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三仓教学设计20[1]..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4757913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9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三仓教学设计20[1]..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易三仓教学设计20[1]..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易三仓教学设计20[1]..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易三仓教学设计20[1]..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易三仓教学设计20[1]..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三仓教学设计2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三仓教学设计20[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教学设计要点,北京语言大学 崔永华,导言,谁教过课? 写不写教案? 教案是怎么来的? 听课、看书、经验、课本安排 我们的课程表 涉及到哪些因素,做些什么,怎么做,导言,“教学设计”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用教育学眼光认识对外汉语教学问题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如果让你设计学校的课程 如果让你编写教材 如果让你上一节课,导言(教学设计的过程, 系统思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输出输入、反馈,目录,0. 教学设计概说 教学需求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学习者分析) 阐明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媒体 评价设计成果,目录,重点理解 语言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的要

2、素(传播学) 教学设计的过程 语言教学需求 语言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策略(过程和组织方式),0 教学设计概说,0.1 教学设计的定义 0.2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0.3 教学设计的过程 0.4 教学设计的要素,0.1 教学设计的定义,0.1.1 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 0.1.2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0.1.3 教学设计的层次,0.1.1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 运用系统方法, 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0.1.2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3、制定不同层次的汉语教学方案。 方法:有科学依据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方案:优化的方案,0.1.3 教学设计的层次,设计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系统”层次 一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 职业培训方案 课程的大纲和实施计划等。 “产品”层次 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材料、课件、计算机教学系统。 教材设计 “课堂”层次:课堂教学方案 针对一个班级学生,使用固定教材,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条件下进行的教学设计。 教案,0.3 教学设计的要素,(1)教学需求 (2)教学内容 (3)教学对象 (4)教学目标 (5)教学策略 (6)教学媒体 (7)成果评价,0.4 教学设计的过程,0.2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

4、础,0.2.1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0.2.2 当代语言教学理念 0.2.3 传播理论,0.2.1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指导思想 系统思想(基本思路、整体、有序化、反馈) 现代教育理念(灵魂、语言教学理念) 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 (2)教学理论 (3)传播理论 (4)语言学,1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同看法),2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学习理论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 教学设计必须要了解人类的学习行为。 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学习理论存在着不同学派,形成不同的教学流派。,2.1 行为主义和教学设计,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公式是: S-R(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

5、) 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特点:重知识、技能的学习;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语言教学:听说法,基于此。,2.2 认知主义和教学设计,在在教学设计中,应当: 重视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作为教学起点; 重视学习内容分析。充分考虑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协调性,以保证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和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顺利进行。 关注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选择。以保证学习者积极参与,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加涅:学习过程和教学事件的对应关系,2.3 人本主义和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

6、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 罗杰斯把学习分成两类: 无意义学习 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 意义学习 指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2.3 人本主义和教学设计,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 1.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 2.自发性(self-initiated); 3.引起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等全面发展; 4.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evaluated by the learner)。,2.3 人本主义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

7、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等, 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 (1)真实、真诚: 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表现“真我”、没有矫饰、虚伪和防御; (2)尊重、关注和接纳: 教师尊重学习者的意见和情感,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 (3)移情性理解: 教师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2.4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1. 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 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

8、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2.4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建构意义:知识结构中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2.4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2.教学原则 (1)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 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 (2)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用问题刺激学习活动; (3)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

9、实的任务; (5)强调协作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6)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2.5 学习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其中各种理论都跟语言教学法有直接的联系: 行为主义听说法 认知主义(信息加工理论)认知法 人本主义自然法、沉默法 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法、内容教学法,3. 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教学是指 学生 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以掌握一定的课程和教材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本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 一种教育活动。,3. 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就是这种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制定出优

10、化的教学方案。 “制定”是从已有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方案中选择或组合出新的教学方案。 因此,教学设计者必须熟悉教学理论和方法。 跟教学设计相关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对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论述,3.2教学内容,加涅1977年提出的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2)智力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3)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 (4)动作技能(motor skill) (5)态度(attitude),3.2教学内容,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在教育学各领域讨论

11、教学内容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语言教学领域也是如此。 如英语课程标准也把英语教学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3.3 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分成三大类,每类下又包含若干小类: (1)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2)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 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 (3)与情感、态

12、度有关的教学方法 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3.4其他方面的研究,教育学关于教学理论或教学论的研究浩如烟海,每个方面又有多种流派、观点。相关的方面还有: 教学评估 教学媒体 教学目标的描述 教学组织 等等,其中有些问题本书将在后面的具体讨论中适当介绍。,4. 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第一,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DLasswall)于1932年提出,1948年又作补充的“5W”公式清晰地描述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和直线传播模式。 这些要素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和分析、考虑的重要因素。,拉斯韦尔“5W”公式跟教

13、学要素的关系,1958年,布雷多克在“5W”的基础上增加了传递讯息的具体环境和传播者发送讯息的意图这两方面内容,发展出“7W”模型,给传播过程增加了以下两个要素:Where(在什么情况下,对应于教学环境)、Why(为什么,对应于教学目的),这样,拉斯韦尔的模式就改变为:,传播过程要素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4. 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第二,传播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动态的相互联系,表明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传播过程。 1960年贝罗(Berlo)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Source-Message-Receiver)模型更为明确和形象地说明传播的最终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

14、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源、信息、通道和受信者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传播过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约。,5. 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系统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与其他基础理论不同,对教学设计更为重要。教学系统设计(ISD)成为“教学设计”这个术语的同义语。,5. 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系统方法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整体功能决定于系统结构”。 (2)综合性原则 任何系统都是由各个要素按一定结构方式组成的综合体; 对任何对象的研究必须采用综合的方法。 (3)最优化原则 (4)反馈性原则,1分析教学需求,1.1

15、 教学需求的定义 1.2 教学需求的内容 1.3 语言教学需求的内容,1.1 教学需求的定义,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到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教学需求 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的学习状况 (开设课程) = 对汉语教师基本要求已有知识、能力 从教学的起点到达到教学目的之间,期望学习者在原来的知识和能力系统中增加什么。 经过需求分析,确定各级总体目标。 需求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需求是教学的出发点。,1.2 教学需求的内容,内部需求: 教学大纲 教材 外部需求 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习者的需求 学科发展的需求(对语言教学的新认识),1.2 教学需求的内容,外部需求(社会和学习者需求) 汉语人才需求的变化

16、 汉学家(49年前) 科学技术文化交流(50-60年代) 经贸交流(70年代以后) 全面交流(旅游、汉语教学,2000年以后)(联系培训大纲),1.2 教学需求的内容,外部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 对语言教学目标认识的发展 语言知识,知识和技能(1940s年以前,语法翻译法) 技能和知识(1970s年以前,听说法) 交际能力(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1990s年以前,功能法)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00年以后,任务法,内容法,后方法),1.3 语言教学需求的内容,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建议使用者思考下列问题: 我的学员将来在哪些领域应用语言? 他们将要应对哪些情况? 他们将扮演什么角色? 他们将和谁打交道? 他们将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他们将面临什么交际主题? 他们将必须说外语,还是只需听懂和阅读? 他们将来听什么、读什么? 他们将来需要什么样的世界知识和异域文化认识?,2 教学内容分析,2.1 教学内容的定义 2.2 教学内容(分析依据) 2.3 语言教学的内容 2.4 情感态度 2.5 学习策略 2.6 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