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74951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赖德胜 李长安1、 我国就业领域的四大矛盾(一) 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的矛盾根据美国的经验, “奥肯法则”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失业变动的关系,即 GDP 相对潜在GDP 每下降 3 (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 2或 2 5) ,失业率就会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法则揭示了经济波动与就业市场之间的重要联系,即 GDP 必须保持持续增长才能保证失业率稳定在某一水平。然而,中国的经验似乎与“奥肯法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冲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中国的失业现象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换句话说,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扩大。这种情况的出现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

2、决策层都引发了较大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经挤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下降的说法实际上是由于统计指标测算未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就业体制、就业方式以及历年来的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变化情况,使得就业弹性数值被缩小了从而也就使得经济增长的实际就业吸纳能力被人为低估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社会就业机会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劳动力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把握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比较准确地测算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对于搞好就业规划制定好就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3、。他们运用两种不同估算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估算的结果都是基本一致的,表明当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是 800 万人,而应是每年 1400 万人左右。尽管劳动力市场依然呈现供大于求的特征但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要比通常估计的严重程度有所缓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 GDP 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除了 19931997 年这五年间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奥肯法则”相吻合外,从 19982006 年,先是失业率对CDP 增长率的变动没反应后又和 GDP 增长率的变动同方向变动。故从总体来讲,用“奥肯法则”来分析中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如果利用修正后的失业率指标即考虑没有

4、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大量下岗职工中尚未重新就业人员和农村农业劳动力隐蔽失业人员,从 GDP 增长率和城镇实际失业率的对比情况来看两者的变化趋势与“奥肯法则”相符:从 1993 到 1999 年当 GDP 增长率持续下跌的时候城镇实际失业率持续上升:而在 1999 年以后,当 GDP 增长率持续上升时,城镇实际失业率又持续下跌。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 20 世纪 80 年代处于较高的水平,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下半期,就业弹性达到了一个高峰,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带动就业增长 0 .66 个百分点。但在“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突然出现了剧烈的下降,经济

5、增长带动就业的弹性几乎下降了 10 倍。这种变化跟 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的生育高峰、70 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直接关系。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就开始出现了持续的下降。 “九五”期间就业弹性为 0.11,而到了“十一五”期间则下降到 0. 05,降幅达到一半以上。这就说明,从就业总量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确实出现丁比较明显的下降。(二)国民经济“重型化”与就业扩大的矛盾中国本来是个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的国家,但国民经济的重化工业倾向与资本密集型经济的提早到来恰恰与这种比较优势发生了冲突。从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吸纳能力来看也是如此,劳动

6、力市场中表 1 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年 份 GDP 平均年增长率()就业人员平均年增长率()平均就业 弹性系数 “六五”期间(198l1985年) 10.82 2.81 0.26“七五”期问(19861990年)7.94 5.25 0.66“八五”期间(199I1995年)11.58 0.79 0.07“九五期间(19962000 年) 8.36 0.91 0.11“十五”期间(200l2005年)9.58 0.77 0.08“十一五”期间(20062010 年)9.92 0.54 0.05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推算。表 2 国有工业、外资及港澳台工业和其他工业资本劳动

7、比率(万元人)年份 国有 其他 外资及港澳台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3.693.563.693.624.085.116.067.7110.0912.3214.3816.6718.931.091.101.371.541.782.072.535.082.672.983.273.814.275.915.305.216.116.577.759.0210.5911.5511.5011.8611.6710.60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益研究 ,研究报告,2006 年。资本取代劳动的“资本

8、深化”现象十分明显。从表 2 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国有经济的资本劳动比率从 1991 年的 3 .69 万元/人迅速上升到 2003 年的 18 .93 万元/人,12 年间上升了 5 倍多:其他经济的资本劳动比率从 l.09 万元人上升到 4. 27 万/人,上升了近 4 倍,而外资及港澳台经济的资本劳动比率也从 5. 9l 万元/人上升到 10. 60 万元/人上升了差不多 l 8 倍。(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人城市,是社

9、会“推力”与“拉力”这两种力量同时作用的结果。所谓“推力”是指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成为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推力”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截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中国耕地总面积为 18. 257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由 2001 年的 l .51 亩和 2004 年的 1. 41 亩逐年减少到 l .4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所谓“拉力”是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人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吸引农民工流动的巨大“拉力” 。据统计,2008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人比超过了 3. 3:l,收人差距的绝对额高度超过了 11000 元。日益扩大的收人差距对农村

10、劳动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每年都在以平均 1的速度推进。与此同时,每年涌人城镇的农村转移人口大约有 1000 万以上。而在城镇内部每年还有近千万的新增劳动力另外还有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转移无疑给本来就紧张的城镇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见表 3)。表 3 20102008 年中国城市化率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480645021252376542835621257706593796066737.739.140.541.843.043.944.945.7(四) 就业难与

11、“技工荒”现象并存在的矛盾从我国的就业状况来看,目前依然没有摆脱低层次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格局。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存在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严重滞后,使我国的就业呈现出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特征:一方面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社会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始终比较旺盛。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 93 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即使是在劳动力市场明显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 2008 年第 4 季度,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职位空缺数与求职者数之比均大于 1,劳动力需求仍大于供

12、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 l .94、181、l. 57。然而,我国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却长期存在。据统计当前中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 33,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 21: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 50以上和30。与此同时,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已经显现,不少老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 40 岁以上的工人手中,技能人才严重“青黄不接” 。中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7 年颁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3、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 年) ,到“十一五”期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 l 1 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 2020 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即使这个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国技工短缺的问题也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二、增长模式缺陷是产生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就业领域出现的上述四种主要矛盾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增长模式缺陷引发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之间的失衡。增长模式决定了经济投资的结构,因而增长模式的特点也直接影响到投

14、资结构的选择。1 我国是典型的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40以上。但是,引人关注的是,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得高投资增长率在带动经济快速增眭的同时,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增长。这主要表现在:(1)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分布出现偏差。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是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第三产业投资的滞后成为阻碍就业扩大的主要因素。从表 4 可以看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产业当中的分配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出现了背离。比如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从 2001 年的 34. 5逐年上升至 2008 年的 43 .9;但城镇

15、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却不升反降,从 2001 年的 62. 6下降到 2008 年的 54 .6八年间下降了 8 个百分点,这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和提法显然不相符合。由于投资相对不足,我国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和巩固。从 2001 年到 2003 年,第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此后就一直在 40左右徘徊。这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 70的水平,也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60左右的水平。结果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不足全部劳动力的一半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都在 60以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16、第三产业中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不仅减少了这些领域吸纳就业的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2)投资结构的偏差还表现在所有制方面,即投资在国有经济部门和非国有经济部门的不平衡现象虽有所变化,但就业的滞后效应依然存在。国有经济一直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逐年减少,其就业人数也逐年降低。但另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下降速度要小于其就业人口下降的速度。20012007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从钾 3下降到 2007 年的 43. 2,仅仅下降了 4.1 个百分点;而国有经济的就业人员却从占城镇就业人员的 31.9下降到 21. 9,下降幅度达到 10 个百分点。可是,在就业吸纳能力方面,国有经济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