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86105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修改后)(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教学要求:,1、要求理解掌握的概念(8个) 需求、供给、供求定理、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2、理解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的区别。 3、理解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4、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并能够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弧弹性、点弹性) 5、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6、理解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7、理解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及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及不同取值的含义。 8、理解谷贱伤农的原因及相关政策应用。,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是人们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 2、需求规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3、(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4、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数量。 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 5、供给规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6、(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点在

3、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7、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数量和市场供给数量相等时的价格。 8、均衡数量: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价格和市场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供求数量。 9、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0、弹性的含义: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E=,y / y x / x,=,y x,x y,弧弹性=,y2y1 y2y12,x2x1 x2

4、x12,=,y a y2y1,x a x2x1,=,yx,x2x1 y2y1,点弹性=,limX0,y x,x y,dy dx,x y,弧弹性中点公式(通用公式),出发点不同,弧弹性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 以X1、Y1为出发点,则:,弧弹性=,=,11、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需求的价格弹性取绝对值。 Ed= 0,完全无弹性;Ed,完全弹性; Ed1,单位弹性,此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无关;Ed1,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曲线较为平缓,此时降价可以增加销售收入。Ed0) 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

5、函数) 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Q=Minimum(L/u,K/v) Q=L/u=K/v,或 K/L=v/u,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5、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6、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7、(1)总产量TP: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TP = f(L) (2)平均产量AP: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AP = TP/L (3)边际产量MP: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边际报酬(收益

6、)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其边际产量递增;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其边际产量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Q,L,TP,AP,G,MP,O,F,A,B,C,TP、AP、MP的相互关系,E,-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过TP曲线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对应的MP的值,所以有 MP0 , TP递增; MP AP , AP递增; MP AP , AP递减; MP= AP , AP达到最大值。,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TP递增,MP始终大于AP; 第二个阶段 TP递增但增速放慢;AP、MP均递减; 第三个阶段 MP为负,TP下降,L不足,K不足,合理区域,Q,L,TP,AP,E,L2,C,MP,O,L3,L1,F,A,B,9、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0、等产量线的特点:(1) 同一坐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可能相交(3)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 11、等产量曲线的斜率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