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735263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本册教材内容的地位,1、数与代数 (1)数的扩充,20以内的数 (一年级上册),100以内的数 (一年级下册),自然数1-10及0,万以内的数 (二年级下册),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比万大的数的认识(四年级上册),(2)运算的扩充,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连加、 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一年级下册),乘法与乘法口 决、除法初步 (二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万以内的含加 (减)乘(除)两种运算的混 合试题及两步有括号试题 (二年级下册),两位数、

2、三位 数乘或除以 一位数、含乘、除的混合式题(三年级上册),2、空间与图形 (1)方向知识 的扩展,东、南、西、北方向(二年级上册),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方向(二年级下册),任意方向 (四处级上册),(2)位置知识的扩充,前后、上下、左右 (一年级上册),东、南、西、北方向 (二年级上册),用数对表示位置、用 方向、距离表示位置(四年级上册),(3)长度单位的扩充,厘米、米的认识(一年级下册),毫米、分米、千米的 认识(二年级下册),(4)图形知识的扩展,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年级上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初步认识(一年级下册),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组合体(二年级上册),角、长

3、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下册),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三年级上册),归纳概括,抽象 概括,3、统计与概率 (1)统计知识的扩展,象形统计图与象形统计表(一年级上册),方格统计图、统计表(一年级下册),简单条形统计图、统计表(二年级下册),(2)概率知识的扩展,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事件(二年级上册),可能性大小 (三年级上册),本册教材内容知识类别与思维方式,领域 知识类别 思维方式陈述性知识(概念及其性质) 归纳、抽象概括、演绎 数与代数 程序性知识(操作、运算法则与各种算法) 分析和比较 策略性知识(数学思想、方法) 由具体 表征 抽象陈述性知识(概

4、念及其性质) 分类、分析、比较、 空间与图形 程序性知识(操作、公式) 归纳、概括策略性知识(数学思想、方法) 由具体 表征 抽象 陈述性知识(概念) 分类、分析、比较 统计与概率程序性知识(观察、分析) 由具体 表征 抽象,一、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除法(一位数除二位数)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两步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加与减(一)(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八单元:加与减(二)(加减混合运算),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八个方向与简单路线) 第五单元:测量(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图形(认识角与四边行),空间与图形,第九单元:

5、统计 (图表的分析),统计与概率,走进乡村 美丽的植物园,实践活动,数学游戏 7个 数学故事 1个 单项实践活动 4个 小调查 2个 数学万花筒 2个 你知道吗 5个,拓展内容,整理与复习(一) 整理与复习(二) 总复习,复习内容,二、本册教材各单元教学建议,第一单元 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一)教材地位,四 分一分与除法(二年级上册) 平均分 除法意义 除数是2-5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八 除法(二年级上册) 除数是6-9的除法 简单应用问题,一 除法 (二年级下册) 一位数除两位数(竖式) 有余数除法(竖

6、式) 简单应用问题,混合运算(二年级下册) 加乘、加除 减乘、减除 两步有括号式题,编写思路,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通过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的情况,从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实物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通过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既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又巩固有余数的除法。,1、通过分一分活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建议,通过第一次分一分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的竖式书格式 通过第二次分一分的活动,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注意的问题注意操作过程与竖式的对应,从而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含义。,2、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建议 估一估商

7、的得数 开展分一分的活动 探索试商的方法,教学注意的问题试商的方法可以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3、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建议 交流情景图上的信息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学具操作 记录分的过程,教学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开展交流。,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先乘后加(减)的两步混合运算 先除后加(减)的两步混合运算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编写思路,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两步解答时,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1、在解决问题中,发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8、教学建议 创设购物的情景 讨论不同的购物方案及付款的总价 比较各种付款的总价中发现运算的顺序,教学注意的问题教学中不要过早地作出四则运算的规定性,2、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教学建议 在认知冲突中,引出小括号 通过具体实例的对比,发现带有小括号的运算步骤,教学注意的问题在学生的探索中,逐步引出小括号以及运算顺序,第三单元 方向与位置,认识八个方向 认识简单的路线,编写思路,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认识八个方向的必要性;通过实际情景的活动使学生能用方向性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通过学生熟悉的行车路线,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路线图描述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1、

9、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八个方向的必要性,教学建议 体会认识八个方向的必要性 理解方向位置的相对性 活动中发现记忆的特点,教学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多提供一些便于学生操作的材料。,2、在实际情景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建议 交流平时出行的路线情况 说一说图中的路线图 比较不同出发点路线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注意的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更形象的路线图。,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认识生活中万以内的数 万以内数的读写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编写思路,结合实例和调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其数位顺序,会

10、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1、通过直观学具,感受万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建议,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通过学具操作,感受大数 在数数的过程中,理解计数单位的关系 描述生活中大数的意义 教学注意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如果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简单的纸片学具替代。,2、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激发读、写数的兴趣,教学建议 开展拨一拨,数一数活动 在计数器上讨论中间、末尾零的读法与写法 在游戏活动中,巩固读数与写数,教学注意的问题在读数与写数中渗透数学教育,3、在比一比活动中,掌握比较大数的方法,教学建议 用直观学具组成数

11、比较大小 在计数器上比较数的大小 数的大小比较 讨论比较数的方法,教学注意的问题不要过早帮助学生归纳比较数大小的方法。,4、在估一估中,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建议 估一估现实中的数据 讨论估计的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估计的参照数据,第五单元 测量,分米、毫米的认识 千米的认识,编写思路,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发现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具体物体的估计,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中长度的参照物,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奠定基础。,1、在实际测量中,认识分米、毫米,教学建议,估一估中认识分米 建立身边分米长度的参照物 在测量中引出毫米 建立身边毫米的

12、参照物 讨论分米、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注意的问题分米、毫米的认识应在实际的测量活动引出,而不是直接从概念到概念。,2、借助身边物体的长度,认识千米,教学建议 说一说身边经常接触的较长一段路程 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参照路程 交流实际生活中千米的知识,教学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估计实际路程的练习,第六单元 加与减(一),三位数加、减整百数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一次进位)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两次进位) 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次退位)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编写思路,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计算结果范围的估计,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解

13、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1、在解决问题中,探索整百数的加减口算方法,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运用直观学具,探索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交流口算的方法,教学注意的问题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口算,以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2、在探索活动中,掌握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建议,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运用直观学具,验证估计的得数 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注意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能力,本栏目的教学可以分几课时完成。,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建议 提出数学问题 借助直观学具,探索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交流探索的过程,教学注意的问题计算时

14、,可以先估计得数,后进行计算。,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角的初步认识(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 图形的欣赏,编写思路,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在操作的比较中,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等动手操作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通过图形的欣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角,教学建议 从实际情景中引出角 在比一比中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分类 在找一找中知道角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注意的问题锐角、钝角的认识是直观的,不需要作概念性的定义。,2、在操作活动中,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建议 提供各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 在折一折、量一量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交流发现的过程,教学注意的问题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可以作为探索方法的巩固。,第八单元 加与减(二),万以内三个数的连加运算 万以内三个数的连减运算 加与减混合运算,编写思路,提供学生自主探索计算较大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渗透问题解决的策略思想。,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建议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探索计算的方法 交流计算的方法,教学注意的问题练习中安排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运算的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