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788930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1讲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说历史:结合相关史实,解读下列图片。小组评价:每小组抽查一位同学解读相关史实,并进行赋分评价。,史实 法令 实质 意义,史实 时间 司令 英模,史实 时间 意义,时间 成就 意义,你知道与图片相关的史实吗?,图说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 新中国的民族、外交、科教与文化,学习活动一:民族团结 (一)自主复习:快速回顾课本第11课P56的相关史实,填充下列要点。1.我国如今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 的格局。 2.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3.20世纪60年代, 胜利完成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了 社会。 4.中央提出 战略以来,少

2、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二)成果展示 展示一口答相关史实。 展示二默写相关史实。 展示三完成同步单项选择题,2011龙东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等。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

3、元,以后每年递增10%。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三 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三头奶牛、一头牦牛、13只绵羊和四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汉藏友好交流的哪一史实?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哪个朝代?清朝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1951年,西藏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解放?2011年是西藏解放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

4、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5)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索朗一家的变化谈谈你的感想?,学习活动二:港澳回归 (一)自主学习:结合导学提纲,速读课文第12课的相关史实,标识相关要点。(1)提出1.指导思想: (2)内容(3)意义2.回归时间:香港、澳门3.历史意义(二)(三)学以致用:完成同步“开放性作业”,港澳回归,图说历史,1.2011 滨州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5、. 江泽民 D. 胡锦涛 2.2011莆田香港传媒评价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的构想 3.2011西安以下这组图片中,体现我党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是( )A开国大典 B一汽投产 C“863”成就展 D香港回归 4.2011淮安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A. 由中英联合管理 B. 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C. 由中葡联合管理 D. 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5.2011河南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

6、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B C D,连线中考,学习活动三:两岸关系 (一)自主学习:结合课本第13课的相关史实,落实导学提纲中的相关要点。1. 基本方针(1)1987年(2)1990年2. 主要史实 (3)1991年(4)1992年(5)1993年3. 指导思想4. 经济局面 (二)成果展示:奇数组VS偶数组解读相关史实。,海峡两岸交往,2011龙东反对国家分裂,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识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康熙帝 图二 林肯 图三 邓小平 (1

7、)图1人物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什么贡献? (2)1689年我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什么? (3)图2人物当选总统后,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他曾颁布了哪部文献? (4)图3人物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成功收回了哪两个地区? (5)中国人相信: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图2和图3两位人物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台湾尚未回归,你希望台湾将以何种方式回归?,2011泰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篇: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1)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哪位

8、?元朝时,中华民族大家庭又增添了哪一新成员? (2)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什么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 统一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 (3)秦统一后建立的何种政治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央人民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 感悟篇: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9、提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学习活动四:钢铁长城 (一)自主复习:结合课本第14课和同步学习与探究P66的相关史实,填充下列要点。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的第一支海军是 。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 ,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3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诞生的人民空军,就面临着 战争的考验。 4 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51966年,我国组建战略 部队,主要担任 任务。 (二)成果展示小组抽查口答并默写相关史实。,1.2011湘潭2011年4月汉和防务评论报道,在大连造船厂改 建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年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有望实现,

10、中国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 A. 1927年 B. 1949年 C. 1950年 D. 1966年 2.2011海南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朵“磨菇云”在西部地区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此付出毕生心血的科学家是( ) A. 李四光 B.詹天佑 C. 袁隆平 D.邓稼先 3.2011长沙历史上的今天: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下列图片中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 B C D,连线中考,复习活动五:外交成就 (一)自主复习:结合课本第15-16课,落实复习提纲中的相关要点。1.外交政策(1)建国初期A 提出(2)五十年代 B 参加2

11、.外交成就 A 1971年(3)七十年代 B 1972年C1979年(4)21世纪3.主要原因4.启示(二)合作交流: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快速释疑解惑。,新中国的外交,(三)成果展示 展示一:填充表格展示二: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 P81-82第19-20题 展示三:完成同步单元检测五选择题部分。 (四)小组评价依据小组表现,进行赋分评价。,1.2011烟台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 A.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谈判 C. 亚太经合组织会峰会 D. 万隆会议

12、 2.2011青岛1971 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下图判断,这一“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 B中国代表团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2011贵阳下列图片能反映我国20 世纪70 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A B C D 4.2011西宁下列三幅图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你对这些图片反映的信息,最为恰当的理解是( ) A. 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

13、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 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连线中考,2011 怀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 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2

14、)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参考答案: (1)周恩来。 (2)会议: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方针:“求同存异”。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2011乌鲁木齐读图并回答问题。图1 美军在北京抢劫的白银 图2 华盛顿会议图3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图4 尼克松访华 (1)依据图1和图2,指出美国当时分别参与签订了针对中国的哪两个条约?条约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2)图3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一年?此时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是何种政策? (3)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使中美关系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你有何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