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793126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安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汇报文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安市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搬迁规划 (20132018),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延安市城乡规划局,汇报框架:,一、规划背景,1、编制规划的现实背景为: 直接因素: 2013年7月,延安市遭遇大范围特大暴雨灾害,造成山体滑塌、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重大灾情。 此次暴雨是延安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 过程最长 强度最大 影响范围最广 受灾群众最多 经济损失最严重 的特大复合型自然灾害,已超过百年一遇标准。,1、编制规划的现实背景为: 间接因素: 延安市中心城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原本就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更是雪上

2、加霜。尤其是中心城区周边的广大农村居民点,自然灾害风险加大。 虽然近年来延安市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传统的土窑洞居住方式并没有完全改变,加上人们许多不合理的建房、挖窑、修路等建设活动,使得地处窄沟、高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下的农村居民点依然较多,一场持续的强降雨极易诱发这些区域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时刻威胁着这些区域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编制规划的政策背景为: 宏观层面,中观层面,3、相关规划解读:,(1)延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规划(2011-2030)区域统筹指导,延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系统全面的阐述、论证了延安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策略、布局原则及布局体系,提出了战

3、略定位和总体发展策略,同时对城乡居民点重构、产业布局等内容提出了规划布局体系。 对本次规划的人口聚集引导、安置点的选择、布局重点及产业引导发展模式等指明了方向。,(2)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具体落实,近期专项规划,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了河庄坪镇、枣园镇、万花山乡、南泥湾镇、李渠镇、姚店镇、青化砭镇、川口乡和桥沟镇的部分建设用地。 本次规划中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居住用地规划、旧城保护与更新、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近期建设进行布局,在城市总

4、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布置。,规划中建议在总体规划修编中明确提出老城区的功能疏解的途径: 改进动静交通有机结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加强沟道的规划管理、整治力度,使之尽快承担起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全面恢复山体植被,迁移山体上的居民,山体边坡处不在规划建设任何项目。 进行黄土沟壑地区山(坡)地城市建设综合技术研究及的生态整治、恢复性研究。 为本次中心城区避灾移民搬迁安置规划明确了规划内容,指明了规划方向。,(3)做美延安城市规划建设总体方案 规划方向性的启示,宝塔区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与分析认知,通过实施扶贫移民搬迁,确定了宝塔区为实现山区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增收渠道、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5、的提高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安排。 为此次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第一手的经验与资料,也为该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参考。,(4)延安市宝塔区移民搬迁 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 (20122020) 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保障房是解决居民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供应对象与本次规划需要安置的受灾人口有一定比例的交集,因此,避灾移民安置应重点结合保障房的建设进行。 首先,保障房可以容纳一部分的避灾移民,其次,保障房的空间布点对移民搬迁安置点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这对本次搬迁安置点的空间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同时保障性住房所确定的各类建设标准,也对本次避灾移民搬迁安置规划确定安置建设标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6、意义。,(5)延安市“十二五”住房 保障规划 (20112015) 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参考,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区域统筹指导,专项具体落实,启示规划方向,重要依据参考,重要依据参考,4、移民搬迁的必要性:,5、移民搬迁面临的挑战:,二、规划总则,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坚持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认真落实“五个结合”从根本上消除灾害隐患、修复生态、保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空间布局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社会融入落实各种服务保障措施,改变移民生活方式,加快其市民化进程; 政策落实修复生态,保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全

7、面发展。,2、规划原则:,3、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4、延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5、延安市统筹城乡空间布局规划(2011-2030); 6、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7、延安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作美延安总体方案); 8、延安市综合交通规划; 9、延安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 10、国家住建部、陕西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 1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陕南陕北地区移民搬 迁安置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1279号); 12、陕北移

8、民搬迁安置若干政策规定;,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3 -2018年,属近期建设规划。 5、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与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心城区范围的相一致。 规划总用地面积204.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0平方公里。,6、规划目标:,通过避灾移民搬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灾害威胁,使全市群众的居住环境实现“四个告别”,最终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三、避灾移民搬迁总体要求,1、搬迁范围及搬迁对象 (一)搬迁范围 本次规划的搬迁范围为总规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涉及三个街道办和八个乡镇。此外,本次避灾移民搬迁范围还包括了的八个乡镇不

9、在中心城区规划区内的部分受灾村民。,(二)搬迁对象 本次规划的搬迁主要对象为本次受灾居民及居住在土窑洞、高边坡地区、窄沟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带的居民。,2、搬迁安置方式及模式 (一)搬迁安置方式 规划在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的宏观指导下,结合中心城区的移民搬迁对象,综合确定结合保障房安置,并新建部分安置小区,多渠道、多类型的搬迁安置方式。 (二)搬迁安置模式 规划在充分分析本次受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灾区移民搬迁意愿,采取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移民自主选择安置方式的搬迁安置模式。 1、集中安置 结合保障房建设,选择条件较好的地点建设安置小区,实行就近或异地集中安置。 2

10、、分散安置 将移民安置与保障房建设相结合,通过选购市区、城镇新、旧房,实行移民自主分散安置。,3、搬迁安置原则,4、搬迁安置标准,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北移民搬迁安置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陕政发201157号)及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指导意见(陕发改农经20091447号)等相关文件要求,要落实以下搬迁补偿政策: (一)关于搬迁补偿类型 搬迁安置规模在100户以上的属于集中安置,其他方式的搬迁安置属于分散安置。延安避灾移民搬迁应结合城乡统筹发展,以集中安置为主,对分散安置从严审批。 (二)关于搬迁补助标准【参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北移民搬迁安置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陕政发

11、201157号)】 1、集中安置点住房按每户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三种类型建设,搬迁户按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标准选定户型,分别负担1万元、2.5万元、4万元建房费用。剩余资金由政府统筹解决。 2、经审核批准,集中安置点建房面积超过100平米的住户,超出面积费用由搬迁户负担,最大面积不超过125平米。 3、分散安置搬迁户的建房资金,财政按每户3万元标准补助,补助资金省上承担50%,市、区(镇)承担50%。,5、移民搬迁安置设计要求,(一)安全要求 考虑到延安中心城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安置小区建筑应重点满足预防地质灾害和防洪的安全要求。当小区内的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小区内地面连接形式

12、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住宅平面布置应结合垂直或平行等高线方法,竖向处理上宜采用筑台、错层、叠落、分层入口等手法,并根据河流的走向,平行或垂直于河流布置,留足防洪安全和河堤景观道路建设距离。 (二)控制要求 依据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心城区居住用地的容积率平均控制在1.02.5,平均绿地率大于等于35%。考虑到安置人口较多、中心城区用地紧张以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移民安置小区的容积率平均值控制在上限值2.5左右,绿地率则应满足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控制在35%40%之间。,由以上移民安置小区容积率以及绿地率的指标控制可以得出,以高层(大于等于10层)、中

13、高层(79层)和多层(6层)建筑混合搭配,原则不出现低层(13层)建筑。靠近中心城区核心地段的区域,规划建议以高层建筑为主,而在中心城区边缘区域,采用高、中、多层建筑相结合的形式。安置小区在老城区和历史文化区内的建筑的高度控制在35米以下,在此范围外的控制在100米以下。 (三)风貌要求 统一建筑风格:高层居住建筑:采用本土建筑符号(窑洞、小竖窗)、土黄基调色,体现地方风貌特色;中高层建筑统一采用灰坡顶形式,浅灰黄色基调;公共建筑需符合各自的使用属性、造型灵活多样,起活化环境的作用,色彩采用浅赭色或浅灰黄色。 因地制宜布置建筑:结合平地、缓坡地、陡坡地和山地,因地制宜地制定建筑布置方案、选择适

14、宜地形的建筑形式,与自然地形融为一体。,四、避灾移民搬迁规划,1、避灾安置点选择 基本要求:,其它要求:,在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延安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新建小区的基本情况,综合考虑确定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2、移民搬迁居民数量统计,本次规划范围与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所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从行政划分来看,范围涵盖三个街道办,分别是宝塔山街道、南市街道以及凤凰山街道, 七镇一乡的部分区域,分别是桥沟镇、枣园镇、河庄坪镇、李渠镇、姚店镇、柳林镇、南泥湾镇以及万花山乡。 对于中心城区三个街道办,移民安置的居民主要针对本次受灾以及受到潜在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根据各个街道办

15、的统计数据,需要安置的居民数分别是:宝塔山街道13508人,南市街道12722人,凤凰山街道7826人,共计34056人。(数据统计来源: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办公室2013年8月4日统计数据),对于所涉及的七镇一乡,移民安置的居民范围分为二大部分: 一是范围内受灾的行政村,对于受灾的村子而言,本次规划实施全部搬迁,这样有利于避灾,同时有利于城乡统筹;,二是镇域范围除中心城区范围内村庄之外受灾的居民,其安置形式主要为两大部分,一是周边农村社区,二是镇区,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已将七个乡镇的镇区纳入,因此,规划参照延安市宝塔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20122020),对镇域范围除中心城区范围内村庄

16、之外受灾居民确定一大致比例进行安置。,第一步:结合政府统计数据,进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受灾居民点的人数统计。,(数据统计来源:各乡镇人民政府2013年9月12日统计数据),第二步:参考延安市宝塔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20122020)进行镇域范围除中心城区范围内村庄之外受灾居民的人数统计。,柳林镇需要搬迁安置的村子人口为3090人,镇域范围除中心城区范围内村庄之外受灾居民应全部安置于中心城区,共计6828【10808(柳林镇总共的受灾人口)1628=9180】人,整体需要安置的受灾人口为12270人。,延安市宝塔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20122020),枣园镇内除镇区外,还有延店子社区居民点和西川口社区居民点,这两个点都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外 ,可以保障其它受灾民众的安置。,枣园镇需要搬迁安置的村子人口为3679人,镇域范围除中心城区范围内村庄之外受灾居民部分安置于中心城区(比例50%),共计3305(100423432=6610)人,整体需要安置的受灾人口为6984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