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知识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74811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原理知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学原理知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学原理知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学原理知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学原理知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原理知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原理知识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黄念然:文学理论第一章知识要点各位同学: 现将第一章“文学文本与文学种类”的知识要点发给大家。文学文本1 文学文本及其结构【学习目标】认识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以及现代文学理论为什么要用文学文本这个术语来取代文学作品。了解理论用语的这种变化源于对文学和文学文本认识的深化,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体现。在这个基础上,掌握文学文本的结构。11 文学文本的涵义【知识点】1、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2、文学文本的涵义12 文学文本的结构【知识点】1、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 2、文学文本结构的三个层面 3、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之间的关系2 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学习目标】了解文学文本语言层的特点及构成,认识

2、语言层在文本中的两种作用:语言既是塑造形象的材料或符号,又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21 文学文本语言层的符号性【知识点】1、文学文本语言层的两种作用 2、文学文本语言层的符号性22 文学文本语言层的审美性【知识点】1、文学文本语言层的审美价值 2、文学文本语言层的审美价值的相对独立性。3 文学文本的现象层【学习目标】了解是否具有现象层,是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所在。因为对于非文学文本来说,语言直接传达意义,无须借助其他中介,而文学文本的意蕴却必须通过现象层即形象系统来呈现,形象才是文学传情达意的“语言” 。31 现象层在文学文本中的意义【知识点】1、有无现象层是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

3、别 2、形象的符号性32 文学文本现象层的特征【知识点】1、文学文本现象层的两种功能 2、文学形象的三种类型 3、三种形象类型的符号功能。4 、文学文本的意蕴层【学习目标】文学文本的意蕴层并不独立存在,而是隐含在现象层或文学形象之中,因此,文学文本的意蕴一般都模糊性、含蓄性或多义性的特点。文学文本的意蕴层可以分为本事意蕴和审美意蕴两个层次。文学文本的主题由作家意图、形象蕴意和读者理解的含义三种成分构成。多主题和主题的多义性。41 文学文本意蕴的特点和含义【知识点】1、意蕴层在文学文本构成上的意义 2、文学文本意蕴的特点 3、文学文本意蕴的含义。42 文学文本意蕴的层次性【知识点】1、文学文本意

4、蕴的层次性 2、本事意蕴和审美意蕴黄念然:文学理论第一章知识要点(续)1 文学体裁的涵义及其划分【学习目标】了解分类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划分文学体裁的基本标准,文学理论史上各种体裁划分的理论及其根据;划分文学体裁的意义和文学体裁的涵义。11 文学体裁的涵义【知识点】1、分类方法的特点和作品分类 2、划分文学体裁的意义 3、文学体裁的涵义12 文学体裁的划分【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 2、西方文学理论的文体分类 3、现代文学理论对文体的划分2 诗歌2【学习目标】了解诗歌的性质、一般特征和诗歌的分类;注意抒情性对诗歌的意义及其对诗歌形式特征的规定性。尤其需要注意,作为形式特征非常突出的诗

5、歌,其语言形式特点的形成和诗歌内在的抒情本质之间的关系。21 诗歌的涵义与分类【知识点】1、诗歌的抒情性和诗的涵义 2、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 3、诗歌的分类22 诗歌的特征【知识点】1、浓厚的情感内涵 2、诗歌的想象性 3、跳跃性的结构 4、诗歌语言的特点3 散文【学习目标】了解散文的性质、一般特征和散文的分类,注意散文在叙事和抒情上的特点,以区别小说和诗歌与散文的不同。抒发关于人生的审美感受是文学散文的基本性质,散文的各种特点均源于这种基本性质,文学散文和非文学散文的区别,也在于所抒发的感受是否具有审美属性。31 散文的涵义与分类【知识点】1、对人生感受的抒发和散文的涵义 2、散文表达感受的特

6、点 3、散文的分类32 散文的特征【知识点】1、散文所抒发的感受要真挚、新颖与自然 2、散文的题材和样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3、散文语言的口语化 4、散文的结构自由灵活4 小说【学习目标】了解小说的起源、发展,它的属性、一般特征和小说分类;注意小说的叙事性及其对小说一般特征形成的影响。对于小说特点的研究,传统文学理论有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说,现代叙事学则从叙事关系上把握小说的特点。要求掌握以上所说的两种小说理论,并能比较和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与关系。41 小说的涵义【知识点】1、小说的起源和演变历史 2、小说的涵义42 小说的特征【知识点】1、传统小说理论和小说的三要素 2、人物、情节、环境以及它

7、们之间的关系3、叙述方式:讲述、描写和思考 4、叙事角度:全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 5、叙事角度对小说叙述的影响 6、叙事结构5 剧本【学习目标】了解作为文学体裁的剧本的特殊性。剧本是为舞台演出而写的文学脚本,因此剧本的写作必须考虑舞台演出的特点和可能,由此形成了剧本的一系列特点。学习本章要特别注意剧本叙事的特殊性,例如戏剧冲突与小说的矛盾冲突有什么区别、戏剧情境有什么特点等等。还需要注意,同为演出准备的文学脚本,为什么戏剧剧本要比影视剧本更强调文学性。51 剧本的特点与种类【知识点】1、剧本是戏剧艺术的文学成分 2、剧本的种类52 戏剧文学的特征【学习目标】本节要掌握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的特点,

8、了解戏剧冲突与其他叙事文学如小说中的矛盾冲突有什么区别,以及这种区别为什么会形成的原因;戏剧情境与情节、背景有什么不同。本节需要掌握的另一个问题是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的性质,了解戏剧冲突并不是一般的矛盾冲突,而是由人物的意志冲突所引起的、带有必然性的矛盾;戏剧情境也不是一般的背景或情节,而是指酝酿戏剧冲突的各种条件之和。要求掌握戏剧结构和戏剧语言的特点,了解戏剧结构和戏剧语言与其他叙事体裁的不同,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强调集中是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其体现了戏剧结构必须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三一律”典型地体现了戏剧结构的这个原则。本节还需要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的差

9、别。【知识点】1、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的涵义 2、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对于戏剧的重要性3、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的性质 4、剧本结构和戏剧语言的涵义 5、剧本结构的集中性原则6、“三一律”和戏剧结构 7、戏剧语言功能与特点3第二章知识要点 文学思潮、流派与类型一、 文学思潮【学习目标】认识文学思潮的涵义及其特点,注意文学思潮的形成不仅仅与各种各样的文学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关。欧洲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深受各种文学文化思潮的影响,而且与近现代社会变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段历史,集中地体现了文学思潮的特点和它对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知识点】1、文学思潮的涵义及其特点 2、文学思潮形成的

10、原因3、研究文学思潮的意义 4、欧洲近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演变二、 文学流派【学习目标】把握文学流派的涵义和特点,了解文学流派形成的条件及其对文学活动的意义。需要注意,文学流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团组织,它以创作群体在艺术和思想上的志同道合为前提,以有影响的文学创作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为标志,排除了这两个基本因素,群体性的文学活动不能称之为文学流派。文学流派以特色鲜明的创作群体及其创作成就,繁荣了文学,并以流派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文学的发展。【知识点】1、文学流派的涵义 2、文学流派的特点3、文学流派的形成 4、文学流派的意义第二节 文学类型一、 文学分类和文学类型的涵义【学习目标】了解分类是从事科

11、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划分文学两大种类的根据和标准。并通过文学类型这一章的学习,熟悉地掌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重要的文学类型的特点。从“雅” 、 “俗”之分的角度上,认识通俗文学这一文学类型的特点。【知识点】1、文学分类研究和文学类型 2、文学类型的涵义二、 现实主义文学【学习目标】掌握现实主义文学类型的形成、发展概况,现实主义文学类型的一般特点,以及现实主义文学的涵义。其中,重点掌握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化方法和典型化对文学创作、形象创造的普遍意义。也正是在这一点上,现实主义文学和自然主义文学具有根本的区别。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现实主义与其他文学类型并无高下之分。但是,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

12、有生活化的表现形态,能够适应广泛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趣味,因此现实主义文学又有其独特的、长久的艺术魅力。【知识点】1、现实主义文学的涵义 2、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般特点3、现实主义文学类型与自然主义的区别三、 浪漫主义文学【学习目标】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形成、发展概况和浪漫主义的涵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一般特点。注意比较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以及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不同。注意浪漫主义文学三个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即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是为浪漫主义的文学观服务的,而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的关注,对理想的表现,又是其所以采用奇特、夸张表现手法的根源。离开了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仅仅从题材或

13、手法上看,某些特点在非浪漫主义文学中其实也有。4【知识点】1、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2、浪漫主义的涵义3、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一般特点四、 现代主义文学【学习目标】了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现代主义文学的涵义与发展概况。现代主义文学在表现形态上与传统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反差,和在表现形态上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掌握现代主义文学的一般特点。在理解现代主义文学时有两个重要的特点需要注意:其一是现代主义文学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的异化状态;其二是现代主义在文学观念、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上的创新,由此形成了与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知识点】1、现

14、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 2、现代主义的涵义3、现代主义文学类型的一般特点 4、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主题5、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三章 文学创作知识要点第三章 文学创作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一、文学创作与主体【学习目标】认识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创作活动对主体的规定,主体从事文学创作必须具备的条件。重点掌握文学创作的动机对创作活动的影响,思想准备、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对创作的意义,其构成了主体进入文学创作状态的必备条件。【知识点】1、文学创作对主体的规定。2、创作动机在创作中的地位。3、创作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二、文学创作与客体【学习目标】认识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客体特点。创作客体并不是一般意

15、义上的生活对象,而是表现主体审美追求的、与主体发生审美关系的对象。社会生活、自然景观和心理现象都可以是创作客体,前提是它们都必须与创作主体发生关系,即成为主体表现的对象。文学创作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知识点】1、文学创作对客体的规定。2、创作客体在创作中的地位。3、文学创作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第二节 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传达一、文学创作的准备【学习目标】掌握文学创作准备阶段的特点,注意艺术积累的涵义和具体内容。艺术积累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人生体验的积累和艺术素养的积累。在这三种积累中,都有一个对象化的问题,即上述积累都离不开创作主体的体认。了解创作准备是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前提。【知识点】1、艺术积累的涵义。2、生活素材的积累。3、人生体验的积累。4、艺术素养的积累二、 文学创作的实施【学习目标】掌握文学创作实施的一般过程,其具体包括艺术触发、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步骤。注意艺术构思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艺术思维与一般思维活动的不同,以及形象孕育在艺术构思中的地位。艺术传达并不是对思维结果的简单表达,其中包含着言意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