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757472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篇 宏观经济问题,第十讲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第十讲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节 经济增长周期,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增长: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 S.库兹湿茨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商品供应量的不断

2、增长。 实际GDP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人均实际GDP增长是较好的衡量。2、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3、制度和意识的调整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制度创新才能有效保证技术创新实现。,一、含义:,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5,二、特征,产量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均相当高; 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很高技术进步的标志; 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是高的;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改变;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但很不平衡。,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6,三、经济增长的成本与收益,收益:财富增加了人们的选择的范围,商品总量,就业机会,收入 人们自由空闲,服务

3、,人们生活质量改善。成本:资源(能源、水)的耗竭;环境的污染;人们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制度变迁的适应程度。,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7,一、决定因素的基本分类1776年Adam smith: 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资本(包括土地和自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技术进步引起的全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索洛等的数学分析:两边对时间求导:- 技术创新,管理改进,教育水平的提高,知识、 经验的积累,第二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8,二、增长因素的具体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提高; 资本(包括土地)数量上的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等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的节约;知识的发展及其在

4、生产上的应用。,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9,丹尼森分析美国1948-1981年间经济增长源泉,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0,第三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有效需求原理),一 、哈罗德模型1、 假定:a、社会全部产品只有一种,或用作消费或用作投资,故称一部门增长模型;b、规模报酬不变;c、资本-产量比(K/Y)、劳动-产量比(L/Y)、资本-劳动比(K/L)保持不变;d、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存量为K,不存在折旧。,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1,2、三个方程式,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2,有保证增长率,这是均衡增长所必需的条件,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 增长所需的引致投资(Gw*vr)=意愿储蓄

5、率(sd),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3,(3)自然增长率,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4,自然增长率(续),考察G w 和 G n的关系 当G w G n ,意愿增长率超过了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企业家压缩投资,从而引发停滞趋势; 当G w G n,意愿增长率尚未达到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增长不会受阻,企业家扩大生产,出现经济扩张,通胀 当G w =G n ,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保证充分就业, 最理想的状态:G=G w=G n ,但很难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效需求,投资意向,劳动增长与技术进步,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5,二、多马模型,宏观经济学第十

6、讲,施祖麟,16,三、贡献,将凯氏理论动态化,发展了凯氏理论; 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解释经济长期增长条件; 强调了资本积累的作用; 阐明了国家干预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7,四、此后的发展,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假设。放弃了充分就业的假设,主张逐步增加的失业并不与经济的增长相抵触; 认为只 要 s/vn就是一条稳态均衡增长的路径。失业均衡模型 改变技术状况的假设。放弃要素比例不变的假设,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资本-产业率可以调整,使得s/v=n.新古典模型 改变关于储蓄率的假设。收入状况变化将导致s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保证s/v=n。新剑桥模型,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8,第四节

7、新古典增长模型 (索洛模型),衡量经济增长 GDP增长率 人均GDP的增长倍数 假定: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H-D模 型中K/L固定);要素充分利用,无闲置(H-D模型中无此假设);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贡献。,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19,一、资本积累,索洛模型: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技术进步相互作用影响一国的总产出。 1、物品的供求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0,生产函数说明,1、该生产函数每一点的斜率是资本边际产量k增加1单位y增加MP k个单位 2、该生产函数随k增加越来越平坦,表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f(k),宏观经

8、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1,物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人均消费c、人均投资i由需求方程Y=C+I导出:y=c+i (不考虑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1-s)y (储蓄率为固定)y=(1-s)y+i即 i=s y (人均投资=人均储蓄),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2,人均产出y,人均消费c,人均投资i,2、资本存量增长与稳定状态,人均投资是人均资本存量的函数 i=s f(k) 对于任何一个k0值,产出由生产函数决定:y=f(k)i=s f(k)c=(1-s)f(k),k0,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3,2、资本存量增长与稳定状态(续1),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4,2、资本存量增长与稳定状态(续

9、2),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5,例题,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6,解答,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7,3、储蓄如何影响增长,s1 f(k) s2 f(k)曲线上移,投资增多;资本存量、折旧量仍未变; i ,资本存量逐步增加直到新的稳定状态,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8,s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如果s高,经济就有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如果s低,经济就有少量资本存量和低产出水平。 当政府预算赤字(G ) 国民储蓄,I (挤出效应) 较低的资本存量和较低的国民收入因此,长期预算赤字政策不好 经济含义s 加快经济增长,但这只是暂时的,达到新的稳态为止高储蓄率高资本存量 +

10、 高产出水平但不能永远保持高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29,二,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1、多种稳定状态相比较: 决策者的目标社会的个人福利最大化 个人的目标个人消费(物品和服务)最优(效用最大化) 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值k称为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用k*gold表示。,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0,1、多种黄金状态相比较,该图表明,存在一个可以使消费最大化的资本存量水平 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k*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f(k*)稳定状态的人均产量稳定状态投资等于折旧在稳定状态的人均消费:,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1,黄金规则资本水平的条件,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资本的边际产量MP k

11、 折旧线的斜率是 两者在k*gold处相等,因此MPk* = 在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时,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折旧率,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2,黄金规则资本水平的条件(续),决策者可以选择一种特定的储蓄率,支持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达到,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3,例题,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4,2、向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过渡,从资本太多开始,即k*k*gold 政策选择:降低s,以便减少资本存量,直接引起消费和投资,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5,向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过渡(续),从资本太少开始,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6,三、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动是:,

12、:收支相抵的投资,保持人均资本存量不变的投资量,:资本折旧;,:为新工人提供资本的投资量;人口增长减少k的方式是与折旧类似;人口增长通过把资本存量更少地分散到大量工人中 而减少k。这个过程称:资本的广化,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7,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续),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8,2、人口增长的影响,加入n,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39,2、人口增长的影响(续),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0,四、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1、劳动效率Y=F(K,L)在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Y=F(K,EL)E劳动效率:随着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EL衡量效率工人的人数,L工人数E工人的效率 ,EL效

13、率工人的数量技术进步劳动效率E以某种不变的比率增长, 引起产出增加,类似劳动力增加一样劳动扩大型进步L按n的比率增长,劳动效率E按g增长, 效率工人的数量按n+g的比率增长。,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1,2、技术进步时的稳定状态,把技术进步表述为劳动扩大类似于口的增长 符号有所区别:k=K/(L*E)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y=Y/(L*E)每个效率工人的产出同样可得:,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2,2、技术进步时的稳定状态(续),收支相抵,投资包括:,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3,3、技术进步的影响,在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增长率: 效率工人的资本 k=K/(E*L) 0 效率工人

14、的产出 y=Y/(E*L)=f(k) 0 人均产出 Y/L=y*E g 总产出 Y=y*E*L n+g,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4,技术进步的影响(续1),在稳定状态时,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k*不变(稳定的)效率工人的人均产出y不变 (稳定的) 每个实际工人效率以g的效率增长 实际人均产出按g比率增长,总产出按(n+g)的比率增长。可见,技术进步 人均产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长期上升。n只解决新增工人的资本量,g解决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5,技术进步的影响(续2),技术进步 改变黄金规则的标准,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6,4、促进增长的政策,如何比较储蓄率的高?低

15、? 如果经济是在资本小于黄金规则稳态下运行,由于边际产量递减法则,就有,储蓄率评价,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7,例子,以美国为例,资本存量约为GDP的2.5倍, 资本折旧约为GDP的10%, 资本收入约为GDP的30%,,但是目前美国n+g=3% 可见目前美国经济资本存量大大小于黄金规则存量水平,美国应适当提高储蓄率以提高消费,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8,如何改变储蓄率,国民储蓄,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49,鼓励技术进步,索洛模型表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必定来自技术进步。(模型中外生) 政策: 专利制度给RD减税NSF直接资助大学基础研究,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50,五、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51,2、其他模型,阿罗模型(边干边学)(1962年) 罗默模型(知识溢出)(1986年) 卢卡斯(人力资本溢出)(1998年) 政策含义:对RD提供补贴,发展教育,宏观经济学第十讲,施祖麟,52,第五节经济周期理论,扩张为什么结束?经济为什么会走向衰退而不是简单的达到平衡,衰退时决定经济下跌程度的是什么?为什么收缩迟早会结束而复苏会开始? 更进一步的研究,要对收入变动的动态分析;这种变动即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是经济周期理论要研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