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719428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王冕冰雪(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它的哪些品质特点?(3分)(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3(1)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2)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平:指水涨与地面平。淡磨:轻

2、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 (1)诗中一、二句所写的雨后池水有什么特点?(2分) (2)三、四两句是常被人传诵和引用的名句。简要赏析。(3分),23.(1)平静、明净、(水面高)。(2分) (2)由静到动,侧重雨后池上的动态之美:风舞池边垂杨,杨上雨珠滴落到荷叶上,发出细密清脆的响声。流动的韵致,盎然的生意,表达了作者怡然的心态。(3分),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诗的前两句是从哪两方面来描写梁园萧条景象的?(2分) (2)诗的前两句写梁

3、园萧条的景象,后两句却写园中绚丽的春光,这样写看似前后不协调,却深得后人赞许。请你从写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简要分析后人赞许的原因。(3分),23.(1)从日暮飞着的乌鸦发出的鸣叫(声音)和萧条的三两人家(人的数量)来展现萧条之景。(2分) (2)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景,将梁园衬托得更加萧条,(写作手法方面)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表达)(3分),2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题。(5分)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首句中的“乱”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夕阳箫鼓几船归”是全诗的精华

4、,请作简要赏析。(3分),23(1)描绘了一幅黄莺在林间枝头上下穿梭,发出欢快的鸣叫声的生机盎然的画. (2)夕阳西下,乐声仍回落在湖面,船上的人们仍余兴未尽,恋恋不舍,表现诗人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粗笔勾勒出初春景象的哪些特征? (2分) (2)请你对“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23、(1)明净、绚丽、阔远 (2分) (2)着力刻划一二细节,它写的是小径与溪边的景物。“飞燕子”、“睡鸳鸯”描摹两种鸟儿,一动一静,它

5、们分别与“泥融”、“沙暖”搭配,意蕴更加丰富 。描摹燕子春来忙做窠,春来土湿,它们啄泥芳径,又复飞去。鸳鸯成双作对,因春水犹寒而日照沙暖,它们便贪享春天的温暖。通过两种鸟儿的动静刻画,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23. 用“都”“未”“惊”字,写出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2分) 拟人手法,描绘春雪在庭中飞舞的美好景观,突出其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