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文化第三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86205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与茶文化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茶与茶文化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茶与茶文化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茶与茶文化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茶与茶文化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与茶文化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与茶文化第三章(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与茶文化,第一章 茶叶基础知识 第二章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 第四章 茶、水、茶具 第五章 禅茶一味 第六章 茶事艺文 第七章 茶与健康 第八章 外国茶文化,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茶文化传播到各个区域的时间和方式都有所区别,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区域茶文化,而这些不同的茶文化主要体现在饮茶习俗上,简称为“茶俗”。,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饮茶习俗又有日常饮茶、客来敬茶、婚恋用茶、丧葬祭祀用茶等方面。,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日常饮茶 清茶汉族 酥油茶藏族 竹筒香茶傣族 香茶、奶茶新疆维吾尔族,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咸奶茶蒙古族 吃茶基诺族 饮烤茶拉祜族,汉族的清茶喝茶以解渴等为目的的饮茶

2、品茶优雅的环境、完备的茶具,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杭州,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成都,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福建,藏族的酥油茶 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蒙古族的咸奶茶 制作方法是用铁锅盛水,烧开后将打碎的砖茶煮进去,再沸腾5分钟左右,掺入奶,稍加搅动,加入盐。,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傣族的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因原料细嫩,又名“姑娘茶”,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第三章 区域

3、茶文化,竹筒香茶制作步骤:一、装茶 二、烤茶三、取茶 四、泡茶五、饮茶,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竹筒香茶装茶方法一: 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生长一年的嫩甜竹(又叫香竹、金竹)筒内,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香,又有甜竹的清香。,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竹筒香茶装茶方法二: 将一级晒青春尖毛茶0.25公斤,放入小饭甄里,甄底堆放厚度6-7cm浸透了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上放毛茶,蒸15min,带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的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烤茶,取茶,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泡茶,饮茶,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傣族竹筒香茶

4、茶艺,基诺族吃茶 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的基诺族,自古至今仍保留着用鲜嫩茶叶制作凉拌茶当菜食用的方法,是极为罕见的吃茶法。,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吃法 将刚采收来的鲜嫩茶叶揉软搓细,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随即投入黄果叶、酸笋、芝麻粉、姜末、大蒜末、辣椒末、盐巴等配料拌匀,便成为基诺族喜爱的“拉拨批皮”,即凉拌茶,以此下饭。,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拉祜族饮烤茶 拉祜族习惯饮烤茶,将一芽五、六叶的新梢采下后直接在明火上烘烤至焦黄,再放入茶罐中煮饮。,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维吾尔族 由于天山山脉横亘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部,

5、使得区内天山南北气候各异,饮茶习惯也有所不同。北疆以喝加牛奶的奶茶为主,南疆以加香料的香茶为主。,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北疆的奶茶 将茯砖茶敲成小块,抓一把放入盛水八分满的茶壶内,放在煤炉上烹煮,直至沸腾4-5分钟,加一碗牛奶或几个奶疙瘩和适量的盐巴,再沸腾5min左右,就可以饮用了。,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南疆的香茶 在长颈壶中加入七八分满的水,水沸时将敲碎的茯砖茶放入壶中,水再沸5min左右,放入准备好的姜、桂皮、胡椒等细末香料,轻轻搅拌,3-5min后就可以饮用了。,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北疆的奶茶是终日必备,想饮即饮。 南疆的香茶则是一日三次,与早中晚

6、三餐同时进行,可以说是一种佐食的汤料。,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客来敬茶 九道茶昆明 三道茶白族 三香碗子茶回族 七分茶闽南侨乡,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熏豆茶南浔 三道茶湘北 待客茶侗族,昆明九道茶 亦称“迎客茶”。因分为赏茶、净具、置茶、冲泡、论茶、匀茶、斟茶、敬茶、饮茶九道程序,故称“九道茶”。 这是云南昆明书香门第的待客茶俗。,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白族三道茶 起源于公元8世纪南诏时期。 “三道茶”为主人依次向宾客敬献苦茶、甜茶和回味茶。,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一苦” 采用大理产感通茶,用特制陶罐烘烤冲沏,茶味以浓酽为佳。,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二甜” 以下关沱茶、红糖、核桃

7、仁和乳扇等为主料配制,其味香甜适口。,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三回味” 以苍山雪绿茶为主,以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配制而成,生津回味,润人肺腑。,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湘北三道茶 流行于湖南北部益阳一带,当地自古有用三道茶招待贵宾的礼节。,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一道 每有客至,女主人便送上一小茶盅煎茶水,客人须一饮而尽,意味“洗尘”。,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二道 将客人让进厢房,落座,摆好土产茶点,端上第二道茶,茶碗内为红糖水浸泡着的剥壳煮鸡蛋和荔枝或桂圆。由客人随意饮用。,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道 为洁白如奶的擂茶,具有充饥作用,用完可再添。,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将

8、乐擂茶,客家擂茶,南浔熏豆茶 用以招待贵客。泡茶时,先放入茶叶,再加以近百颗熏豆、胡萝卜干、野芝麻、桔皮、桂花等,用沸水冲泡。 清香扑鼻,杯中红、绿、黄相间,茶汤微咸。,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回族三香碗子茶 亦称“三炮台盖碗茶”。 家中来了贵客,要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除了上好茶叶外,还要配上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喝起来苦中有甜,甜中带酸,非当今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饮料所能媲美的。,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侗族待客茶 流行于贵州省侗族聚居地,侗族人好客,每有客至,必须泡三杯茶。,第

9、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一杯是香茶,茶中佐以生姜,表示接风洗尘。 第二杯是甜茶,饮茶配以糖果,表示甜情蜜意。 第三杯是清茶,使人清心爽口,表示主客之间的亲昵。,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闽南侨乡七分茶 闽南侨乡盛产茶叶,饮茶风盛,当地视茶、米为同等地位,称茶叶为“茶米”。 当地人以茶待客,客人到来,主人会献上一壶浓浓的乌龙茶。,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茶叶多用高档的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水仙等乌龙茶。 茶斟七分满,可免客人烫手。 “七分是茶,三分是情”。,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婚恋用茶 古时因“茶树不可移植,移植不可活”,所以就有以茶为聘的习俗,象征着女不二嫁。 而不同的地方又有着不同的婚恋茶俗。,第三章 区

10、域茶文化,三茶 汉族婚俗 江浙一带,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洞房时“合合茶”。,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三茶 汉族婚俗 湖南一带,媒人提亲,沏以糖茶。男子上门相亲,姑娘送上一杯清茶,入洞房前以红枣、花生、龙眼泡茶,并拌以冰糖待客。,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福安 未婚少女茶规 未婚少女出门做客,不可以随便喝别人的茶水。喝了就表示同意做这家人的媳妇。,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福安 新娘茶 拜堂第二天,新娘要上堂拜见夫家女眷,并敬糖茶。 糖茶配料:茶叶、红枣、冬瓜糖、炒花生等,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江西婺源 新娘茶 新娘出嫁前扎一朵“茶花”,婚礼结束后,用“茶花”孝敬公婆,款待宾客。,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

11、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粤港澳 新娘茶 用上等茶叶冲泡,杯中放入红枣,寓意吉祥。 新年过门叩拜公婆,送上新娘茶,公婆饮时要说“好甜、好甜”,并送上红包。,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德昂族以茶求婚 在女方父母反对婚事,而姑娘同意时。男子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带走姑娘,并把一包干茶悄悄挂在女方门上,两天后,再请媒人带着一包茶叶、一串香蕉和两条咸鱼去求亲。,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侗族退茶 这是旧时侗族女子反对包办婚姻的一种方式。 当女家同意婚事,而姑娘不同意时,即以“退茶”的形式加以反抗。,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丧葬祭祀用茶 以茶为祭 茶叶用在祭祖、祭神、祭仙、祭佛等方面。,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建

12、房茶 流行于浙江农村,盖房上梁时要撒“建房茶”,以求吉祥。,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茶郊妈祖 台湾保佑茶工渡海的神祖。台湾早期做茶师傅是从福建聘请的。每年春季茶季茶工渡海到台湾,秋季返回家乡。因渡海安全为众人关注,故航海保护神妈祖被茶工供奉祭拜。,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三茶六酒 浙江绍兴、宁波等地供奉神灵和祭祀祖先时,祭桌上除了鸡鸭鱼肉等食品外,还置杯九个,其中三杯茶、六杯酒,因九为奇数之终,代表多数,以此表示祭祀隆重丰盛。,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祭茶树 每年农历正月进行,由各家男性家长于清早带公鸡一只到茶树下宰杀,拔下鸡毛连血粘在树干上,边贴边说“茶叶多多长,

13、茶叶青又亮,神多保佑,产茶千万担”等吉利话,期望茶叶好收成。,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除了这些茶俗外,区域茶文化还体现在茶馆文化上。茶文化发源地具有浓郁巴蜀文化的成都茶馆,体现着丰富吴越文化的杭州茶馆,渗透着岭南文化的广州茶馆和有着深厚明清文化积淀的北京茶馆等都个具特色。,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成都茶馆 成都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坐在茶馆中,茶客们可看川剧、可听 清音、可溜鸟、可打盹儿或者看看闲书、录像片、要么就两三个人 凑在一块儿摆龙门阵,不时还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 游走其间,大家都消遥自在,自得其乐,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深 深感受到社会群体的亲和,感受到成都茶馆儿的浓浓的地方特色。

14、,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此外成都茶馆儿还有着不容小觑的社会功用,它起着“会客室”、 “俱乐部”和“民事纠纷调解处”的作用。,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盖碗花茶打麻将,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杭州茶馆 杭州茶馆文化,起于南宋。金人灭北宋,南宋建都于杭州,把中原儒学、宫廷文化都带到这里,使这座美丽的城市茶肆大兴。当代的杭州茶馆,可能不如四川成都数量多,但比较茶馆的文化气氛,杭州却大胜一筹。,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农家乐茶楼普通茶楼,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太极茶道,广东茶馆 广州称茶馆为茶楼,吃早点叫吃早茶,广州茶楼是茶中有饭,饭中有茶。广东人说:“停日请你去饮茶”,那便是请你吃饭。旧时广东茶馆饮食并不贵,老茶客一般是一盅两件;一杯茶,两个叉烧包或烧卖、虾饺之类。现今,茶楼更气派了。你上茶楼入座,服务小姐先上一壶酽茶,然后食品车推过来,各种广东小吃琳琅满目任你挑选。,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北京茶馆书茶馆清茶馆棋茶馆野茶馆,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茶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由于形成方式、传播方式,发展方式的不同,各个地方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区域茶文化。,第三章 区域茶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