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12046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心电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心电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心电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心电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讲义(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讲义,第一节 正常心电图,一、P波:,是右房、房间隔和左房除极过程中产生的心房除极波。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最先激动是心房激动。最先出现的波型是p波。,1、P波方向;P、avF、V4-6直立。PavR倒置。P、V1-2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2、P波振幅:P振幅0.20mv为P高电压,见于右房扩大及房性节律。P波振幅0.11s者见于心室肥厚、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差异传导、高钾血症、急性损伤阻滞及药物毒性反应等。 2、QRS形态、avF、V4-6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V1-4 r波逐渐增高转为R波,V4-6导联R波又依次减低。,3、QRS振幅男:RV5+SV14.0ml,女:RV

2、5+SV13.5ml肢导中R+S0.5ml称肢导低电压,胸导R+S1.0ml称为低电压,见于慢阻滞、肺心病、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气胸、大面积心梗、过渡肥胖性心肌病等、亦偶见于正常人。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Q波时间不应超过0.03或0.04s,电压不应大于后继R波的1/4,在不应该出现q波的导上出现了q波(如V1)或原有q波增深增宽同时出现ST-T衍变,则支持心肌梗塞。,四、S段,是心室除极结束至心室开始复极的一段平线。抬高ST肢导0.1mv,ST胸导TV5、6:在40岁以上应考虑左室负荷过重及冠心病;在青少年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正常变异。,六、Q-T间期,指自QRS起点至T波结束的一段时

3、间,应排除U波。Q-T延长易发生心律失常。,七、U波,是T波之后的宽波,振幅0.25mv(、avF)在胸导P0.20mv(V1-3) 2、P波时间,一般不超过0.10s。,二、临床意义,1、P波振幅增大,不一定都是右房扩大。 2、心电图诊断右房扩大,必须有P波振幅增大。 3、常见病因:三尖瓣下移畸形,原发肺动脉高压症,肺心病、房缺、右室双出口、法四等。,第三节 左房扩大,凡能导致左房负荷增重的疾患,均可引起左房扩大,一般时限延长,振幅不增大。主要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表现为P波时间延长,呈双峰状,双峰间距0.04S,称之为“二尖瓣型P波”。扩张型心肌病亦可引起左房扩大。,一、特征,1、P波时间

4、0.11S,一般0.14S左右。 2、P波双峰型,双峰间距0.04S。 3、P-R间期:一般左房扩大者,P-R间期并不延长,少数患者可大于0.21S可能与心房内传导延迟或房室结内阻滞有关。 4、合并右室肥厚,左房扩大者,常合并不同程度右室肥厚,心电图表现为:电轴右偏aVR导联R波增大V1呈RS型。,5、房性心律失常,左房扩大是产生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病生基础。 左房负荷长期过重,导致心房肌和心房内传导束受损,引起心电生理异常,导致异位起博点,自律性增高,诱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早期:房性早博。 中期:多源性房早,阵发性房速。 晚期:房扑及房颤。,第四节 双侧心房增大,凡能引起双侧心房负荷过重的病

5、因,均可导致双测心房扩大,临床上相对少见,可见于严重的先心病患者,开始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左室压力后,反而出现右向左分流,引起双侧心房负荷过重,亦可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和多瓣膜损伤的风心病。,心电图特征:,1、P波振幅增大 肢导:P0.25mv 胸导:P0.2mv或正负双向波形. 2、P波时限增宽P0.11S,第五节 左室肥厚,左室肥厚是指左室心肌细胞增粗增长所致的左室面积增加,而非心肌细胞数目增多。,病生分型:向心型肥厚:室壁增厚,心腔不扩大。离心性肥厚:心腔扩大,但腔壁的比例不增加。扩张型心室肥厚:心腔不成比例增大,腔:壁比例增大,心脏重要增加。非对称性流出道狭窄。,一

6、、心电图特征,1、QRS振幅增大 R1.5mv;R2.5mv R1.5mv;Ravl1.2mv Ravf2.0mv;SV12.9mv Rv52.5ml;Rv6Rv5 Rv5+Sv14.0mv(男)或3.5ml(女),2、QRS时间延长,一般为0.09-0.10S。 3、室壁激动时间延长,VATV50.04s.,4、ST-T改变 (1)继发性ST-T改变:因左心室肥厚,心室除极时间延长所致。心室除极尚未结束,心室肌复极已开始,导致最大QRS向量与ST-T量方向相反,表现为心电图上ST-T改变,称“继发ST-T改变”。这种改变程度较浅,一般ST压低不大于0.15mv。 (2)原发性ST-T改变。L

7、VH患者出现心绞痛和缺血性ST-T改变,但冠造确不见动脉狭窄,可能原因为心室肌细胞肥大,氧耗量增加,冠脉储备降低,或冠脉造影不能显示小血管病变有关。一般有动态的ST-T改变,ST压低0.15mv,T波倒置较深,两肢对称。,二、临床分型:,1、左室收缩期负荷过重型(压力负荷过重型),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ECG、RV5、6振幅增大,STV5、6下降、TV5、6倒置。 2、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型(容量负荷过重型),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ECG:V4-6呈QR型、STV4-6抬高、TV4-6高耸直立。,第六节 心绞痛,心绞痛临床分型: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

8、是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时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迅速消失。自发性心绞痛,系指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一、心电图特征,1、缺血型ST-T改变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或低垂型下降0.10mv,持续时间15min左右,一般不超过30min。 2、T波倒置,心绞痛发作时,出现一过性缺血性T波倒置,呈冠状T波,穿壁性心肌缺血T波倒置更深。,3、ST-T改变:缺血区域的导联上出现ST段下降,反映心内膜下心肌损伤:T波倒置,提示心外膜下心肌缺血。仅出现心内膜缺血,ST段下降,T波高耸直立。,4、解剖定位:下壁心肌缺血:、avF前壁心肌缺血:V2-V4前侧壁

9、心肌缺血:V4-V6高侧壁心肌缺血:、avL广泛前壁心肌缺血:V1-V6、avL,第七节 心肌梗塞,心肌缺血损伤坏死 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尖,严重和长时间缺血,即损伤,ST下降。 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呈冠状T波,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 3、穿壁性心肌损伤,ST段抬高进一步抬高。,一、心肌梗塞心电图变化(典型),1、超急性损伤期:T波高尖,ST段呈损伤性急剧抬高。 2、急性期:出现Q波,而损伤抬高的ST逐渐下降,T波振幅降低。 3、衍变期:一般T波由直立转为正负双向,继续发展为倒置,倒置T波逐渐加深,以后又逐渐变浅,转为低平或直立。抬高ST段逐渐回至基线。,4、陈旧期 (

10、1) 坏死型Q始终存在,ST回至基线,T波转为直立。 (2) 坏死型Q波深度变小,时间变窄,由QS、Qr到QR、Qr。 (3) 部分导联Q波或q波消失。 (4) 坏死型Q波,q波全部消失,转为正常心电图。 (5) SR段持续抬高,为室壁瘤表现。 (6)T波倒置,呈冠状T,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二、不典型的心梗QRS变化,1、R波增高若V1、V2、R波增高、增宽呈RS或RS型,可能系后壁心梗所致。 2、呈Qrs型可能系坏死层中央有存活的心肌岛。,3、不应有Q波的导联出现Q波V1、V2出现Q波或q波,V3、V4出现q波而V1、V2、V5、V6无q波,应考虑前壁心梗。 4、QRS波形顺序改变R

11、V1-4,依次减小,QV4较QV5、6深,RV3R较RV4R小,均应考虑心梗可能。 5、无Q波型心肌梗塞无坏死型Q波发生,而有急性心肌梗塞特征性ST-T衍变。,第八节 心律失常及分类,凡激动起源异常,传导经路改变,传导障碍或前者并存引起的心电节律和速率的异常,总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分类,一、按起博点所在部位不同分类,1、窦性心律失常 2、房性心律失常 3、交界性心律失常 4、窦性心律失常,二、按起博点自律性强度不同分类,1、停博 2、逸博:加速性逸博心律失常又称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3、早博:早接性心动过速,又称阵发性心动过速。 4、扑动 5、颤动,第九节 早博,概述,早博又称期前收缩等定义1:由异位起博点所发放的激动形成的过早波动,往往伴有代偿间歇。定义2:与基本心律比较,提早发生的波动。,分类:窦性、窦房交界性、房性、交界性及窦性早博共五类。房性早博最多见(占80%),室性早博其次(占60%)根据早博多少分类:偶发早博:早博0.12S,但合并预激综合征时P-R0.12S,若伴有预激可P-R100bpm的心动过速,称室性心动过速(TV)。90以上的室速病人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疾病: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梗风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洋地黄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