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88289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本节主要内容,一、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二、人工免疫 三、机体免疫的机制,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有两种,自然获得和人工方法获得。 自然免疫: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建立的特异性免疫。 人工免疫:给机体输入抗原或者具有免疫效应的物质,从而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方法。,一、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分为先天性免疫(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类。,先天性免疫,机体在种系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功能。 特点:(1)生来就有,受遗传基因控制,并能传代。(2)正常人都有,并具有相对稳定性。(3)无特异性,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均有一定的防御能力。(4)无记忆性,再次遇到相同病原微生

2、物后,免疫功能并不增强。,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个体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受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的刺激而产生或通过人工免疫而获得的。 特点:(1)特异性强,即机体受某一种病原微生物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力,只能对该病原微生物起作用,而不能对其他无关的病原微生物起作用。(2)后天获得,即出生后经抗原刺激(感染或接种疫苗)后才能产生,并非每人都有,也不遗传。(3)有记忆性,再次遇到相同的病原微生物时,其免疫功能增强。这种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获得性免疫,由特异性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调理作用(opsonization),二、人工免疫,人工免疫是根据

3、自然免疫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人工免疫包括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自动免疫是注射或服用疫苗,是当今最为广泛的人工诱导的免疫方法,如天花 ,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医生给患者注射病愈后患者含抗体的血清就是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免疫效应出现时间较慢 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数月到数年) 主要是给人体注射抗原(包括微生物本身或者其分泌的毒素等) 主要用于预防,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维持时间较短 免疫效应时间出现的较快 主要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三、机体免疫机制,人类免疫分为两大类,主要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是通过抗原刺激,形成抗体而产生的免疫能力。 细胞免疫是特异性细胞(如细胞毒T淋巴细胞)和非特异性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的免疫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