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733656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标准课件11(植物的生殖和衰老)(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受精生理 一、花粉的构造和成分 花粉(pollen)是花粉粒(pollen grain)的总称,花粉粒是由小孢子发育而成的雄配子体。 二细胞花粉: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 三细胞花粉: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精细胞。,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和衰老,1.构造 外壁:主要由纤维素和孢粉素(pollenin)等物质构成。外壁蛋白由绒毡层合成,为孢子体起源。 内壁:基本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内壁蛋白由花粉本身的细胞合成,为配子体起源。 活性蛋白质:糖蛋白、酶、应变素、凝集素等。壁蛋白是花粉与雌蕊组织发生相互识别的物质。,2. 成分 水分、蛋白质类、碳水化合物、植物激素、色素、矿质元素、维生素类 。 二、

2、花粉寿命和贮存 贮存条件:干燥、低温、增加空气CO2的浓度,三、雌蕊的结构 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 柱头:表皮覆盖着一层亲水的蛋白质膜。 花柱:引导组织子房:外部为子房壁,内部为子房室,子房室内产生1至多个胚珠,胚珠包括珠心、珠被、珠柄、珠孔和合点。,水稻柱头生活力随开花后时间的变化,四、柱头的生活力,五、花粉和雌蕊的相互识别,识别反应:决定于花粉壁蛋白与柱头乳突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膜之间的关系。 细胞表面在分子水平上的化学反应和信号传递。,亲和花粉管萌发,穿过柱头,直至受精。 不亲和花粉管生长受阻。 配子体型不亲和GSI 孢子体型不亲和SSI,六、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花粉萌发时,磷酸化

3、酶、淀粉酶、转化酶等酶活性剧烈增加。呼吸速率剧增,蛋白质合成加快。 花粉管的定向生长原因: 1.Ca2+起着信号作用 从顶端到基部存在着由高低的 Ca2+浓度梯度。 与助细胞有关,助细胞含有高水平的液泡Ca2+。 2.花粉管可能有向电性生长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具有集体效应,花粉管顶端区的结构示意图,七、双受精 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融合,另一个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 六、受精对雌蕊代谢的影响 1.呼吸速率的急剧变化 2.生长素含量显著增加,烟草授粉后不同时间雌蕊细胞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的变化,玉米的双受精,七、影响受精的环境因素 1.温度水稻:25 30 2.湿度 RH 70%80% 3.其

4、他 土壤水肥条件、通风、透光,第二节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贮藏物质的积累。,受精,胚胎发生期,细胞分裂,胚胎形成,种子形成期,细胞生长,物质积累,成熟休止期,完熟种子,种子脱水,进入休眠,早熟发芽,胚胎发芽,种子萌发,一、种子的发育 1.胚胎发生期 以细胞分裂为主 2.种子形成期 以细胞扩大为主,物质积累 3.成熟休止期 物质积累逐渐停止,含水量降低。,拟南芥植物野生型的胚胎发育阶段示意图,大豆胚的发育进程,二、贮藏物质的积累 淀粉、蛋白质和脂类 三、环境条件对种子贮藏物质积累的影响 风旱不实现象干燥与热风使种子灌浆不足。 干旱影响籽粒化学成分 温度对油料种子含油量和

5、油分性质的影响。 营养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N、K、P,第三节 果实发育和成熟,果实成熟:是果实充分成熟以后到衰老之间的一个发育阶段。 果实完熟:成熟果实经过一系列的质变,达到最佳食用的阶段。 一、果实的生长 (一)生长模式,单“S”形生长模式:苹果、梨、香蕉、板栗、核桃、柑橘、枇杷、菠萝、草莓等 慢快慢的生长节奏 双“S”形生长模式:桃、李、杏、梅、樱桃等 慢快慢快的生长节奏 缓慢生长期:内果皮木质化、果核变硬、胚迅速生长。 (二)影响果实大小的因子 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和细胞间隙的大小。,二、单性结实 单性结实:植物不通过受精能形成果实 现象。 (一)天然单性结实 单性结实的果实的生长依

6、靠子房自身产生的生长物质。 天然无籽果实内含较高的IAA和GA。 (二)刺激性单性结实 花粉或花粉浸出液 植物生长调节剂,三、果实的成熟 (一)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 跃变型果实:乙烯生成有两个调节系统 系统:负责呼吸跃变前果实中低速率的基础乙烯生成。 系统:负责呼吸跃变时成熟过程中乙烯自我催化。,(二)物质的转化 肉质果实成熟时色、香、味的变化 1.果实变甜 成熟后期,淀粉水解转变为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 2.酸味减少 有机酸来源于碳代谢、三羧酸循环、氨基酸的脱氨等。 合成抑制 转变为糖 用于呼吸消耗 中和,香蕉、苹果、柑橘在完熟过程中糖含量的变化,3.涩味消失 单宁被过氧化物没分解

7、或凝结成不溶性的单宁盐 4.香味产生 酯、醇、酸、醛和萜烯类。 5.由硬变软 细胞壁物质降解。 原果胶果胶果胶酸半乳糖醛酸 6.色泽变化 叶绿素消失,呈现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的颜色,转反义ACC合成酶基因的番茄(左)和其亲本(右),第四节 植物的休眠,休眠: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是植物抵制不良自然环境的一种自身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生理休眠:适宜条件下,植物自身原因造成的休眠。 强迫休眠:由于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休眠。,一、种子休眠 (一)种子休眠的原因 1.胚未成熟 (1)胚未完成发育 (2)胚形态发育完全,生理未成熟。 后熟作用:在休眠期内发生生理、生化的过程。

8、2.种皮(果皮)限制 种皮不能透水或透水性弱硬实种子 种皮不透气 胚不能突破种皮 3.抑制物质的存在,(二)种子休眠的调控 1.种子休眠的解除 (1)机械破损 (2)清水漂洗 (3)层积处理 (4)温水处理 (5)化学处理 (6)生长调节剂处理 (7)光照处理 (8)物理方法,二、芽休眠 芽休眠的原因 1.日照长度 2.休眠促进物,第五节 衰老与脱落,一、植物的衰老 植物的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类型: 整体死亡、地上部分衰老、落叶衰老、顺序衰老。,(1)配子体形成包括胚囊形成; (2)胚的发育;(3)种子和果实组织的退化; (4-6)组织器官的发育

9、; (7)组织器官的衰老; (8-9)植物体对环境信号和病原体(菌)的反应。,(一)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1.光合色素丧失 2.核酸的变化 RNA总量下降,与RNA合成能力降低有关。 3.蛋白质的变化 蛋白质水解是衰老的第一步,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同时降解。 下降的原因: (1)蛋白质合成能力减弱 (2)蛋白质分解加快,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和氨态氮的变化,叶肉细胞叶绿素分解代谢亚细胞分区中-去镁叶绿酸酯分解途径,4.呼吸速率下降 叶片衰老时,呼吸速率迅速下降,后来又急剧上升,再迅速下降,有呼吸骤变,与乙烯出现高峰有关。 衰老时呼吸底物是氨基酸,氧化磷酸化逐步降解解偶联,ATP产生

10、量少,能量供应不足。 5.植物激素 ABA ETH含量增加 6.细胞结构的变化 叶绿体解体,核糖体核粗糙内质网量减少;线粒体变形。,(二)有关衰老的学说 1.自由基损伤学说,自由基,氧化生物分子 破坏膜结构,衰老,活性氧清除系统,酶:超氧化歧化酶(SOD)、POD、CAT,抗氧化剂:GSH、类胡萝卜素、Vc,增加植物体细胞内活性氧种类浓度的环境因素,2.蛋白质水解学说 未衰老细胞:蛋白质水解酶和蛋白质分开。 3.激素平衡学说 植物体内或器官内各种激素的相对水平不平衡引起。,二、植物器官的脱落 脱落: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脱离母体的过程。 正常脱落:衰落或成熟引起的脱落 生理脱落:生理活动引起的

11、脱落 胁迫脱落:逆境引起的脱落,(一)脱落的细胞学及生物化学 1.脱落的细胞学 离区: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原生质浓厚有较多的淀粉粒 离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小泡增多,小泡聚集在质膜,释放酶到细胞壁和中胶层,致使离层细胞分离。,双子叶植物叶柄基部离区结构示意图,2.脱落的的生物化学 激素含量变化 合成RNA 翻译成蛋白质 呼吸加强 纤维素酶、果胶酶、过氧化物酶 (二)影响脱落的内外因素 1.植物激素与脱落 (1)生长素 “生长素梯度”学说,IAA促进与延迟洋紫苏外植体脱落和乙烯生成的关系,(2)乙烯 引起脱落的机理: 1)诱导离层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合成,增加膜透性。 2)促进生长素钝化和抑制生长素向离层运输,使离层生长素含量减少。 (3)脱落酸 ABA促进分解细胞壁的酶的分泌,抑制叶柄内生长素的传导,促进器官脱落。,2.影响脱落的外界因素 (1)光 (2)温度 (3)水分 (4)氧气 (5)矿质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