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4757559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理念与策略,省继教中心 王祖琴 (027)88915409 2003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分成三段说 关于中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理念 课程改革的策略,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教育? 学习知识的过程永无止境,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终身继续工作之中和之外学习的动力和 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历史,不能激发他们对语言、对文化的热爱,如果学习物理化学,不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渴望,不能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那么,无论学生背诵了多少名篇绝句,记住了多少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掌握了多少

2、公式定理,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困惑与反思,一个解不开的情节,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好的中国学生参加国际性的各个学科奥赛,或参加同年人的国际性的测验,成绩都是最好的,中国的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到了国外,包括美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都是非常卓越的,这在世人、在国人中是被普遍公认的。但是,迄今为主,在中国本土上 还没有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生真的失去了想象力一个画圆想象的实验 一位老师在一所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圆可能是什么?”结果在两分钟内,小朋友们说出了22个不同的答案。 这位老师拿同样的实验到大学一年级去做,

3、要他们 想象一下黑板上的圆可能是什么。结果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同学发言。老师没有办法,只好点名请班长发言。班长慢吞吞地站起来,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学习方式仅仅是一种方式?,一个值得深思的调查结果 90%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调查、收集资料来源和写调查报告这样的学习方式 如果一个学生在经历了912年的学习后,却 从未自己独立阅读一篇课文或一个概念; 从未对课本、老师提出过质疑、怀疑; 从未提出不同于课本、老师的独立见解; 从未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 从未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探究、解决过问题; 从未有过刻骨铭心的激动不已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这已不是学习方式问题,甚至也不单是学习问题,而是一个人的

4、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了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听听学生在说什么、想什么:老师,我对你说曾经以为你是一座桥梁,走过去,就是彼岸。也曾经以为你是上帝为我们留下的心灵之匙,只要握在手里,就可以进入梦想的伊甸园。可是,不经意间,你却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每一道题就是一滴海水。我们以笔作浆,以作业本为舟,苦苦地划呀、划呀,却仍只见沧海茫茫。青春,苍白而枯燥地流逝着,我们看不见七彩的阳光-有时,也曾把你看成是一座山,以书为峰,陡拔峻峭,直冲云霄。你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要爬上去,未来的大学之门会朝我们敞开,可我们爬了一年又一年,直累

5、得瘦骨嶙峋,弱不禁风,两只眼睛戴上两片厚厚的玻璃镜却还得单枪匹马地去闯那座独木桥。,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也知道你为了我们而早早地使自己鬓发染白霜。然而我们已经厌倦,我们已经疲惫,我们想去田野上放飞我们没有时间放飞的风筝!看见你失望地摇摇头,说:“孺子不可教也。”我们很痛苦也很惭愧,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我们 也想学很多东西去报答这个社会,但我们却不知道怎么个学法。你应该知道我们也学了很多书,做了很多习题,却五谷不分,五音不全;我们可以计算出复杂的并联、串联的电路电压,却不知怎样去安装一只荧光灯管。我们想学那些对我们对社会都更为有用和有效的知识,去为我们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想在那种书山题海

6、的训练中浪费我们宝贵的青春。老师,做一座桥梁吧,做一把可以打开我们梦想的乐园之门的钥匙,我们将用行动去证明:我们是祖国美好的未来,是明天美丽的希望。,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基础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是阉割个性的、控制取向的教育价值观的具体化。(浸泡法) 教师主体塑造学生客体依然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导价值观。,变化与挑战,A、据说,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光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发表的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就要读48年。 B、一个人一生所用的有效知识,在学校里所学知识仅占10%。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教育应该怎么做?,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 据统计自1964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占世界各国获

7、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学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中国的教育应该有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不是因为过去的教育完全是错的,变化的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适应形势的变化。,教育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要到哪里去? 我在哪里?,2001年6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以此为标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实验区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课堂活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学生变

8、得爱学习了,学校成了学生向往的地方。学生的阅读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二部分: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理念应该指的是理想和信念,是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的主观追求,换句话说,理念可以用“我们要如何”这样的句式来加以表述。 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新课程的各科课程标准都有自己的理念,它表明了我们在编制课程标准时要努力追求的东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

9、育的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一个老话题:教育目的 一个是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作准备 是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发展和未来的幸福生活作准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课改专家说:更重要的是人是教育的目的是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是现实生活的幸福,是寻求可能生活并努力去体验这种可能生活追求成功,还是追求幸福?成功的孩子人生未必幸福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寻求一条最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让儿童在追求成功人生的路途上享受人生 以人为本是

10、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提倡“大众数学”,大众数学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 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关注差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们如何看待这样一个事实 每6个学生就有1个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希望,北京青年报消息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有统计,这一总

11、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我国有5千万“差生”,在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眼里,应该没有差生; 差生是教育的结果; 转变差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习惯); 走近差生,关注差生; 换一种思路,变一种方式。,教育要多一点人情味!,问题:学生作业没交,告诉你作业本忘在家里了 处理方式: A、真的忘在家里了?那就回家拿来证实一下。 B、真的忘在家里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明天补交。 C、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我今天看不到你的作业了。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我完善营造一个绿色的环境 很多时候,学生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坏,三朵玫瑰,事实过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

12、的玫瑰花,全校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女孩摘下那朵玫瑰,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了解过程:苏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说:“你摘这朵花是想送给谁啊,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么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后我就送回来。” 行为对策: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的信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送给你,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好孩子”,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案例:山鹰,起飞了 1关注

13、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对学生的不当关注,是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对于考试学科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对于态度、情感、价值观,很少甚至不予理会。这将使教育发生很大的误差。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不当关注,是仅仅关注“考试关”的通过,对学生的近期关注尚不全面,对学生的中远期发展更难以顾及。 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4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

14、学习。,你喜欢的方法就是最好!,15-10+1=6; 10-9=1,1+5=6; 因为9+6=15,所以15-9=6; 5-5=0,10-4=6; 5-4=1,10-5=5,1+5=6。 我们完全应该告诉同学们: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尽管它不尽完美,但它属于你自己 对于刚刚步入数学王国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爱弥儿)”,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让孩子属于他自己 罗素教子言录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我是

15、个孩子时,特别喜欢翻跟头,但是现在我不翻了。,同理喜欢扮演黑胡子的孩子也将会改变口味,而学习以其他方式寻求权力。,围绕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1、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2、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3、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4、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课程内容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 不可理解为“为儿童未

16、来60年的成人生活作准备”,应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把火热的当代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走近儿童,走向生活,尝试着蹲下来,与 你的学生一起平等对话、交流、思索和协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1)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理念)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经典论述,案例“珍珍为什么是最棒的?”,一数学老师讲“对元、角、分的认识”,发现班级里最不起眼的“珍珍”却是学的最棒的!“为什么珍珍单单在这一堂课中表现出色? 发现:珍珍每天要帮妈妈卖馒头 珍珍是自然而然地将她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带到课堂中来,真正从真实生活的体验中建构了对数学的理解,2)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重要体现。 对于自己是一种资源; 对于伙伴也是一种资源,伙伴之间的互生互动是最接近“最近发展区”的;倾听与交流信息和启示经验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