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74801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应如何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1.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不论是对科技、艺术、文化等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引用高尔基的的一句话来说:“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接班人 其创新能力更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时,胡锦涛同志也指出: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

2、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近年来就是因为创新而在科技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例如在航天领域内神州号的一次次发射,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射,让我们国家处于世界航天技术大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每秒峰值运算速度 10 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 4000A系统正式启用,首款 64 位高性能通用 CPU 芯片问世等无不让我们在军事与通讯上拥有更加强大的能力:此外,三峡工程成功完成,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科技,3G 等方面的突破也更加让我们跻身超级大国之列。因此,身为大学生,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地想想我们应该做

3、点什么来开展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我们任重,而道远。2.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我们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知识, 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开阔的视野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条件。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其次,我们要多问为什么,具有质疑精神,打破陈见。爱因斯坦说:

4、“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他就对牛顿的经典力学提出疑问,并发现问题后创立了世界著名的相对论;又如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打破了无性杂交的世俗陈见,用中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养活了 13 亿人口等等等等。然后是多动手,多实践。我们应该积极参加那些可以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社团活动,在自己组织、自己参与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得到素质的提升。另外我们不应该只是执着于自己的专业,应该更多更广地去摄取知识。我们要意识到,专才虽然在自己的领域内远超于他人,但是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可能会给你带来另一个领域的启示与领悟,纵观历史,那些人物例如鲁迅,毛泽东,爱因斯坦,牛顿都是

5、在多个领域内都颇有建树。只有全面多方位的掌控,才能得心应手。创新有方法可循。我们要做到创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并不意味着每次创新都是一种开天辟地式的革命。仅仅通过把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到另一个原本不相干的领域 可能就会完成一次伟大的创新。斯宾塞是美国电子管技术专家 二战期间在测试新磁控管技术时 偶然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会因为接近磁控管而融化。斯宾塞联想到:能否用类似装置给食品快速加热呢?微波炉就这样诞生了。创新要试着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国 3M 公司一位研究员想发明粘合力非常强的胶水,但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实验得到的只是一种粘合力很差的液体。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人们有这样一种需求,把便条或书签贴

6、到桌上或墙上,可以随时揭下来他此前发现的粘合力差的液体不正可以派上用场吗?就这样,一种险遭废弃的技术促成了即时贴的发明。最后要说的是,对知识刨根问底的的理解,普通学生会记住三角形面积公式,而又创新能力的学生会记住三角型面积的推导过程并在脑海里生成微分与积分的形象过程。3.总结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唯有创新可以引领我们更好地为人类做出贡献。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