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718286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_第六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第三节 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第四节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2,本章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概念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本章难点: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3,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2、,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 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4,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5,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概念,1.杜能: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达到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 3. 现代生产布局研究,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6,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约翰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nen 17831850(或译屠能) 德国经济学家。曾就读于格廷根大学。边际生产率说的前驱。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的创始人。 杜能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分布,认为在土地肥沃程度相等条件下,由于农场距离都市远近不同,因而农业经营方式也不同,农业收益就有差别,从而论证级差地租。还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增加投资,不仅能增加资本收入,也可提高工资。 主要著作有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

4、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三卷。 杜能是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其孤立国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认真研究了孤立国的产生布局:不仅充分讨论了农业、林业、牧业的布局,而且考虑了工业的布局。他根据当时德国农业和市场的关系,摸索出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布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 从现代区位理论来看,杜能在100多年前提出的这些思想仍然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他以后的区位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后来的工商业区位力量,特别是空间相互作用和城市地域结构等理论分析,无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为出发点。,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7,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

5、伯在其论工业区位一书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输成本和工资是决定工业区位主要因素。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8,经过反复推导,韦

6、伯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 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 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 第 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9,运输区位法则。 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

7、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劳动区位法则。 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 集聚(分散)区位法则。 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

8、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 韦伯的理论至今仍为区域科学和工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0,现代工业区位论的特点是: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工业区位论的建立,使工业布局的研究从个别企业布局转向研究工业地域综合设计;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科学理论; 不断以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武装自己,如以数量方法解释问题,以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以遥感技术作为新的研究手段等。,2

9、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1,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曾根据美国1947-1967年20年的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给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根据美国19471967年20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给各个工业

10、部门进行评分,评出衰退部门。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2,第二,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 :局部范围的扩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 大范围的扩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产生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的决定因素: 1.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1)大城市是

11、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汇集与传播的中心 。,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3,(2)大城市集中了大量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资料馆,同时也是各方面人才荟萃之地,给研究与发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大城市可以依靠聚集经济效益来推动与加速发明创造、研究与发展工作的进程,节约所需投资。 (4)生产新尖端产品,发展新兴工业可能遇到的风险都较大 。 (5)创新产品一般价格昂贵 。总之,处在创新阶段上的产业及其产品,在布局上主要考虑的是专利保障、技术基础与协作条件、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这些正是高梯度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大城市的优势之所在。,2018年9月18日

12、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4,2.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处于有序转移阶段的因素: (1)必要:随着技术的转让,同种工厂增多,竞争也将加剧。 (2)有序:处在发展阶段上的产品的生产之所以必须从第一梯度地区转移到第二梯度上某些条件较具备的地区,而不能越级转到劳动力与原料费用等更低廉的第三、第四梯度地区,是由地区接受能力的差异决定的。 3.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生产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 变成简单劳动密集型。 西方区域经济学者就用这种生产的生命循环理论与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论来说明在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 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与推移模式。,2

13、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5,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雷蒙德弗农早期曾致力于区位经济学的研究,后转入对信息和专业化服务的研究, 受克拉伍斯(I Klar-Vas)和波斯纳(M A Posner)技术差距理论的启发,于1966年发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出口贸易,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就是创立了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model) 雷蒙德弗农于1968年在他的产品周期中的国

14、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由此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商品与生命相似,有一个从出生,成熟,衰老的过程, 各个工业部门,乃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雷蒙德弗农1931出生,美国经济学家,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6,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

15、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推进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实践中容易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该理论忽视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区的事实,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这样做就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了,把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使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7,梯度转移理论理论认为

16、,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 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在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这一问题上,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有相似之处。,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09年11月16日晚):,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按照批复,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要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培育形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要以长吉图开发开放为先导,立足图们江,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全面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