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8799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拯救地球 拯救人类自己,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被誉为“地球高峰会议”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先生首先站起来提议全体代表肃立,为地球的不幸与悲哀静默两分钟。在大会发言时,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在发言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探究导入,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人类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人类必须正视环境问题,研究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卡斯特罗为什么这么说?,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分为哪两大类?各包括哪些?,读图思考,其中环境污染包括:、,,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生态破坏包括:、。,全球变暖

2、 臭氧层空洞 酸雨危害,阅读探究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 1. 材料反映的是哪种环境问题?2.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分析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探究材料一,加拿大环境学家在北极拍摄到令人震憾的一幕:两只北极熊小心翼翼的站在浮冰上,进退两难。对北极熊来说,游1.6千米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因为气候变暖,冰层离陆地越来越远,游到陆地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不久前,有四只北极熊被发现淹死在阿拉斯加的海岸附近。,浮冰上进退两难的北极熊,探究材料一,日前,从南极考察返回的比利时探险队调查发现, 南极企鹅等野生动物的生命正受到威胁。由于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多的降

3、雨量使企鹅身体表面的保护层变薄,威胁到了企鹅的生存,因此,成年企鹅只好带着小企鹅向南迁徙。但是,一些身体虚弱的小企鹅根本忍受不了这样的长途跋涉。很有可能导致现在已经为数不多的帝企鹅彻底灭绝。,濒临灭绝的帝企鹅,妈妈,为什么我们的家变小了?,冰川融化,冰川融化,探究材料二,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宣布: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在过去十年里,图瓦卢瓦伊图普岛的海滩向后退了3米。努库费陶环礁附近的一座小岛已经被淹没了;另一座也几乎消失了,现在海水正吞噬着小岛残存的1/3陆地。大约在50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在世界地图上人们

4、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正被海水吞噬的图瓦卢,案 例 分 析,全球气候变暖,过去140年全球温度变化情况,Global warming,天灾还是人祸?,上升0.3-0.6,一. 全球变暖,(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全球变暖的重大影响有哪些?(3)防止全球变暖的措施有哪些?,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处于间冰期,气温较高,思考:近些年来,全球气温是怎样变化的?这种气温变化与大气中CO2浓度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近些年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这种气温变化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呈正比关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原因,大气中的

5、二氧化碳增加如何导致全球变暖的?,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但人为原因是主要的。人类的活动加剧了这种全球变暖现象,延缓了冰期的到来。,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8万多居民生活在只高出海平面1米的地方。对于这些人来说,海啸固然可怕,但那是偶然和难以预知的;而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灭顶之灾,却如同宿命般存在于或远或近的将来本世纪全球的海平面将平均上升近1米。因此科学家预言在100年内,马尔代夫也许会像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马尔代夫快消失了,案例分析,昨 天,首都马累的外围,无数的水泥桩构成了连绵的防波堤。但即便是这些沉重的水泥桩也无法抵挡不断上升

6、的海水 。,今 天,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为20厘米,上海次之为12厘米,辽宁、山东、浙江都超过了10厘米,福建、广东较低为56厘米。据了解,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在进一步加剧。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平面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2000年相比,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322厘米。其中,天津近岸、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上升幅度最大,依次为3060厘米、2660厘米、2035厘米。,中国海平面上升状况,材料1:,(2)危害,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纬:变干旱,农业发达地区退化成草

7、原 高纬:降水增加,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弊大于利? 利大于弊?,全球变暖,冰川消融 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另外,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现象也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联系。,危害,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有哪些?,小组讨论:,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是解决什么环境问题而起草的?减排的目标是什么?美国为什么又退出了这一协议?,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召开

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布什称不会加入 京都议定书,安南呼吁美国遵守 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28日,美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严重威胁到议定书的生效前景。,首先,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还没有加入。其次,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到2012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目标。,前景不容乐观,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有没有签署这一议定书?反映了我国对国际环境保护的何种态度?,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

9、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至,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1/4,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放CO2各国应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防治措施:,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2.保护现有植被和植树造林。 3.加强国际合作。,如何防治全球气候变暖呢?,全球变暖,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甲烷等温室气体; 毁林造成植物对CO2的吸收减少,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导致灾害性天气增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

10、树造林,阅读探究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 1. 材料反映的是哪种环境问题?2.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分析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被紫外线灼伤的皮肤,地处南半球的阿根廷由于上空有臭氧空洞,紫外线辐射的威胁更为严重。现在,需要在户外活动的阿根廷人出门前只要上网点击国家气象局网站,就能知道到当天所在地区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强度,预先采取预防措施。,阿根廷网上发布紫外线辐射预报,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出警告:臭氧层可能受到危害。到了80年代,人们观察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含量大幅度下降,形成了臭氧层空洞,而且范围越来越大,1998年达到2 720平

11、方千米,比1996年扩大了130倍。比整个北美洲的面积还大。,读图思考:从1979年到1989年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 极 臭 氧 洞,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大约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的百分之(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就像是一个洞。南极臭氧洞只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1月)出现,持续一个月左右。,二 臭氧层的破坏及保护,(1)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2)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有哪些?(3)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臭氧层为什么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分布在哪里?,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臭氧层破坏,二、全球性环

12、境问题臭氧层破坏,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阅读1为什么臭氧层会出现空洞呢?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那就是氟氯烃化合物。自然界中原本没有这种物质的。氟氯烃是1930年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制造出来的氟、氯和碳的有机化合物,以后作为制冷剂、分散剂、清洗剂等,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化工产品中,如空调、冰箱、发胶、喷雾剂等商品里面都含有它。人类万万没有想到,氟氯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人类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氟氯烃化合物,性能稳定,其气体状态在大气中可以存活100年,甚至更长。 不然烧,无毒,无腐蚀性。,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的原理,CF2CL2,CF2CL2+C

13、L,CL+O3,CL+O3,CF2CL2,CLO+O2,CL+O2,CLO+O,光,臭氧层破坏有什么危害? 材料二:,“南 极 臭 氧 洞”,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到地面的紫外线会增加2 ,皮肤癌发生率增加4 ,白内障眼损伤增加7 。,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有哪些?,居住在智利南端的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一定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再戴上太阳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被太阳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搔痒病。防晒霜一度脱销,连绵羊和兔子也短暂的失去了视觉。,材料在离南极最近的南美洲海伦娜岬角,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羊会患上白内障变成盲羊;猎人随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飞的野鸟因

14、视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误闯百姓家里;就连河里的鱼也是盲鱼。许多在这里居住的人患上了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这里的植物生长缓慢,农作物持续减产。,资料显示:南极周围有大量鲸鱼因患白内障捕捉不到食物而死亡。,影响人类的健康(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加)、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层的破环与保护,2.加强国际合作。,防治措施:,1.研究新的能取代氟氯烃的物质。,材料4:能够取代氟氯烃的是氟氯氢烃和氢氟烃,如CHCl2CF3和CH2FCF3用作致冷剂,丙烷和丁烷用做火箭燃料的雾化剂,戊烷等用做发泡剂等。无氯化合物对环境是友好的。从而保护臭氧层。,措施: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

15、物质的排放,虽然目前人们对“南极臭氧洞”成因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但对由此而引起的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却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对此,国际社会多次召开会议采取对策。1985年,由20多个国家发起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50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1995年,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10周年之际,15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规定,将发达国家停止使用氟氯烃的期限提前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则在2016年冻结使用,2040年淘汰。,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补天行动”,1、减少并逐步禁止消耗臭氧层 物质的排放 2、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3、加强全球合作,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保护措施,破坏原因,严重后果,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危害人体健康(使皮肤癌患者增加),破坏农业和生态环境,逐步禁止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冰箱,空调释放氟氯烃化合物,研制新的制冷系统,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