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54743627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的历史发展PPT演示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史略,1,.,.,历史不仅仅是事件过程的记录,更不仅仅是政治事件的记录。它是探究根源和起因的哲学,它探究对事件起决定作用的深刻的精神根源。阿克顿爵士 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梅因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奥)埃利希,在评价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问题上,有人赞扬五四学生爱国运动而反对新文化运动(如蒋介石的之命运),有人则认为“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来说,实在是一个挫折”(胡适语)。海内外也有人因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密切关系而试图贬低五四运动。其中就提出了“救亡压倒了启蒙”的问题。,怎样看待五四运动中“救

2、亡压倒了启蒙”?,1、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 2、当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3、1988、1993、1999、2004年修宪的内容,重点问题,3,.,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前资本主义时期不具备宪法产生的基本条件 1、自然经济是专制主义的温床 2、自然经济带来的是个人的非主体性,窒息了人权意识 3、自然经济滋生出人治、权力私有化,官本位、权力拜物教,4,.,4、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中,国家垄断了全部的个人权力, 5、自然经济造成了整个社会利益的单一性,这是专制制度发生、发展的基础 6、自然经济带来了明显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结构,5,.,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一)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3、、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发 (二)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及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 (三)思想文化条件 :从人文主义发展到启蒙思想运动,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分权制衡等宪政理念 (四)法律条件:商法的兴起和罗马法的复兴,诸法合体的形式外壳被打破,各部门法分离独立的倾向为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法律条件。,6,.,二、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一)英国宪法的产生 1、自由大宪章 ( 1215年)、 2、权利请愿书(1628)、人身保护法(1679)、权利法案(1689)、王位继承法 (1701) 3、英国宪法的三大部分:宪法性法案、宪法性判例和宪法性惯例

4、。,7,.,.,81,英国议会,(二)美国宪法的产生 1、独立宣言(1776)-第一个人权宣言。 2、邦联条款 3、美利坚合众国宪法,9,.,.,美国独立战争,.,111,美国早期国旗,.,121,美国宪法由1个序言、7条正文和27条修正案构成。,13,.,(三)法国宪法的产生 1、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1789)人权宣言。http:/ 2、法国宪法(1791)-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1789年6月20日,第三等级组成的国民议会在网球场集会并宣誓, 在制定并颁布宪法之前不解散议会。,14,.,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4、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 (1946)。 5、法兰西第五共和

5、国宪法 (1958),法国从1791年至1958年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共产生了16部宪法。,思考:中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异同,15,.,三、宪法的发展,(一)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 1、英国宪法的发展 (1)责任内阁制形成 (2)议会至上原则确立 (3)政党作用越来越大,形成政党政治的特色 2、美国宪法的发展 3、法国宪法的发展,16,.,欧洲联邦化共同体与欧洲联盟,1、巴黎条约与罗马条约(1951-57年)建立共同体 2、1986年单一欧洲法 3、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 4、2002年启用欧元 5、2004年东扩,目前27个成员国 6、2007年联盟宪法

6、受挫,1992年,欧洲议会通过欧洲联盟条约,17,.,欧洲人权公约,1950-53年:14个成员国,目前有45个成员国。 建立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法院,目前只有法院。,18,.,.,美国罗斯福总统与宪法发展,.,美国罗斯福总统,.,美国罗斯福号航母,历史总会记住为历史作出贡献的人,(二)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22,.,民主第三波:苏维埃时代的终结,九十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东欧政治改革,阵营分裂。 俄罗斯、中东欧、南非、亚洲国家 沙德沃:二十年之后,中东欧宪政转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23,.,民主第三波: 西班牙、俄罗斯、东欧,亚洲宪政:南韩、柬埔寨、蒙古、台湾、印尼、泰国,甚至越南,24,.,(三)当

7、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1、宪法类型上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将长期共存,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 2、宪法形式上的发展趋势:成文宪法逐步取得不成文宪法 3、宪法内容上的发展趋势 (1)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 (2)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 (3)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25,.,“一百多年来,中国革命同反革命的激烈斗争没有停止过。这种激烈的斗争反映在国家制度的问题上,就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势力所要求的三种不同的宪法。(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包括了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的伪宪法、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宪法和人民共和国宪法。,26,.,.,271,宪政、

8、人权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凌迟,.,281,清(朝)官、洋人与百姓,清官怕洋人 洋人怕百姓 百姓怕清官近代中国宪政就是在这种怪圈中拉开序幕的,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宪政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提出 (一)历史背景 (二)光绪皇帝在1908年8月颁发的 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29,.,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照搬明治宪法,采纳传统的实权君主制,强调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共同的祖师爷:1871年德国威权宪法,30,.,十九信条:革命逼出来的妥协,武昌起义,清政府被迫成立责任内阁,草拟十九信条,实质性限制皇权,转向君主立宪。 “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D3)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9、(D16) 国会议决预算(D12) 资政院议决宪法、皇帝颁布(D5) 国会修改宪法(D6),国会选举总理,皇帝任命(D8)。 迫不得已的让步,为时太晚,民心尽失;一旦失去正当性,任何政府都难以维持生存,尤其在中国?缺乏宽容和智慧,31,.,二、临时约法(1912年),因人立法: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匆忙通过,希望制约袁世凯,制度设计基本合理。确立民主共和原则,结合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通过议会、内阁约束总统。,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也是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的宪法。,32,.,内部之争:总统制还是内阁制,33,.,三、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宪法,1、天坛宪草 2、中华民国约法(1914 年)

10、3、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5年),34,.,3、“贿选宪法”(1923年),第一部中华民国宪法 类似于天坛宪草,本质上属于联邦宪法,借鉴美国宪法。 几经坎坷方通过,历时11年,但1年后曹锟垮台就作废。 1925年宪法案与此类似,但不久被推翻。 立宪是不应经常重复的“宏大努力”,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35,.,袁世凯和中国宪政的悲剧,谁之过?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宪政失败的第一大罪人,但是时代和环境为他提供极大的权力和机会。 为什么中国总是遇到那么多袁世凯,而没有遇到华盛顿、拿破伦或戴高乐?是处于偶然的不幸还是另有深层原因?制度改革需要文化支持。,36,.,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 1、中华民国训

11、政时期约法1931 2、五五宪草 3、中华民国宪法1946,党外无党: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37,.,五、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3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史,39,.,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确认国家性质和任务 2、确认政权组织和原则 3、赋予人民权利和义务 4、规定国家的大政方针,40,.,超过1亿人大讨论? 基本特征: 继承共同纲领原则,1982年宪法模版; 国家主席具有实权,统率武装力量; 规定在法律面前平等?,二、1954年宪法,41

12、,.,三、1975年宪法(这是文革的产物,也是新中国历史倒退的一部宪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42,.,“文革”是偶然的吗?,1951-52年“三反五反”;1958年“反右” 1975/1978年宪法: “文革”的产物和遗产,革命和运动式宪法。 “四大自由”,体现言论自由? 规定罢工自由,但取消迁徙自由。,43,.,从革命到改革,公审“四人帮”:革命时代的终结1978年分田单干试验打破了宪法规定的“人民公社”制度,44,.,五、82宪法即现行宪法 (一)主要内容 1、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 2、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认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规定经济制度,倡导经济体制改革。 3、重视政治制

13、度建设和国家机构的合理设置,弘扬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 4。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 5、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二)四次修改:1988、1993、1999、2004,45,.,1、1988年修改 (1)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2)对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作了修改,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1993年修改 (1)是确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以宪法形式确认了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正式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县级人大每届任期三年改为

14、五年,46,.,3、1999年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1)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增加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5)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将镇压“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47,.,2004年修宪的主要内容,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3、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5、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6、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8、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9、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中增加“特别行政区” 10、完善紧急状态制度 11、在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中增加“进行国事活动”; 12、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13、增加关于国歌的规定。,48,.,Thanks foryour attention,谢谢大家!,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