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

上传人:wo7****35 文档编号:54746235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复习:《文言句读和翻译》ppt课件(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文言句读和翻译,真题体验,一、(2011福建福州)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题目。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媵 人 持 汤 沃 灌(2)腰 白 玉 之 环解析 根据语意划分。(1)易错划为三节,将“持汤沃灌”这个连动短语割

2、裂开来。(2)对“腰”名词活用为动词不理解容易失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解析 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二、(2011湖北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3、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4、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 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

5、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发:打开。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卒:“猝”,突然。郎中:宫廷的侍卫。,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方 急 时 不 及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要读懂文句,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4翻译下列句子。(6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2)使毕使于前。_解析 翻译这个句子,应采用直译的方式,注意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三、(2011湖北宜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南康直节堂记 苏 辙南康

6、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节选自栾城集

7、)【注释】 填委:堆放。循吏:奉公守法。皦察之政:皦(ji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说:同“悦”,喜欢。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5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2分)庭 有 八 杉 长 短 巨 细 若 一 直 如 引 绳 高 三 寻 而 后 枝 叶 附 之。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解题时要读懂其大意,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6翻译下边的文言语句。(2分)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_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这个句子,应采用直译的方式,注意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如:“欲”“直”“折”“乎”四个关键词的

8、翻译错一个扣0.5分。,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 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考点涵析,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是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读、文言句式和特殊句子的一种手段。文言句读是翻译文言句子的前提,而准确的文言句读必须在理解句子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翻译文言文要求准确、通顺。准确是指译文要尽量符合原文意思;通顺是指译文前后连贯,语言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命题内容一般考查文章的主旨句、文眼句、精彩句及理解有难度或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和内容翻译。命题方式有标停顿处、直接翻译、辨析选择、判断正误几种方式。一般以标停顿处和直接翻译为主。,应考链接,一、从宏

9、观上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并要对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和语气,都有个准确把握。如“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是一个判断句,因此要把握判断句的句式和语气,翻译为“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而“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是一句互文,不能直译,应把两句合为一句: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二、从微观上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实词等,都要准确把握。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10、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其中的“以”,两个“效”“则”“告”等也必须准确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不能完成,那就惩罚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既要不漏译每个常见文言词语和特殊词语,更要准确翻译。,三、做到“信” “达” “雅”文言句子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就需

11、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的知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意译。,四、翻译的一般方法文言句子翻译时,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力求准确通顺流畅。1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例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句中的“然”“懈”“追”“报”等分别译为“然而”“松懈”“追念”“报答”等双音节的词语。2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例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翻译皇宫的官员和朝庭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12、句中的“宫”“府”分别替换成皇宫、朝庭,“陟”“罚”分别替换成奖励、惩罚等。3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例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句中的“庆历四年”是时间,“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可保留。,4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例4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应删去。例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翻译(齐国是)大国,

13、很难估测,我害怕他们有埋伏。句中的“夫”是发语词,译时应删去。,5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例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翻译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来到。6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例7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例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于乱世苟全性命,不于诸侯求闻达。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典型例

14、题,【例1】(2010浙江绍兴)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齐王筑城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注释】 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

15、、支付。踣(b):跌倒。应侯:顺应时令。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 利 耶?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解题时要读懂其大意,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_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首先一定要注意关键字词不能解释错误。如“孰”解释为谁,“耶”解释为呢;其次翻译的句子要注意顺畅,可适当补充,如补充主语“老百姓”。,(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 参加呢?,【例2】(2010浙江宁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注释】 踵:到,走到。缪:“谬”,错误,荒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