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78916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子宫颈疾病 子宫体疾病 滋养层细胞肿瘤 卵巢肿瘤 乳腺癌,子宫颈疾病,慢性子宫颈炎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子宫颈正常组织学1. 颈管内被覆粘液柱状上皮,向子宫间质下延伸为子宫颈腺体;2. 粘液柱状上皮在子宫颈外口移行为无角化鳞状上皮,此交接处为宫颈上皮发生疾病的常见部位;,慢性子宫颈炎,慢性子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炎,以慢性炎居多; 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 病因:1. 细菌:链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淋球菌等;2. 衣原体:沙眼衣原体;3. 支原体:4.病毒: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5. 分娩、机械性损伤:,病理变化: 肉眼:1.子宫颈

2、糜烂;2.宫颈腺体囊肿;3.子宫颈息肉,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镜下:粘膜充血水肿、间质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宫颈腺上皮可增生并鳞化;纳博特囊肿。,宫颈炎伴鳞化,纳博特囊肿,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原位癌,1.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往称为非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上皮细胞呈现不同程度异型性; 2. 分为3级:级:异性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1/3;级:异性细胞累及上皮的下1/3-2/3;级:增生的异性细胞超过全层的2/3,但未累及全层;,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CIN-I,CIN-II,CIN-III,CIN-III,

3、原位癌:异性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原位癌累腺:原位癌的癌细胞可由表面沿基底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至子宫颈腺体内,取代部分或全部腺上皮,但仍未突破腺体基底膜。,子宫颈原位癌: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上皮全层,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正常子宫颈上皮,正常上皮与原位癌交界处,原位癌,原位癌,原位癌的癌细胞沿基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至子宫颈腺体内,取代部分或全部腺体,但未突破腺体的基膜,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仍属于原位癌。,原位癌累及腺体,子宫颈CIN I和CIN II并不一定都发展为CINIII,如经积极治疗,可以逆转或治愈; CINIII在10年内

4、发展为浸润癌的几率可高达20%。,子宫颈癌,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年龄以40-60岁最多。 病因 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宫颈裂伤、包皮垢等因素有关。 HPV感染,尤其是HPV16、18、31型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组织起源 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 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 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子宫颈癌,肉眼分型 糜烂型:颗粒状、触之易出血,多为早期癌或原位癌; 外生菜花型 内生浸润型 溃疡型,子宫颈癌,组织学类型 鳞状细胞癌 占子宫颈癌的90左右 好发部位: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处 早期浸润癌 指上皮内癌突破基底膜向固有层浸润,浸润深度不超

5、过基底膜下5mm,在固有层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一般肉眼无法判断,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确诊。,子宫颈癌,浸润癌 癌组织突破基底膜,明显浸润到间质内,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并伴有临床症状者。 肉眼:主要表现为内生浸润型、溃疡状或外生乳头状、菜花状。 镜下: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子宫颈腺癌 占子宫颈癌的10-25%; 肉眼:同鳞状细胞癌; 镜下:高、中、低分化; 对放化疗均不敏感,预后较差。,扩展和转移 直接蔓延 向下可侵犯阴道 向上可蔓延至宫体 向两侧可以延及宫旁及盆壁组织 可因肿瘤压迫输尿管而引起肾盂积水 晚期可侵犯膀胱和直肠。,子宫颈癌,转移 淋巴道转移:

6、为主,一般是通过宫颈旁淋巴管先转移至闭孔、髂内、髂外等淋巴结,而后再转移至髂总、深腹股沟或骶前淋巴结。晚期患者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血行转移很少见,最多见的部位是肺、骨及肝。,子宫颈癌,0期:原位癌; I期:癌组织局限于子宫颈内; II期:肿瘤超出子宫颈,但未累及盆腔壁,侵及阴道但未累及阴道下/; III期:癌组织扩展至盆腔壁及阴道下/; IV期:癌组织已超越骨盆,或累及膀胱或直肠。,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依据癌组织累及范围),临床病理联系 白带增多、异味; 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接触性出血; 下腹痛; 子宫膀胱瘘、子宫直肠瘘等。 预后 原位癌与早期浸润癌预后良好; 浸润癌预后差。,子宫颈癌,子宫体疾

7、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体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体癌(又名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于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 80%发生于卵巢,其次依次为子宫阔韧带、直肠阴道陷窝、盆壁腹膜、腹部手术疤痕、脐部、阴道、外阴、阑尾;- 临床表现:痛经或月经不调;,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异位于子宫肌层中(至少距子宫内膜基底层2-3mm以上);巧克力囊肿:卵巢异位,大体病理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增生症,病因:主要与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激素缺乏有关或外源性雌激素过多有关; 临床表现:

8、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月经量过多;常见于青春期或绝经期妇女;,病理变化:肉眼:子宫内膜弥漫性增厚,可达1cm以上。,病理改变,依据细胞形态和腺体结构增生及分化程度的不同,分型如下:1.单纯性增生;2.伴有非典型增生的单纯性增生;3.复杂性增生;4.非典型增生;,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30岁以上妇女发病率高达70%; 绝经后可萎缩。,病理变化,肉眼:- 单发或多发;- 大小不一;- 肿瘤表面光滑,界清,无包膜;- 切面灰白,质韧,编织状或旋涡状;- 可以发生继发性改变:粘液变性、红色变性、钙化。,镜下:- 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或旋涡状排列;- 胞质红染,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缺乏

9、异型性;- 肿瘤与周围正常平滑肌束分界清楚; 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与肿瘤发生的位置有关- 粘膜下:出血- 浆膜下:压迫- 引起自然流产、阻碍正常分娩;,子宫体癌,又称子宫内膜腺癌 是子宫内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可能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多见于50岁以上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50-59岁为高峰,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病因:未明;,病理变化: 肉眼:1.弥漫型;2.局限型 镜下:1.腺癌;2.腺鳞癌;3.腺棘癌,腺癌,腺鳞癌,临床病理联系: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预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扩散: 1.直接蔓延:- 向上达子宫角、输卵管、卵巢和其他盆

10、腔器官;- 向下至宫颈管和阴道;- 向外侵透肌层达浆膜,蔓延至输卵管和卵巢,累及腹膜、大网膜。,2.淋巴道转移:- 宫底部癌多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子宫角部癌多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 累及宫颈管的癌多转移至宫旁、髂内外、髂总淋巴结。 3.血道转移:肺、肝、骨。,滋养层细胞肿瘤,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葡萄胎水泡状胎块,病因 以往学说 良性滋养层细胞肿瘤 病理性妊娠,可能是胚胎缺陷或胚胎早期死亡后绒毛产生继发性退变的结果。 现在观点,完全性葡萄胎发病机制,部分性葡萄胎发病机制,发病 好发于育龄妇女,以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多见,可能与卵巢功能不足或衰退有关; 经产妇略多于初产妇;

11、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国家比较少见,而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约10倍于欧美国家。,葡萄胎水泡状胎块,病变 肉眼:宫腔内薄壁透明囊性葡萄样物,内含清液;大小不一,直径0.52或3cm,它们之间有细蒂相连,形如葡萄串。 完全性葡萄胎:所有绒毛都形成葡萄状,没有胎儿或其附属物; 部分性葡萄胎:部分绒毛形成葡萄状,部分正常绒毛,且常伴有或不伴有胎儿或其附属物。,葡萄胎水泡状胎块,病变 镜下: 绒毛因间质水肿而增大; 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 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增生细胞可为合体细胞或细胞滋养层细胞,大多两者混合并存,并具有一定的异型性。 完全性葡萄胎往往增生明显。 部分性葡萄胎常为局限性、轻度增生。,

12、葡萄胎水泡状胎块,临床病理联系 子宫明显增大,超出正常妊娠月的子宫大小; 听不到胎心音、无胎动; 胎盘激素分泌显著增多,其中以HCG增多意义最大; 子宫反复不规则出血,偶有葡萄状物流出。 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彻底清宫后即可痊愈; 约1可恶变为侵蚀性葡萄胎; 约2.5恶变为绒毛膜癌。,葡萄胎水泡状胎块,侵蚀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病因 多数继发于葡萄胎之后。 病变 大体: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且往往侵入肌层深层,引起组织破坏,甚至穿破肌壁引起大出血,并可转移至邻近或远处器官。 镜下: 绒毛因间质水肿而增大; 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 滋养层细胞增生及异型程度显著,常有出血坏死。,图注:侵蚀性葡萄胎 切除

13、子宫标本。显示宫体及宫底处壁间葡萄状物浸润。子宫壁破坏,并有出血。,临床病理联系 在葡萄胎排出后,血或尿妊娠试验持续不正常; 阴道持续或间继不规则流血; 胸片示肺内往往有转移灶; 有时阴道可出现紫蓝色结节,破溃时可发生反复大出血。 预后 对化疗敏感,疗效较好。,侵蚀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概述 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 30岁左右青年女性多见。 病因 约50继发于葡萄胎,25继发于自然流产,20以上发生于正常妊娠,5以下发生于早产或异位妊娠等。 主要临床表现 在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后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子宫体积增大;血及尿中HCG浓度显著升高。,病变 肉眼观 子宫不规则增大,柔软,表面

14、可见一个或多个紫蓝色结节。 切面可见肿瘤呈暗红色、出血坏死的肿块充塞宫腔;或为多数结节浸润子宫肌层,常达浆膜,使子宫体积显著增大;或呈弥漫息肉状布满子宫内膜面,或在内膜和肌层内有小出血灶。,绒毛膜癌,病变 镜下观 癌组织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构成; 两种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常见; 肿瘤细胞侵入肌层和血管;,绒毛膜癌,细胞滋养细胞胞浆丰富、淡染,细胞境界清楚,核空泡状。 合体滋养细胞体积大、胞浆红染并互相融合,核椭圆形。 绒癌组织无间质血管,常呈广泛出血坏死; 不形成绒毛和水泡状结构。,转移 绒癌易侵入血管,故主要为血道转移,最多见转移至肺,其次为阴道、脑、

15、肝、脾、肾、肠等,引起相应器官症状。 预后 对化疗敏感,预后较好。,绒毛膜癌,卵巢肿瘤,上皮性肿瘤- 浆液性肿瘤- 粘液性肿瘤- 子宫内膜样肿瘤- 透明细胞肿瘤- 移行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 畸胎瘤- 内胚窦瘤性索-间质肿瘤- 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瘤- 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占卵巢肿瘤90%,分良、恶、交界性。多源于卵巢表面上皮,依上皮类型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和子宫内膜样等。,(一)浆液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是卵巢最常见的肿瘤,良性和交界性多见于20-40岁,囊腺癌年龄较大。 病理变化:肉眼:单个或多个囊腔。大量实体和乳头出现应疑为癌。,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镜下: 良

16、性:囊腔上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有较宽乳头形成,细胞无异型性。 交界性:细胞层次增加不超过3层、异型,无间质破坏、浸润。 恶性:细胞层次超过3层,间质浸润。,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粘液性肿瘤,较少见,85%为良性和交界性,余为恶性。 病理变化:肉眼:多个囊腔;若有较多乳头、实性区域、出血、坏死及包膜浸润,可能为恶性。,镜下:良性:囊腔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交界性:含较多乳头结构,细胞层次多,但不超过3层;恶性:细胞异型性明显,复杂的腺体和乳头,有出芽、搭桥及实性巢区,间质浸润。,粘液性囊腺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 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具有向体细胞分化的潜能,大多数肿瘤含有至少2个或3个胚层的组织成分; 分为成熟性畸胎瘤和未成熟性畸胎瘤。,成熟性畸胎瘤(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好发于20-30岁女性 肉眼:囊性,充满皮脂样物,囊壁上可见头节,表面附有毛发,可见牙齿和骨质; 镜下:由3个胚层的各种成熟组织构成,常见的有皮肤、毛囊、汗腺、呼吸道上皮、甲状腺、脑组织(外胚层)和脂肪、肌肉、骨、软骨(中胚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