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课程精髓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4757616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新课程精髓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把握新课程精髓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把握新课程精髓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把握新课程精髓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把握新课程精髓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新课程精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新课程精髓(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新课程精髓 探索特色课改实施之路,教育部第14期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校校长专题培训感受与汇报临汾市第三中学 张杨管,本次培训采取了专家学者报告、课改 校校长现身讲座、参观考察名校、小组 交流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学习方式。 本次培训使我们对新课改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新课改实践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引发了我对教育的哲学思考,它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新生态。在此,我愿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各位共分享。,我从四方面给大家做一汇报:一、学习体会二、重点突破的三项内容三、搞好新课改的具体措施四、本次课改深刻的国际背景,一、学习体会(共6方面):1 专家们的教育理念先进,他们站得更高,对中国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新课

2、程改革,把握更全面,看得更深邃,理解更深刻,把脉更准确,而且探讨了一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刘坚: 高中课程标准的设计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课程发展处 李明: 普通高中综合评价与高校招生改革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陈玉琨: 校长的教育自觉与课程领导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 朱慕菊: 与各位校长谈新课程改革 首都师范大学 王海燕: 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经验与问题,普通高中的任务,既要为每位学生打下共同基础更要为不同学生打下不同基础,我们的教育:一是缺乏做人的教育,二是缺乏对传统、历史的教育,更主要的是缺乏创造力的教育。 创新人才

3、不是培养出来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帮助人才的成长,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土壤。 过程好了,结果就不会差,学生主动了,结果会更好。,高中新课程的核心 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推进课程改革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要以课程改革为载体。 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课程是充满灵性的空间。,感悟高中课改之“xin”,高中课程需要用“心”体味“更新观念”、“大气、大方、大胆” 高中课程需要用“新”开发“挖掘潜力”、“多种合作 ”、“走班制” 高中课程需要用“辛”付出“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聚焦课堂” 高中课程需要用“薪”支持完善设施、管理创新、教师激励 对新课

4、程的 “真信、真学、真懂、真用”?!,抓住课改机遇,回归教育本质,教育是实践的,是人的意向、经验、伦理、情境、行动的整体把握(价值引领、辩证思维、整体理解); 教育是生动的,是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公众间的多种关系的互动; 教育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内涵实质的不懈追求(教育实验的特殊性); 实践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2 一些名校长和名校积极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大胆探索新课改路子,破解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对新课程的实施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示范、引领作用。 青岛二中:以人为本,努力践行新课改,在探索中发展 深圳中学: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 海口一中: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青岛二中课程设

5、计六种观念: 文化观:用课程体现文化,用文化塑造素质、用素质体现价值。 素质观:以学生素质培养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学生素质的形成为终极标准。 特色观:体现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生特色。 发展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舞台、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为学校发展创造空间。 整体观:整体规划、全面协调、分步实施。 个性观:追求个性发展、满足个性要求、体现个性差异。,海口一中: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利于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3 提高了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新课改是站在国家利益和民族未来的基

6、础上提出来的人才战略决策,势在必行。 当今社会需要个性发展好、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教育中的课程体系显然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而新课程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更是一种观念和行为方式。,4 教师要学会关注、要学会赏识、要重新认识什么是学生的成长和成功。 我们认为的成功,不是依托在多数学生失败与被淘汰的前提下的成功。基础教育的成功,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均能够得到发展的成功。,5 实施有效教学是课改的关键。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既取决于教师能否达到基于课标、以学定教这些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更取决于教师对课标和目标的理解把握、对学情的了解、对教材的使用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驾驭。 能否有效教学,

7、不仅仅是一节课、一个模块、一个学科的事情,而是直接关乎新课程实施的成败。,6 找到了影响新课改顺利实施的不足之处: 我们对育人的根本目的把握不准确,知识传承多于人性关怀,关注升学多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很低,师生靠耗时间取得成绩,负担较重,苦不堪言; 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不突出,形式单调,形不成制度和习惯,不能很好的激励师生,成为他们倚靠的精神家园; 学校的管理不够科学、有效,对新课改的支持、保障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好等等。,二、重点突破三项内容(一) 认真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课堂教学。 (二 ) 推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促进有效课堂教学。 (三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文化

8、“以文化人”的凝聚力。,(一)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课堂教学。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用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突破了学科本位,在整体上规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来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进行分科分解,制定完整的课程纲要,将三维目标细化成模块、专题、课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一一落实。,普通高中的定位义务教育不定向教育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基础高中教育准定向教育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础高等教育 定向教育 以专业教育 或就业 为基础,我们的认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应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

9、关注。教学的意义就是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多种途径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使用多种方法,系统收集并分析关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进步的数据,用以改善自身的教学。,我们的认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立足于整体设计的理念,而不只是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中,教师可以使用任何教材和教学方法,不过,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达成标准而准备的。,我们的认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建立较完备的评价体系,而不只是教师借助自己个人的判断或者某种工具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定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3),课程标准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操作

10、、可实现、可检验的丰富多样的行为动词来分别描述知识、技能和体验性目标,提示着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各学科各自结合学科特点对行为动词的使用有相应的说明。,内容标准中有关目标的描述,结果性目标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为了有利于课程标

11、准的实施,不少课程标准提供了教与学的建议或典型案例,以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制作泡菜,尝试用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生物) “为涉外宾馆设计一组挂钟”,“策划赴的模拟旅行”,“探究家乡某条河流的变化及原因,并提出未来设想。”(地理) 查阅资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提出加氟预防龋齿需要注意的问题。(化学) 对居住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调研,从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出发,提出保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建议和措施。(历史),(二) 推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促进有效课堂教学。

12、学案导学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把教学的立足点,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了文本和方案,实现了教学案一体化,教与学协调同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三)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文化“以文化人”的凝聚力。 学校文化作为课程实施和教育改革的深层决定因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学校文化的这块“土壤”的支持。 在对一些成功名校的考察中,我深深感受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将学校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各项工作管理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和谐、健康的发展。,三、具体措施,一

13、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管理与组织。 二 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力度。 三 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四 采用多种方式,因校制宜,将新课程实施方案具体落到实处。,(四)本次课改深刻的国际背景,第三次世界大战: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大战 2006年,经济学人一篇文章说,20世纪打了两次炮火连天的世界大战,21世纪打的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夺大脑(人才),这场战争将主导很多国家的前途。 1996年-2002年,大陆有8万人去美国,6万人去加拿大。加拿大的人口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去该国留学的人拿到学位后,13000人到了香港,近7000人去了美国。 人才争夺战在全球开打,打的最棒的是美国。,2009年

14、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温家宝在旁听初二(五)班的课。,温家宝在北京35中讲话:教师为本,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 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我最近常思考,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 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

15、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在物理实验室,温家宝看到同学们正在学习使用电流表,就走上前去和同学们攀谈起来:“动手太重要了,同学们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有一个缺陷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差。要敢于动手,不要怕做错,自己想办法去完成,这就是培养创造能力。这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奥巴马:,呼吁州长们要制定不只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的能力,而是能考核他们是否掌握了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业及创新能力等面向21世纪的技能标准。 美国的未来取决于教师。现在我呼吁新一代美国人挺身而出,到教室为国效力。如果你想把你的才智和精神发挥到极致,如果你想留下一份永恒的遗产而出人投地的话,那么加入教师队伍吧,

16、美国需要你!,梅德韦杰夫:,青少年应该在中小学阶段激发和展示个人的潜能,为进入高科技和高竞争的社会做准备。教学内容更应适应这一要求。 中小学学校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应有较大的转变,学校里的学习应该是愉快、有趣、令人向往的,学校不仅仅是每个人必须去接受教育的地方,而且应该成为每个人自发学习、自发从事创造性活动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评论】:,“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它类似于经济改革中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教学领域的一场具有实质性的变革。 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一样,这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支点”。,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