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73243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初是受尽歧视的随迁子女,现在却成了待为上宾的外侨。不仅可以在京高考,还能加10分。 ”张建党喘着粗气,把六七箱草莓搬下车。那双黑乎乎、裂着口的粗壮大手捏起一颗,递给中国周刊记者:“尝尝,无化肥无农药。 ”这些草莓,意味着儿子张图去美国读大学的学费。一想到儿子的未来,这个身材略胖、头发乱糟糟的中年男人,便忍不住翘起嘴角。因为户籍限制,张图无法在京高考。无奈之下,他将孩子送进国际班,准备出国留学。随后,具有美国国籍的前妻提供援助,儿子很快能以美国公民身份,参加“美国高考 ”。更奇妙的是,只要变成美国人,孩子又能在北京高考了根据教育部政策,外国侨民享有直接参加北京高考的资格。这出逆袭的喜剧,充满

2、了黑色与荒诞。京城求学记儿子优异的成绩,曾是张建党坚持留在北京的原因。张图今年高二,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简称实验中学)一所北京市重点高中。他的成绩稳定在全校前30 名左右,一度排到了西城区前 50名。“每年,实验中学能有七八十人考上清华北大,这还是往保守了说。 ”张建党自信, “凭孩子的水平,能稳进清华。 ”可孩子不是北京户口,别说清华,连高考的资格都没有。1995年,张建党的妻子从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夫妻俩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第二年,儿子出生。1998年,妻子拿到全奖赴美留学,三年之后提出离婚。一番争夺后,张建党获得孩子的抚养权。此时,他在北京开了家铁艺

3、厂,把父母接过来带年幼的张图。对于这位单身父亲来说,儿子就是一切,他希望孩子能在北京幸福地成长。最初一家人居住在昌平霍营的村子里。经济条件一好转,他马上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优越的亚运村中心幼儿园。幼升小的时候,张建党交了三万多的“捐资助学费”,把儿子送进了当地条件最好的小学。“为此,学校还写了封表扬信,赞扬我的高尚行为。 ”他笑着回忆道, “北京的家长都不用花这笔钱。说白了,就是借读费。 ”那时,户籍并不算是个大问题, “无非就是多花点钱” ,他负担得起。这样的心态,一直延续到孩子小学毕业。三年级时,为能在小升初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张建党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提前给孩子报了个“占坑班” (某些

4、重点中学自办或合办的小学生学科培训班,意在选拔优秀生源升入本校初中) 。他希望儿子能升入重点中学北京八中。张图也争气,一个课外班都没报,几年下来成绩拔尖儿,顺利通过八中的入学测验。面试时候,负责招生的老师对这个安静专注的男孩很满意,录取似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但一听说“户口不在北京 ”,对方脸色一沉,语气立马就变了: “那你就别想了!”张建党也急了:“ 我们可以多交点钱。 ”对方一摆手:“ 不是钱的问题。你这属于没有学籍,将来升入高中部,也没法高考。 ”校方不愿意惹这个麻烦。老张第一次体会到了户籍的厉害。本以为进八中是妥妥儿的,其他学校根本没考虑。眼看招生截止,他抓着孩子的简历和市级三好学生证

5、书,四处乱投。最后,赶上了北京市十三中分校最后一拨考试。因为考试几乎满分,张图被录取到实验班。 “他们只有初中部,没有高考率的压力,中考能考高分就行。 ”老张解释道。他告诉儿子:“ 没有户口,差点上不了好学校。以后,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儿子咬了咬嘴唇,没吱声。中考那年,因为张建党再婚的妻子是京籍,属于9类非本市户口可报考情形中的一项,张图可以在北京借考。为办借考手续,老张先是拿到妻子户籍所在地居委会的证明,但因为级别不够,又去上级镇政府盖章。见对方还不太配合,他拿着教育部的文件磨唧半天才算了事。后来他得知,这个外来人口众多的镇,只有不到二十人拿到借考资格。最终,孩子以2 分优势,惊险地考进实

6、验中学。他每天5 点钟起,花一个半小时自己从昌平坐车到西单,晚上8点多钟回家,常常夜里两点还写不完作业。后来,老张在西单的小旅馆里租了个地下室,供孩子一个人住,700块钱一个月。周围的邻居,以打工者居多,没有浴室,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屋子不到8平米,得侧着身子走动。他也心疼孩子受苦。好在有个老乡,孩子也在实验中学读初中,租了个5000多的三居室,没事儿就让张图过去吃个饭洗个澡。张建党一声苦笑:“ 老乡在发改委工作,孩子是共建生,早就给解决了北京户口。 ”煎熬艰难求学的过程中,父子俩受尽煎熬。高一开学没多久,张图就在期中考试中拿了个年级第六。听说张图租住在地下室,同学们都很敬佩他。老张说:“儿子有

7、天分,而且,他知道自己是外地人,心里有动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张图都过着寄宿生活,早就习惯离开家的日子。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皮肤黝黑,嘴边两抹淡淡的胡须,说话细声细语,总是慢悠悠的。他个头已经蹿到1米77,体重还不到100斤,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看书时,他总是伸着脖子贴着脸,眼睛眯成一条缝。能拿到现在的学习成绩,也并非一帆风顺。五年前,他还得过一场“怪病” 。那时候,住校的张图在课间甚至课堂上,总是动不动就晕倒。但每次张建党心急火燎地赶过去,孩子一靠在自己身上,马上就恢复正常。医生也没检查出什么病症,最后只是建议孩子要“多和家人在一起” 。为此,张图六年级时走读了一年,才算好转。升入初中,情

8、况越发严重。有时候站着站着,突然就晕倒。一到上课,张图便觉得浑身不舒服,趴在桌子上睡觉,作业也不交,但一回家,他却跟个没事儿人似的。这些状况,他一直没告诉张建党。期中考试的时候,他考了年级250多名,在初中尖子生的试验班里,这是倒数成绩。他一直瞒着家里,直到老师给张建党打了电话。“这种表现,是典型的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 由于生活事件、内心冲突、自我暗示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焦急的老张查阅过不少医学资料, “起因不太确定,孩子支支吾吾告诉我,班上有个男生曾说过一句,他学习不好。 ”那时候,一走进学校,这个内心敏感的男孩总会被诱发症状。 “说不清楚,就是不想离开家去学校学习。 ”张图回忆道。

9、但儿子的“怪病 ”,很快就被老张治好了,方法有点简单粗暴。“儿子,现在你分数这么低,我太失望了。接受现实吧没有进步,咱们就直接退学。 ”从小到大,张图从没听过这样的狠话。在父亲的要求下,他马上给班主任写了检讨承认错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背英语,父亲让儿子坐在腿上,看着他背。新概念英语3 ,一共50多篇长课文,几个月生生全背下来了。张图默默接受了这一切,拼命追赶,能力被“压迫到了极限” 。第二次考试,他就考入年级前三十。后来的统考,又拿到年级第四,西城区排名第36。高一的时候,因为化学成绩次次拿年级第一,张图一度成为竞赛班9班同学的“眼中钉”作为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竞赛的理科尖子班,化学第

10、一的宝座竟拱手让给了别人。张图所在的6班班主任,每次开年级会都以此自豪。后来张图享有一项特权,可以去全封闭教学的9班旁听。在这里他交了几个好友,没事就一块下围棋,打打乒乓球。可是,这个试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家庭,最终还是败给了户籍。看着儿子的成绩单,张建党越来越发愁:北京的异地高考政策喊了多年,却一直没动静。回老家,安徽已经一个亲戚都没有,北京的生意自己脱不开身,万一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张图不适应环境,再出状况怎么办?等政策,如果高三那年还不放开,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血淋淋的教训提醒老张,出国要趁早准备。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孩子高三那年没等到政策,被形势逼着将孩子送到了国外,读了个社区大学。可这个

11、父亲舍不得儿子离开, “孩子有上清华的水平,出国也没多大意义啊。”惋惜、无奈、绝望以及愤怒,张建党只觉得五味杂陈。别了,高考一条新闻曾让老张感觉到一丝希望。2010年4月份,在一群非京籍家长推动下,北京市教委发布消息,未来3至5年内,外来人口参加本市小升初将享受“同城待遇” ,不再受户籍限制。刚从小升初的磨难中走出来,他深知不易,也加入到这个自发的组织里。在上街征集签名的过程中,老张特地叫上了儿子:“一是让他通过实践了解社会,二是让他明白,权利需要自己去争取。 ”张建党现在还留着那张照片:当时才初二的张图面对过往的路人,手里拿着签名单,呆呆地站在路边,一脸怯生生的表情。后来,老张带着儿子参加了

12、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 ,讲述自己的遭遇。当被问到“如果短期内不能实现异地高考” 时的打算,张图一脸茫然: “我也不知道。 ”这期节目被异地高考的反对者们截屏,发到了微博和论坛上,并有人宣称要“人肉出这个小崽子 ”、 “好好修理修理他”。这让张图感到很害怕。高一时的一天,老张打算去教育部反映诉求,张图却不希望他再去,担心遇到危险。父子俩好一阵争吵,情急之下的张图冲着父亲喊道:“因为你,我已经失去了一次母亲,我不想再第二次失去家!”听了这话,张建党沉默不语,难过了好久。2012年底,北京市出台政策,未来3年将实施过渡政策,满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京参加中职、高职学校的考试。之前,老张一直在犹豫,

13、要不要把儿子转到学校的国际班。那里的学生,要么家里早就做好了出国的准备,要么担心学习成绩上不了国内的一流大学,打算到国外镀金。张图是个例外,张建党咬了咬牙:“我们不想走,却生生被逼了出去。 ”转班那天晚上,张建党发布了一条微博:“儿子最终还是去了国际班。心里满是不舍与遗憾。从此和中国高考告别了。9班的同学们,以后你们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再见,中国高考制度。 ”逆袭此前的努力化为泡影,一切又都重新开始。张图的英语不是强项,为提升托福成绩,报了几个培训班。再加上报考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的费用和差

14、旅费,短短几个月已经花费了4万多块。但这些还都算小钱。老张咨询过,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上一所普通大学的费用,至少也得七八十万。说到这里,张建党又挠了挠本已乱糟糟的头发。老张还有一套老房子,妻子不同意卖掉。再婚时,妻子有个大女儿,婚后两人又生了小女儿。供养三个孩子,还得应付日常花销,房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两年前,他转行开了家草莓采摘园,生意刚刚开始有起色。除了周末接待观光客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要靠分布在北京的五六家草莓摊点儿。“20块钱一盒,按利润 1000元一天算,一个月3万,一年15万草莓一年只有五个月能卖。加上手头的积蓄,差不多能凑一年20万的学费。 ”他算起账。因为草莓的周期性,租不到

15、摊位,他只得流动摆摊,时刻要提防城管抄摊儿孩子的学费全指望这些草莓了。张图也有着自己的烦恼。课程变了,不要求深度而是广度,他的特长没了用武之地,而班上的女生,英语成绩几乎都比他好。2013年初,这对焦虑的父子迎来一个好消息。得知孩子的处境,张建党的前妻从美国打来电话。“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身份。 ”她告诉老张。前妻早已获得美国国籍,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研究所供职,再婚并育有两个孩子。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份,帮儿子拿下美国绿卡。3月底,她打电话告诉张建党:“因为张图已经年满16岁,移民局很可能直接给他美国公民身份(美国国籍) ,而不是绿卡了。 ”绿卡只相当于美国的“ 永久居住证 ”。而

16、美国公民身份,则可以享有如医疗、选举权等一切美国公民待遇,并可以为直系亲属和配偶申请移民。根据美国法律,父亲或母亲一方拥有美国国籍,并在美国本土居留五年以上,其16岁至18岁之间的子女,必须独立申请入籍。这意味着,张图得自己做出选择。其实,没什么选择的。张建党建议儿子加入美国国籍,孩子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没过多久,各项手续已基本就绪。快的话,2013年8 月份,张图就能获得身份。因为前妻也只能提供每年1万美元左右的学费,老张的经济压力并没有减小。唯一可能的好处是,如果在妻子所在的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就读,学费会因本州子女而减半。张图想申请一个好点的学校,比如加州伯克利分校、哈佛或斯坦福大学。这些学校学费高昂,张建党希望他能拿到半奖(减免部分学费) ,而他自己打算拿到全奖(包含学费和生活费) ,减轻家里的负担。想到很快要到美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17 岁的他心情很复杂。打记事儿起,奶奶一直向他灌输“你妈妈是坏人” 的思想。年幼时,母亲回国探亲,想带他一块到安徽老家呆两天,张建党也希望母子俩能独处,张图哭闹着反对,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