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ip承载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682559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ip承载网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中国移动ip承载网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中国移动ip承载网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中国移动ip承载网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中国移动ip承载网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ip承载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ip承载网(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ge 1,中国移动IP承载网架构及路由部署,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三期扩容及地市延伸项目组,Page 2,网络总体架构规划IGP协议规划BGP(VPN)规划网络服务质量保证(QoS)高可靠性方案软交换站点接入方案网管 安全,网络规划篇,Page 3,中国移动IP承载网发展历程,一期:按平面组织业务,采用APDP接口备份保障可靠性,除软交换网管业务外 其余业务均通过IP承载。 承载网设备以8011(NE80 NE40)设备为主二期:网络结构仍然按平面组织 严格保证高冗余度,而业务流量按照距离远近进行组织;采用IGP快速收敛TE FRR

2、保证高可靠性;所以业务均通过MPLS VPN引导。承载网设备以8090(NE80E NE5000E)为主三期:对承载网骨干网进行带宽扩容 结构调整;沿用二期的高可靠性技术和路由组织方式;对二期的路由反射做了调整。一期、二期、 三期均为汇接网 承载中国移动省际长途话音(信令,媒体)业务,一期、 二期均为华为设备 三期新增无锡两台思科设备作为BR/ARIP承载网省内延伸:目前正在建设中, 建设目标:将省内分散的小网(如G9)全部整合到骨干汇接网上,形成一张全国统一的 具有唯一自治域的IP 承载网;省内延伸为 多厂家联合组网,Page 4,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一期,AR接入CR采用VHoming的方式

3、 软交换系统(UMG,SS)采用单归的方式接入到AR CR之间采用对称的完全网状连接方式,SoftX3000,UMG8900,SoftX3000,NE40-8,NE80,网管中心N2000/NSC/NDA VPN Manage/QoS Managerr,NE40-8,UMG8900,UMG8900,UMG8900,NE40-8,NE80,UMG8900,SoftX3000,NE80,NE40-8,NE80,NE40-8,NE40-8,NE40-8,NE40-8,Page 5,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一期业务组织模式,非对称的业务组织模式: 核心层网络两个平面分别面向不同的业务承载需求设计,其中:平面

4、A主要承担“软交换汇接网”业务;平面B承载软交换网管业务,平面B同时具备对平面A进行备份的容量和能力。 软交换网管业务通过MPLS VPN方式实现转发,“软交换汇接网”业务通过传统IP方式实现转发 通过IGP Metric的设计,MPLS VPN Tunnel LSP全部架构在平面B上;通过在接入路由器上实施“弱策略路由”技术,“软交换汇接网”业务首选平面A作为其承载平面,当平面A出现故障时,通过“快速重路由”和IGP的收敛,“软交换汇接网”业务可以完成向平面B的倒换。,Page 6,骨干网之间的IGP选用ISIS协议,整网ISIS跑在Level2上,通过设置ISIS的COST值实现普通流量从

5、B平面走,这样MPLS VPN的流量会相应从B平面走。(这是IGP的选路,但是通过使用弱策略路由使软交换业务正常情况下跑在A平面)同时通过和接口备份的配合,实现当A平面两CR之间链路中断后,流量会导入B平面,当B平面中断时流量在B平面内部迂回,一期网络路由方案,Page 7,弱策略路由区别与普通策略路由在于策略路由指定的下一跳不可达时,能够按照正常的路由表转发本次工程中的弱策略主要用在将各地接入的软交换流量导入到A平面,同时在A平面链路中断时按照正常的路由转发走B平面;同时为了提高流量切换时的速度,采用接口备份的方式将流量迅速导入B平面弱策略路由在AR设备上启用 APDP&接口备份在A平面的C

6、R设备上启用,一期平面倒换:弱策略路由APDP&接口备份,Page 8,中国移动IP承载网二期整网拓扑结构,核心(CR)节点:对称的不完全网状连接 接入(AR)节点:按平面通过口字型连接到核心层,Page 9,中国移动IP承载网二期核心节点设计,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南京、武汉、成都和西安8个城市 分别配置2台核心路由器(CR),构成8对核心节点核心节点CR之间采用对称的不完全网状连接方式;根据传输光缆的实际走向及彼此业务的相关性,任何1对同城市的核心节点CR路由器至少与2对其它城市核心节点的CR路由器相联;在每对核心节点CR1、CR2之间建立互联链路,Page 10,中国移动IP承载网二

7、期AR到CR连接设计,存在核心节点的省份(广东除外) 以及吉林 黑龙江和海南采用方式一 其它绝大多数省份采用方式二(云南 贵州 重庆 天津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 南 广西 河南 山东 河北 山西 内蒙 宁夏 西藏 甘肃 ) 福建采用方式三(福州和厦门各设置一个AR) 新疆和青海由于传输原因采用方式四 广东地区由于业务量大的原因采用方式五,CR1,AR1,CR2,AR2,CR1,AR1,CR2,AR2,CR1,CR2,AR1,AR2,AR1,AR2,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方式四,CR1,AR1,CR2,AR2,方式五,AR1,AR2,AR1,AR2,AR1,AR2,西宁,乌鲁木齐,Page 1

8、1,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三期整网拓扑结构,广东省在广州、深圳分别设立独立BR设备,由二期的两层结构改为三层结 构, 江苏无锡、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分别增加一对BR/AR设备,Page 12,A类大区省份(广东) CR/BR BR AR B类大区省份(除广东外的其它大区省份) CR/BR BR/AR(辽宁大连,江苏无锡) AR 非大区省份 BR/AR AR,移动IP承载网三期设备角色,Page 13,网络组织原则 在现阶段网络仍采用单一自治域(AS)方式进行网络组织; 网络层次结构 网络长期发展定位于核心、汇聚和接入三层结构; 在现阶段,为保证网络结构的简洁和效率,原则上各省内网络延伸部分应暂定位于

9、二、三层混合网络,即:核心 节点所在省尽量采用“核心/汇聚接入”的混合结构,其它省尽量采用“汇聚/接入接入”的混合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 基于“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二期扩容改造第二阶段工程”所形成的基础结构,采用非对称的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 网络域内路由协议采用IS-IS; 业务疏通组织原则 全网统一采用BGP MPLS VPN方式进行业务疏通组织; 服务质量保证(QoS) 全网建立基于容量规划、Diffserv/E-LSP和业务接入控制的服务质量保证(QoS)体系; 可靠服务机制 在全网部署IGP/LDP快速收敛功能,并在核心层网络部署LDP Over RSVP及MPLS TE FRR链

10、路保护功能,实现在故障情况下话音等实时业务的快速恢复; IP地址规划 全网按照统一IP地址规划方案进行部署;,移动IP承载网三期及省内延伸,Page 14,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三期整体结构图,UMG,softswitch,UMG,Full-Mesh MP-IBGP,ISIS Domain,RSVP-TE,MP-IBGP,MP-IBGP,VPN RR,TE FRR,Shortcut,OSPF,Level2,VRRP,VRRP,OSPF,UMG,OSPF,softswitch,VRRP,MCE,OSPF,VRRP,信令,媒体,T局接入方式一: 媒体:主备 信令:主备,BFD,BFD,IP FRR,端

11、局接入方式 媒体:负载分担 信令:SCTP多归属,T局接入方式二: 媒体:主备 信令:主备,Page 15,网络总体架构规划IGP协议规划BGP(VPN)规划网络服务质量保证(QoS)高可靠性方案软交换站点接入方案网管 安全,网络规划篇,Page 16,IP地址规划总体原则,1、省级软交换业务采用10.0.0.0/16网段;但限定在10.0.127.255以内,10.0.128.0 10.0.255.255作为预留 2、Loopback接口地址采用公网地址:221.130.208.0-221.130.223.255/32 3、IP承载网路由器(CR、BR、AR)设备互连地址采用10.1/16

12、10.7/16地址段10.1.1/24 10.1.16/24为CR地址段,10.1.24/24 10.1.127/24为BR地址段,10.1.128/24 10.7.255/24为AR地址段 4、地市延伸以后总体上采用CR、BR、AR三级结构,但是除广东的CR、BR、AR完全采用不同设备以外其他许多局点都是CR兼作BR或者BR兼作AR,在分配地址的时候CR兼作BR的路由器按照CR来分配,BR兼作AR的路由器按照BR来分配。,Page 17,IP地址规划核心思想节点号,1、节点号是移动IP承载网项目IP地址规划的最核心元素2、全网的CR、BR、AR设备都有自己的节点号3、对于互连地址,节点号体现

13、在第二和第三个字节;对于loopback地址,节点号体现在第三和第四个字节,亮点: 角色决定地址,方便网络维护与故障排除,Page 18,节点号,10.1.1.X,221.130.208.1,1:208; 2:209; 3:210 4:212; 5:213,The same 数字相同,Must Be 不改变,互连地址,Loopback地址,节点号在地址中的体现,Page 19,10.N1.N2.X,固定值,互连设备中的小节点号,同级设备互连:从小到大分配 CR-BR(BR/AR)CR/BR-AR:从大到小分配 BR(BR/AR)-AR:从小到大分配(从.8/30开始分配) 节点号小的设备侧分配

14、奇数,互连地址分配原则,Page 20,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域内路由协议继续采用IS-IS,CR、CR/BR BR、BR/AR、RR、AR等路由器均属于ISIS Level 2;IP承载网CR/BR、CR、BR、BR/AR、RR、AR的Loopback地址和内部互连地址由IS-IS统一承载,IS-IS不承载其它路由。ISIS采用快速收敛技术,端到端收敛时间在2s以内NET规划 NET格式为:区域号.SystemID.00 区域号:为统一的编号,采用国家编码各地电话号码区号的的方式, 如北京地区为:86.0010SystemID:根据Loopback地址设置SystemID,某设备Loopba

15、ck地址如下:10.23.34.50100.2303.4005最终,该设备NET值为:86.0010. 0100.2303.4005.00,ISIS总体规划,Page 21,CR之间流量疏导尽量保证只通过核心节点间链路进行疏通 BR之间流量疏导优选通过汇聚节点间链路疏通次选通过核心节点间链路疏通 AR之间流量疏导优选通过接入节点间链路疏通(目前不同局点AR之间没有直连链路)次选通过汇聚节点间链路疏通再选通过核心节点间链路疏通,流量路径规划流量疏导原则,Page 22,1 遵循流量疏导原则 传输距离较短的路径跳数最少的路径4 尽可能不出现等值路径5 流量优先从底层穿越,Metric规划原则,Pa

16、ge 23,中国移动IP承载网Metric设计原则遵照路由器角色(CR.BR.AR)和实际两点间的传输距离来规划, 两城市间的传输距离选择最短的传输路线,比如,上海到广州存在两条路线的情况下,根据较短 的路线计算,两城市间实际的传输距离(单位:公里)除以20的数值(取整数)作为Metric值CR路由器之间在距离的基础上加权值5BR路由器之间在距离的基础上加权值3AR路由器之间在距离的基础上加权值1同城同类设备之间的距离值为2CR与BR路由器之间在距离的基础上加权值500,Metric规划(二期),Page 24,Metric规划(三期优化),二期网络仍然存在等价路径的情况地市延伸后 将会增加AR-BR和AR-AR的互连链路,二期中的CR-CR之间 BR-BR之间的Metric。权重值太小 难以保证地市延伸后AR端到端不出现等值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