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32731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绪论学习.ppt(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生理学,NAME : 徐海燕 ADRES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办公室1 EMail :,表现: 颈静脉怒张, 嘴唇发绀, 静脉压升高, 肝脏明显肿大, 腹水,双下肢浮肿 X光胸片显示右心扩大,right heart failure,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left heart failure,表现: 病人有呼吸困难,采用一种端坐体位(即喜欢坐起来而不愿意平卧下去)我们称之为“端坐呼吸”(orthopnea)。,问题:同是心力衰竭,为何临床表现不一样?,表现:股骨颈发生骨折;肋骨骨折;锁骨假性骨折.这是由肾性骨营养不良引起的“病理性骨折” (pathologic fracture).有

2、时病人是因为骨折而来就诊,而不是因为肾脏疾病来就诊。,renal osteodystrophy,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表现: 早期表现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随后出现扑翼样震颤。接着出现烦躁不安,要打架(其实他生病之前脾气是很好的)。几天之后,病人出现昏迷不醒。,hepatic encephalopathy,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绪论 (Introduction),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是一门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和机制的学科。主要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机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角度不同,功能代谢,形 态,研究对象不同,患病机体,

3、正常机体,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及内容,一.任务 1.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2. 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 3. 研究机能、代谢变化的发生机制。,二.性质 1. 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临床学科 - 疾病的诊治 病理生理学 - 机能代谢活动,2. 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基础学科发展 病生学发展-临床学科发展,休克: 微循环组成、活动及调节,休克是 微循环 的异常,防治 补充血容量 20C初:血管活性药物 近年来:改善细胞能量代谢,3.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 病理生理学把学生从正常人体的认识逐渐向患病 机体的认识过渡,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三.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4、包括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各论。 1.总论又称疾病概论 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2. 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 (pathological process) 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 和形态结构的综合变化。 如水肿、缺氧、高钾血症、发热、炎症、DIC、休克,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注意: 1) 一种病理过程可存在于多种疾病中。 如:脑膜炎、肺炎、阑尾炎-炎症 共同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增生,2) 多种病理过程可同时存在于一种疾病中 如:大叶性肺炎-炎症、发 热、缺氧、 休克、 甚至DIC等。,3)病理过程可以局部变化为主,也可以全身反应为主 局部水肿和炎症-局部变化

5、发热、脱水、休克-全身反应 4)临床诊断时可用疾病伴发病理过程,不可反之。 如:风心病伴心衰 肺炎伴休克等 若疾病不清楚,仅看到病理过程,可暂时诊断为: 水肿原因待查 发热原因待查,3. 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具体疾病的特殊发病规律-临床讲授 共同发病规律 如: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功能不全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功能不全 严重肝脏疾病 -肝功能不全 沁尿系统疾病 - 肾功能不全,第二节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主要研究手段 复制模型 观察机能代谢变化 自发性疾病 实验治疗、探索疗效 2.临床观察-病人为研究对象 以不损害病人为前提,动物实验 临床观察 流行病学研究,3、

6、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的分布和构成(年龄、性别、职业) 疾病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气候、地理环境) 4、体外培养 5、分子生物学实验,总之,病理生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从细胞分子水平以及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建立揭示疾病本质及其发生发展机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为疾病防治开辟新思路和新方向。,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1.健康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应包括身 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状态。 注:不能简单依据一些常用生理参数的正常 与否来定论。,亚健康 (sub-health)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

7、态。,亚健康的可能原因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心理应激 环境污染 生活习惯不良,亚健康的表现形式,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孤独感,心理距离变大,加强自我保健开展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功能心理调节,亚健康就像一座桥,飞架在健康与疾病之间, 去此岸还是彼岸,不是说了算,而是做了算。,2、疾病 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后而产生的 一个损伤和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机体因自紊 调节紊乱而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 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如:感冒 受凉后感冒病毒进入机体造成损害,体内出现免疫 反应(吞噬能力加强等) 临床表现:咽痛、咽喉粘膜充血

8、、流涕、咳嗽、发热 等,机体软弱无力,劳动力明显下降。,3.症状 由疾病引起的并为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 如疼痛、恶心等。 4.体征 临床检查方法发现的疾病客观征象,如:心脏杂 音、肺湿罗音、移动性浊音等,第二节 病因学,病因学(etiology)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1、定义: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简称病因。 特征: * 疾病所必需的 * 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结核杆菌结核病 伤寒杆菌伤寒,2、病因分类 (1)生物性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 霉菌、立克 氏体、寄生虫等: 结核杆菌结核病 乙肝病毒乙肝 梅毒螺旋体梅毒,最常见,致病的特点: (1)有一定的

9、入侵门户和定位 甲型肝炎 - 消化道 乙型肝炎 - 体液 肺结核 - 呼吸道 (2)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才引起疾病 鸡瘟V对人无效,(3)机体和微生物都可发生改变 机体-免疫反应 病原体-抗药性、遗传性 (4)条件对其致病有很大影响 病原体侵袭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微生物的数目、毒力及机体状态。,2)理化因素,强酸、强碱、 化学毒物 动植物毒性物质,3)机体必需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氧、水、糖、脂肪、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等。 如: 铁减少 缺铁性贫血 VitB1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糖、脂肪和Pro缺乏 消瘦 营养不良症等 水缺乏 脱水 氧缺乏 缺氧 糖、脂

10、肪和Pro过多 肥胖症,4)遗传性因素 遗传性疾病: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染色体畸变: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基因 突变: 血友病,临床表现: 头颅小而圆,枕部平,脸圆,鼻扁平,睑裂细且向外上倾斜,眼距过宽,内眦赘皮明显,睫毛短而稀疏,常有斜视。虹膜时有白斑,常有晶体混浊。嘴小唇厚,舌大常外伸,耳小,低位耳,耳廓畸形。头发直而不卷曲。颈背部短而宽有过剩的皮肤。,遗传易感性通过疾病流行病学和家系分析,发现某些 家族人员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倾向。 如: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等。,5)先天性因素,先天性疾病:指那些能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的因素作用于胎儿引起的疾病,或称为与生俱有的疾病,如先心病。

11、 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有些先天性疾病可以遗传,如先天愚型, 大部分先天性疾病是非遗传性的 ,如先心病。,6) 免疫因素 免疫亢进-哮喘 青霉素过敏 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缺陷-爱滋病,7)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不良人际关系,2.致病的条件(简称条件) 指在原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 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诱因: 疾病的条件中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如:结核杆菌进入机体-机体抵抗力下降者发病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血氨增高,诱发肝性脑病,年龄: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好发疾病 小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老人-冠心病、糖尿病、恶性

12、肿瘤 性别: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好发疾病 男性-胃癌、肺癌、AS 女性-甲亢、泌尿道感染,条件特征: * 不是疾病所必需的 如:暴力、高温作用机体不需条件 * 同一因素对某一疾病可是原因,对另一疾病可 是条件。 如:营养不良 原 因 营养不良症 条 件 结核病,营养不良 过劳 免疫功能下降 如:感冒V 感冒 体内因素 伤寒杆菌 伤寒 痢疾杆菌 痢疾 体外因素,气侯炎热 (大量蚊虫繁殖传播细菌),* 条件可为体内或体外因素,总之: 原因是必需的,并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条件不是必需的,但影响疾病是否发生及病情轻重 缓急。,第三节 发病学,发病学(pathogenesis)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 共同发病机制。,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病因作用于人体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过程不断向 前发展,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最终趋于结束。,1)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病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功能、 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有的属于损 伤反应,有的属于抗损伤反应。 如: 缺氧 ATP减少 损伤 糖酵解加强 抗损伤 感染 组织细胞破坏 损伤 局部白细胞增多 抗损伤 一侧肾功能消失 损伤 另一侧肾功能代偿 抗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