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77218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官善友 彭汉发,提 纲,武汉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武汉市工程地质概况 武汉地区水资源概况 武汉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相关防治措施 结 语,一、武汉市区域地质概况,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武汉市总体规划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市域规划范围即武汉市行政区域,面积8467平方公里;城镇地区规划包括主城、外围7个重点镇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面积2256平方公里;主城规划范围以三环以内地区为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武汉市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结合自然地形、行政

2、区划,东面到陶家大湖至葛店一线,南面到罗汉山至赤矶山一线,西面到永安至李集一线,北面到天河至滠口一线,面积约2252平方公里。,一、武汉市区域地质概况,武汉市大地构造跨及扬子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襄(樊)广(济)深大断裂为界,中南部隶属扬子准地台的四级构造单元武汉台褶束,北部为秦岭褶皱系之四级构造单元新洲凹陷之南缘。区内断层较为发育,主要见有四组不同方向(北西西或近东西、北西、北北东、北东向)及不同性质(主要为逆断层、正断层、平推断层)和不同规模的断层,其中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北西向断层较为发育。挽近期主要表现为和缓振荡式和以掀斜为主的构造运动,在第三系、第四系(全新统除外)均

3、产生了新断层,较为典型的有青山红钢闸断层和阳逻水泥厂裂隙。武汉市区未发现全新世(距今约1万年)活动断裂。,二、武汉市工程地质概况,武汉城区地处江汉平原与鄂东南丘陵、山地的交接地带,具有明显的丘陵平原地形的特点,分为堆积平原、剥蚀堆积平原及剥蚀丘陵三种基本类型,地面高程介于18150米之间。境内最高峰为武昌顶冠峰,高程197.7m;最低陆地高程约为18.0m;长江、汉江河床地势最低,河底标高分别为-16.8m和-7.70m。(地貌图),二、武汉市工程地质概况,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地区。丘陵呈近东西向的线状或残丘状分布,山顶高程60.0197.7m。 剥蚀堆积平原区,主要分布在武昌、汉

4、阳、黄陂的平原湖区与残丘之间。地形波状起伏,垄岗与坳沟相间分布。高程2545m左右。 堆积平原区,分布于汉口城区及武昌、汉阳、东西湖区沿江一带,地面标高1923m左右,局部达25m左右。,返回,二、武汉市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工程地质分区原则,武汉市区可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其中区分为二个工程地质亚区: 区:长江冲积一级阶地区 1区:一级阶地冲积平原亚区 2区:一级阶地湖积亚区 区:长江冲积二级阶地区(隐伏老粘性土区,局部分布有裸露老粘性土) 区:长江冲积三级阶地区(老粘性土区,局部分布有隐伏老粘性土) 区:剥蚀丘陵区 各分区情况详见后表。,二、武汉市工程地质概况,武汉市区分布古生界至新生界地层。

5、古生界地层地表出露不广,多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新生界上第三系地层地表未见出露,埋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之下。松散堆积物分布广泛,约占武汉市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此外,武汉市区北部和南部还零星分布有大别期、扬子期、燕山期的侵入岩和产于白垩下第三系东湖群地层中的喷出岩。 第四纪以来,武汉地区地壳运动处于沉降时期,因此大面积覆盖了第四纪地层。下更新统为洪冲积的砂砾石、粘性土;中更新统为洪冲积粘性土;上更新统为洪冲积砂砾石、粗砂、粉细砂、粘性土;全新统下部为冲积砂砾石、粗砂、粉细砂,上部为一套湖积冲积堆积形成的粉土、粉质粘土、粘土、淤泥质土、淤泥。 (地层简表),三、武汉地区水资源概况,武汉市江河纵横,河

6、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汉江、滠水、俯澴河、倒水、举水、金水、通顺河、东荆河等从长江南北两岸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现有水面总面积2117.6km2,占全市国土面积25.01%,水面率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武汉市5km以上的河流有165条,境内总长2166.4km,水面面积471.31km2,河道水面率为5.57%。,三、武汉地区水资源概况,全市共有大小湖泊166个,水面面积779.56km2。其中:全市中心城区湖泊和远城区面积大于0.1km2的湖泊有147个(包括中心城区湖泊38个,远城区面积大于0.1km2湖泊109个),远城区小于0.1km2有19个湖泊。湖泊总容积为

7、19.53108m3。全市湖泊水面率为9.21,同比远高于全省、全国水平,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地表水图) 在全市湖泊中,面积大于0.5 km2湖泊有83个,面积大于1km2湖泊有58个,面积在3.33k以上的有31个。较大的湖泊有梁子湖、斧头湖、鲁湖、涨渡湖、武湖、东湖(蔡甸区)、东湖、汤逊湖等。 (湖泊主要特征表),返回,三、武汉地区水资源概况,武汉市区被长江、汉江分割,形成三个大的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各区段内发育的地层岩性有所不同,相应形成不同的地下水赋存空间。根据武汉市地下水的赋存情况,分为四种地下水类型,八个含水岩组。 (表) 武汉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1.01108m3

8、。其中江夏2.39108m3,黄陂2.85108m3,新洲2.28108m3,蔡甸1.59108m3,汉南0.35108m3,东西湖0.49108m3,中心城区1.07108m3。,三、武汉地区水资源概况,按行政分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大小依次是:黄陂11.95108m3,江夏10.77108m3,新洲8.10108m3,蔡甸4.97108m3,中心城区4.42108m3,东西湖2.29108m3,汉南1.22108m3。全市合计地表水资源总量43.71108m3。(19912000年 资料),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由于武汉地区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处于剥蚀丘陵、剥蚀堆积平原以及长江

9、、汉江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加上武汉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基岩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碳酸盐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长江、汉江冲积平原地区软土广泛分布,且厚度较大;一级阶地地下水与长江、汉江水力联系密切,造成这些地区地下水动水力条件季节性变化等等。从而造成了武汉地区以岩溶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因软土引发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地质问题,以及水土污染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一)岩溶地面塌陷 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地质现象称为地面塌陷。由岩溶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岩溶塌陷;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开采塌陷 。 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条件:1、基

10、岩为可溶性碳酸盐岩类,浅层岩溶发育;2、上覆第四系松散砂土;覆盖层厚度不大(一般小于30米)3、地下水动力条件:基岩与土层接触面附近地下水的流速和水力梯度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具有较强的潜蚀能力,土颗粒随水流带走。,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武汉城区分布有近东西向条带状隐伏碳酸盐岩(CT)(见附图),且多呈紧闭型褶皱,厚度均不大(黄龙组灰岩厚约30m,栖霞组灰岩厚约150m),岩石倾斜较陡,局部直立甚至倒转。 岩溶较发育的地层以栖霞组中厚层灰岩为主,其次为黄龙组或大冶组灰岩。岩溶发育的深度从基岩面直至-100m以内,最深者达- 127.5m;其间可划分为35个溶洞层,每层厚110m不等;局部

11、岩溶连通性较好,特别是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不整合接触部位。 长江低阶地或高漫滩,灰岩上覆全新统松散砂土层。 长江一级阶地或高漫滩,地下水动力条件随江水涨落而变化;局部地段开采岩溶裂隙水或岩溶水。 上述条件造成武汉市多起岩溶地面塌陷,且大部分集中在沿江一带。(见附图)。上覆老粘土造成岩溶地面塌陷的机理有待研究。,返回,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武汉市属鄂东南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近几十年发生过11起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有记载最早于1931年6月13日(农历),武昌丁公庙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陷坑大量涌水,造成长江大堤溃口,形成倒口湖;汉阳中南轧钢厂堆料厂,1977年9月20晚突发地面塌陷,其中1号坑直

12、径在4小时内扩展到14米,塌陷可见深度8米;3号坑直径15米,坑边1500吨烟煤、600吨钢坯不见踪迹。1983年7月14白沙洲码头附近的阮家巷发生地面塌陷,陷坑长24米、宽13米,可见陷深6米,周围民房基础及墙底产生裂缝。1988年5月10日武昌陆家街发生地面塌陷、涌水,陷坑直径23米,深约10米,累计陷下民房10间,一株15米高的杨树下陷后不见踪迹。另在武昌青菱乡毛坦村、市司法学校、青菱乡烽火村,江夏区马鞍山井田、范湖乡金水村、乌龙泉京广线先后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很大。,武汉市主要岩溶地面塌陷分布图,返回,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最近发生的岩溶地面塌陷2

13、006年4月9日开始,位于武昌武金堤白沙洲段的长江紫都花园小区2处发生地面塌陷,楼角处陷坑长约5米,宽约3米,数根混凝土桩外漏,陷坑深约10多米。据称,第2次塌陷将正在进行处理的钻机埋入,不见踪影。,武昌陆家街岩溶地面塌陷,武昌青菱乡岩溶地面塌陷,2006年4月9日发生的岩溶地面塌陷,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二)其它地质灾害:滑坡、崩塌 主要分布于新洲、黄陂、江夏、蔡甸、洪山、汉阳等区内采石场、山丘等地形起伏、高差较大地段,在地质构造、降雨、风化等自然因素及切坡建房、开山采石等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灾害规模较小(体积最大仅2104m3)。滑坡发生16个,崩塌发生7处。,四、武汉地区主要环

14、境地质问题,(三)软土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1、局部地面沉降 由于大幅度降低地下水水位,形成较大范围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或由于基坑止水不当,造成浅部水土流失,从而引发地面沉降(一般为局部地区)。如某住宅小区,由于与其相距不远的基坑降水不当,多栋住宅楼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沉降速率加快、不均匀沉降加速、沉降缝拉开及女儿墙开裂等现象。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武汉城区基准点遭受破坏也很严重,很大一部分浅埋的基准点都处于动态之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下沉现象。,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2、软土地基沉降 由于多层建筑以软土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或建筑物、道路的软土地基处理不当,造成建筑物沉降长期不稳定,沉降过大(有的

15、超过1000mm);或造成建筑物差异沉降过大,甚至导致上部结构破坏;或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如白沙洲长江公路大桥汉阳连接线近4公里的路面,由于软土处理不当,公路建成仅一年多,路基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起伏不平,出现大量裂缝,先后三次治理,每次耗资几千万元,效果并不明显,不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还损害了武汉市城市形象。,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3、软土引发的其他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软土低强度、高压缩性、流变性、触变形等特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易引发基坑失稳、滑移或坑底剪切隆起,如最近新华下路某基坑工程发生的边坡滑移和基底剪切隆起,造成近50根预应力管桩剪断,坑边出现多级裂缝;易造成基桩

16、偏位过大、短桩、缩径等桩基质量事故,最典型者为三眼桥18层楼,240根桩偏位300mm以上,个别达1.7m,最终导致桩基整体失稳,不得不爆破拆除;挤土桩施工过程中还易造成因挤土产生地面隆起;在强地震时,易产生软土振陷等。,四、武汉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四)老粘土收缩、膨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武汉地区高阶地广泛分布第四系上、中更新统,局部地区分布下更新统粘性土,其胀缩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Q3老粘性土的各项胀缩指标一般都大于Q2老粘性土;2、老粘性土胀缩特性分布很不规律、很不均匀,同一土层的胀缩性差异也很大;3、除个别地区老粘性土的胀缩变形总量S大于15mm外,绝大部分地区老粘性土S小于15mm。 老粘性土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1、对于荷载轻、排水条件差、浅埋基础(以老粘土为持力层)的建(构)筑物,易因老粘土胀缩变形造成变形或开裂;2、老粘性土地区基坑,如地下水处理不当,易造成基坑边坡失稳;3、老粘土逾水软化性,经常造成人工挖孔桩承载力降低,也有造成钻孔桩缩径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