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雷山县苗年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756611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寨县,雷山县苗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丹寨县,雷山县苗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丹寨县,雷山县苗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丹寨县,雷山县苗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丹寨县,雷山县苗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寨县,雷山县苗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寨县,雷山县苗年(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寨县、雷山县苗年 调查报告,晋宏伟 200906074076,苗年简述:,苗年:一般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苗年又称“达努节”、“祖娘节”、“二九节”、“祝著节”,是分布在都安、巴马、大化、马山、平果、隆安等地布努瑶族的传统节日。苗年的来源民间有多种传说:一说是为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二说是为纪念瑶王蓝陆射落多余的太阳,拯救瑶民的功绩,三说是纪念为引进谷种而献身的民族英雄卡亨的忌日。,时间:,时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

2、节日。苗年每年一次,节期三天,也有十天半月的。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习俗:,南丹中堡苗族则在六月三十日。苗年前夕,各家净扫庭院、房舍、缝制新衣,添置新的生活日用品。各户普遍杀鸡、鸭、买肉、酿酒、做糯米糍粑。除夕那天,家人要团聚,晚上要守岁,鸡啼时即放鞭炮或鸣粉枪报年。苗年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吃同年”。“吃同年”是苗年期间人与人或寨与寨之间的交往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各寨普遍性的互“吃同年”之俗特别其中耗资巨大的活动已逐渐改革,一些友好的走访及一些健康的文娱活动则保存。节间,大一点的苗族村寨便

3、组织芦笙队,进行串寨赛芦笙活动。有时还要进行斗牛、斗马、斗鸡、斗鸟、射击、爬竿等传统体育比赛等。,斗猪比赛,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黔东南凯里、麻江、雷山、丹寨、黄平等等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苗山等地。每年农历九、十月或十一月的卯(兔)、丑(牛)日举行。节期三天。节前农家除准备甜酒、粑粑、粉面等丰富的副食品外,还要杀鸡宰猪、祭祖、开“财门”、敬“年神”,节日早起鸣放鞭炮,山区多用鸟枪在开厦门时连放三响,认为可驱邪。节日活动有跳芦笙舞,跳场、跳年、跳月、斗牛、赛马、踩花山等。,相关活动:,苗年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苗族人认为,一年只有热、冷两个季节,二者交替的农历十月,既是热季的结束

4、、冷季的开始,也是旧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始。在苗族人口占83.6%的贵州省雷山县、丹寨县,你能看到最为隆重、盛大的苗年庆祝仪式。,依山而建的苗寨:,“跳芦笙”的苗族姑娘:,激烈刺激的斗牛比赛是苗年的传统活动 :,华丽的苗族盛装只有在节日上才能看到:,节日里的孩子:,过年时的祭祀:,苗寨里的姑娘用自酿的米酒迎接远方来的客人 :,祭奠具有苗族始祖图腾象征的铜鼓是祭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戴满银饰的苗族姑娘:,丹寨县苗年简介:,苗年(苗语“nengx nix”、“nengx nix naol”),是清水江、都柳江流域苗族群众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这一地区的苗族社会中就使用着与汉族地区的“

5、农历”有明显区别的人类最早的历法苗历。苗历的岁首,即为苗族新年。,斗牛比赛,由于苗族特别的宗族意识和“议榔”社会管理原则,过“苗年”的日期在 一个区域的各苗寨中,有按顺序进行的习惯。这种习惯,也使得这些不同的苗寨在各自不同的“苗年”日子里,轮流成为该苗族区域的狂欢中心。“苗年”对于苗家,是庆祝丰收的日子,是一年里劳作的结束与欢乐的开始。到了苗年,芦笙和木鼓就可以搬出来尽情歌舞。从这天开始,苗族群众便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节日,走村串寨,你迎我往,一直欢乐到春天二月里的“翻鼓节”。,吹芦笙的小伙,丹寨苗年风俗:,“苗年”的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年团饭”、跳芦笙等,部分地区还进行斗

6、牛活动。,在丹寨县 麻鸟村 石桥村感受苗年:,丹寨乌佐苗年节:,雷山县苗年简介:,雷山苗族至今仍保留“以十月为岁首”的纪年法。每年的农历十月,雷山苗寨一派欢腾,开展极富特色的辞旧迎新活动。雷山苗年,苗语含义为祭男姓始祖姜央的妻子“仰妮”祭“尤”公,故称“讷仰”。“讷”苗语“吃”或“过”之意。故意译为“祭仰节”。“苗年”是汉语的俗称。,雷山县苗年文化节开幕:,雷山苗年分头年、大年和尾年三个节日,分别在农历十月、十一月上中旬卯辰日过。雷山苗族以十月为岁首,过头年。它与巴拉河中下游苗族过节时间相同,都是在秋收结束,红苕收进家室,麦子油菜下种完毕以后,农历十月上中旬“卯辰”日即过节,但卯辰日在上旬初五

7、、初六时,过去须打听凯里九寨是否过,若凯里九寨过了,即在凯里老街或牛场坝一带敲锣通知,巴拉河中游一带的苗族即在第一个卯辰或在第二个卯日过年。因此,雷山苗年也是中国上古时期先民农耕稻作,制定历法的产物。,雷山县苗年:,雷山苗族是发迹于太湖流域的鸟氏族北上到黄河中下游,先后与西北东进的伏羲氏羲和氏族、炎帝神农氏姜姓联姻发展形成先民主干成为九黎部落主体氏族。现雷山苗族以枫树为护寨树,以太阳、飞鸟、水牛图形头冠为盛装,以十月为岁首,虎日为正月,使用农历,尤以雷山为典型。十月岁首过头年,十一月过大年,十二月过末年。卯日象征旧年末日,打糍粑、吃糯米饭,祭伤解耻,衔接岁月。辰日象征新年开始,祭蝴蝶妈妈(羲和氏)祭姜央及其妻“仰妮”祭祖先。年属小祭,十二周年(一木星年)“鼓藏节”属大祭,以单数为吉数举行活动。年节一般活动七至九天。“鼓藏节”活动十三天或十五天。园形舞蹈逆时针方向旋转,终而复始,循环无限,按宇宙运动的旋流循进,是上古祭天主祭祖先的主旋律。,雷山县苗年谷藏节:,雷山县苗年:,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