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756550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201505-兰州(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CLSI血培养的原则和操作程序推荐(Proposed)指南2006年10月出版:M47-P 英国卫生防护署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HPA) 的血培养的研究及操作程序:2005-09-08出版:BSOP 37 Issue 5,基本概念:血流感染?,血流遭受的微生物(细菌或真菌)侵入所引起的感染 患者有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临床症状且血培养有致病菌,什么是血培养?,血培养是一项实验室检查,从患者体内采血,并将其装入含有培养基的瓶中,以此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细菌或真菌)是否已经侵入患者的血液。完整的血培养过程包括: 收集样本 检测、分离并鉴

2、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 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血培养非常重要,菌血症和真菌血症 早期诊断 阳性血培养:证实有感染性的病原体 鉴定病原体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 改善预后,血培养的临床意义,阳性血培养对确诊以下疾病很重要: 菌血症(金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不明原因感染 假体植入后感染人工关节、人工瓣膜 静脉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Sepsis 血培养帮助确定感染性病原,进行靶向治疗,减少死亡率,Hall KK, et al. Updated Review of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Oct

3、. 2006, 19(4); 788802,血培养的临床意义指示预后,健康人能在几分钟内将血中菌消失 病人则不能将病原菌控制在原发部位 医生未能将病原菌,如: 清除失败 引流不成功 死亡率与病原菌、药敏谱、基础病相关,亦即提供了预后信息,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按出现时间特点的菌血症的分类 BSOP 3715,一过性菌血症(transient):持续仅数分钟 感染组织、粘膜表面、导管定居的微生物 钻牙、导尿、挤压毛囊、 通过植入、手术进入 多次一过性菌血症(intermittent) 未引流的腹腔脓肿 肺炎球菌肺炎 持续性菌血症(Continuous) 感染性心内膜炎 化脓性 凝血性脉管炎 防御低下

4、的严重感染,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其它菌血症的分类 BSOP 3715,Sepsis:具有全身反应,如发热、心动过速,的感染 Sepsis syndrome:Sepsis 加任何一器官功能不正常,加以下症状之一:血乳酸盐升高、尿少、意识障碍、动脉压低 (hypoxia) Sepsis shock:,Adapted from: Bone RC et al. Chest. 1992;101:1644-55. Opal SM et al. Crit Care Med. 2000;28:S81-2.,SSC Guidelines-2012,12 SSC 建议在用抗微生物药物前,至少获得两份血培养标本,只要

5、不因此而延迟抗微生物药物使用(45min);其中一份经体表穿刺抽取,另一份经各血管通路(除非为48h的近期放置)(Grade 1C). 提议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采用时采用G实验监测(2B);GM实验和甘露聚糖抗体检测(2C) 及时影像学检查发现潜在感染源,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分层治疗,高危患者,拟诊患者,临床诊断患者,确诊患者,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960-966 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2):81-95,拟诊(possible):仅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临床标准,但不符合微

6、生物学标准 临床诊断(probable):患者需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临床标准和1项微生物学标准 确诊(proven)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金标准”,预防性治疗,经验性治疗,目标治疗,抢先治疗,开始抗真菌治疗后需要进行严密的血培养监测,IDSA指南:建议每天或隔天一次 ESCMID指南:倾向于每天一次 一般在治疗开始5天后,采血的频率会降低 在RCT研究中,80%的患者在5天后血培养转阴 血培养转阴的时间是确定抗真菌治疗疗程和启动降阶梯治疗的关键 IDSA和ESCMID指南关于抗真菌治疗疗程的推荐一致:临床症状缓解并且第一次血培养转阴后继续治疗14天,1. CID, 20

7、09; 48:50335 2.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2; 18 (Suppl. 7): 1937,13,血培养瓶可疑污染菌,是病原菌,作药敏,按菌谱评估,可能污染菌,不作药敏,除非医生要求,按菌谱评估,48小时内又收到第2套否?,生长菌是同一菌?,草绿色链球菌?,评估内容: 阳性瓶数 第2套结果 病史 白细胞数 体温 影像学 病理 与医生讨论,细菌室如何分析研究污染瓶,没收到,是病原菌,是同一菌,不是,没生长,收到了,Richer JCM, 2002; 40:2437-2444,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血症时,应该做常规血培养,不明原因的发烧(36)或体温过低(36)

8、 休克,寒颤,僵直 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 心率异常加快 低血压或高血压 呼吸频率加快,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血培养现状阳性检出率低(10%),血流中含菌量低 血液中抗菌物质 抗生素的应用 培养条件限制,临床实践欠规范,血培养现状假阳性率高,皮肤消毒不彻底 采血操作不规范,临床实践欠规范,优化血培养流程、提高检出率,采血时机 采血份数 采血量 规范操作,问题一: 怀疑血流感染,何时采血最佳?,0,30,60,时间 (分钟),体温,血培养,细菌浓度,研究表明:细菌通常在病人寒战和发热前1h进入血流,寒战,采集血培养样本的最佳时间?,临床症状出现

9、之后,应该尽可能早地采血培养。 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 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培养是最理想的。如果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我们应该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推荐在短时间(例如1小时内)内连续采血2至3套(2瓶/套)。留有时间间隔的采血(例如1-2小时分开采集)适合于连续监测被怀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的血管内感染(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患者。,重症医学分会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2007),在不同的临床症状情况下血培养时间,Baron, E.J., M.P. Weinstein, W.M. Dunne, Jr., P. Yagupsky,

10、D.F. Welch, and D.M. Wilson. Cumitech 1C, Blood Cultures IV. Coordinating ed., E.J. Baron. ASM Press, Washington, D.C. 2005,问题二:为什么每份标本 应含需氧瓶和厌氧瓶各一个?,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7;40:445-449,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7;40:445-449,(15.2%),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7;40:445-449,(18.1%),问题三:

11、应该采几份血液标本?,采血份数,Weinstein MP, Reller LB, Murphy JR, and Lichtenstein KA. Rev Inf Dis 5:35, 1983,采血份数,Cockerill, CID 2004,163位病人,血培养仪,采血份数,结论1: 绝对不能只用一瓶 寒战升温之间应采血20毫升分装两个瓶内 先分配在需氧瓶10 ml,然后剩余的入厌氧瓶内,因为真菌、绿脓杆菌、窄食单胞菌只长在需氧瓶内。 结论2:2-5天内不必重复取血 结论3:只有可疑为持续性菌血症:如心内膜炎、导管相关sepsis时,才要有间隔地(1h至24h)几次取血监测、捕捉、指导治疗;特

12、别是金葡菌时。,Cockerill, CID 2004,采血份数,Weinstein et al. 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lts: How Many Blood Cultures Are Needed? J Clin Microbiol, 2007, 45:3546-3548,应该采几份血液标本?,每位患者采血最少2份,3份更好 成年病人单一套的血培养从不被建议,因为这是不合适的数量,培养结果将很难做出解释 因多部位同时采血发生污染的几率较小,便于对结果进判断 注意:从一个解剖学位置穿刺采血,算“一份”,推荐的血培养组合的数量,问题

13、四: 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对于非持续性菌血症,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23套血培养,因为体内巨细胞吞噬系统会在1530 min内清除掉进入人体内的细菌 可疑急性心内膜炎患者要立即取血作血培养,30分钟内完成3套血培养的采集,采集后立即进行抗菌药的经验治疗。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可疑的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每间隔30分钟至1h采集1套,连续采集3套标本。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问题五: 应该采集多少血液?,采血量(ml)与检出率的关系,Overall/Mayo,要采集多少血液?,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最关键因素 血培养物每增加1 ml,真性

14、菌血症成年人微生物的检出率增加3 一份标本2个瓶子,每瓶10 ml,共20 ml;要求至少采两份血,2份4个瓶子,共40 ml,要采集多少血液?,但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数量的采血量会稀释培养瓶内的肉汤,使肉汤无法有效中和血中的抑制物质(补体、抗体、抗生素) 血液与肉汤的最佳比例为1:41:10,问题六: 强调医护的沟通与合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哪一个瓶子应该首先接种?,如果用带翅的或蝶形的血液采集装置,血液首先装入需氧瓶,以免装置里的空气传送到厌氧瓶中 如果用注射器及针,首先接种厌氧瓶避免空气进入 如果抽取血液的量少于推荐量,血液应首先接种到需氧瓶里,因为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菌和兼性细菌导致的

15、。另外,致病酵母样真菌和严格需氧菌(例如:假单胞菌)几乎都是从需氧瓶中培养出来的。剩余的血应该接种到厌氧瓶中,Baron, EJ., M.P. Weinstein, W.M. Dunne, Jr., P. Yagupsky, D.F. Welch, and D.M. Wilson.Cumitech 1C, Blood Cultures IV. Coordinating ed., E.J. Baron. ASN Press, Washington,D.C 2005,先采那种标本?,先采生化、凝血标本?先采血培养标本? 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 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

16、养标本,夜班血培养怎么办?,4冷藏或放入35的温箱?还是室温下即可?,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存在室温即可,不能冷藏也不能放入35的温箱,过夜不会对检测造成影响,但仍需尽快送检,冷藏可能导致对温度敏感的耐瑟氏菌等死亡 温箱会导致细菌进入生长对数期,从而错过检测的最佳时期,问题七: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何送培养,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筛选指征,在ICU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h,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烧或低血压的患者,儿童出现低体温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送检方法,临床医生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 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送检方法:保留情况,采取至少2份血培养,其中至少1份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志,另外至少1份则从导管中心或硅酮隔膜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各自做好标记,血培养的临床意义污染瓶,约2% (0.6%6%) 这些菌(阳性杆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气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也引起全身感染 污染瓶只见于一套瓶中的1-2瓶,不作药敏;保留此瓶几天,等待第2套结果JCM 2002:40:243724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