状体,听辐射,经内囊后肢,大 脑 皮 层 颞横回皮质,听觉传导路 auditory pathway,听觉传导路动画,壶腹嵴、椭圆囊斑、球 囊斑 前庭神经节 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小脑,网状结构 迷走神经核 舌咽神经核,联系额顶颞叶皮质,眼肌前庭反射,头

11、颈姿势反射,平衡调节,眩晕恶心呕吐,躯、四肢姿势反射调节,5、平衡觉传导路,粘膜嗅细胞嗅神经嗅球嗅束海马旁回沟,6、嗅觉传导通路,二、下行传导路 Motor Pathway 锥体系 pyramidal system,中央前回下部,皮质核束,内囊膝,大脑脚底中3/5,躯体运动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皮质核束,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肌,上斜肌,咀嚼肌,外直肌,睑裂以上表情肌,睑裂以下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颏舌肌,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肌,上斜肌,咀嚼肌,外直肌,睑裂以上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1. 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部 的 大脑皮 质,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的皮质核束,经内囊膝

12、部下行在脑干内不同平面部分交叉,脑神经躯体 运动核和特 殊内脏运动核,眼球外肌、咀嚼肌、面肌、咽喉肌、舌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一)锥体束 pyramidal system,经相应脑神经,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副神经核,疑核,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肌,上斜肌,咀嚼肌,外直肌,睑裂以上表情肌,睑裂以下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核上瘫,核下瘫,中央前回中上 部、中央旁小 叶前部,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锥 体,锥体交叉,皮质脊 髓侧束,前角运动细胞,皮质脊 髓前束,不交叉,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 皮质脊髓束,2. 皮

13、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的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 脑桥基地部、延髓锥体,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组成皮质脊髓侧束,少部分纤维不交叉 组成皮质脊髓前束,在脊髓内逐节交叉,脊髓 前角 运动 细胞,躯干、四肢的 骨 骼 肌,脊神经,内侧部:支配上半身纤维,外侧部:支配下半身纤维,皮质脊髓侧束与躯干、四肢肌定位关系,皮质脊髓束动画,常较广泛,痉挛性瘫痪,增高,亢进,早期无、晚期萎缩,有,常较局限,松弛性瘫痪,降低,减弱或消失,无,早期萎缩,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Babinski征阳性,中枢性瘫,降低 消失 阴性 明显,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14、 肌萎缩,增高 亢进 阳性 不明显,周围性瘫,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中枢性瘫、痉挛性瘫、硬瘫、核上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周围性瘫、弛缓性瘫、软瘫、核下瘫,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 锥体外系,额顶枕颞叶皮质,尾 状 核 和 壳,苍白球,底丘脑核 红核 黑质 脑干网状结构,脊 髓 前 角 运 动 细 胞,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交叉,交叉,不交叉,背侧丘脑,锥体束,新纹状体-苍白球系,额顶枕颞桥束,大脑皮质,内囊,大脑脚底两侧,同侧脑桥核,经小脑中脚,新小脑皮质,齿状核,对侧红核,红核脊髓束,交叉,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交叉,背 侧丘脑腹前核、腹中间核,皮质-脑桥-小脑系,小结: 一、重点掌握内容 1、躯干四肢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路 2、躯干四肢及头面部浅部感觉传导路 3、视觉传导及瞳孔对光反射环路 4、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的鉴别 二、熟悉内容 1、听觉传导通路 2、非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路 三、了解内容 1、平衡觉传导通路 2、嗅觉传导通路 3、锥体外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