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4682455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3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小结与测评,(从更高更深处整合知识、解读高考),一、知识纵横贯通思维拓广度,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工业革命至二战期间,主要表现,世界格局,阶段,(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不可逆转 (4)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认识,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变动,中国国际地位,国际格局特征,项目,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

3、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三次变动,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第二次变动,中国国际地位,国际格局特征,项目,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资本家自由经营,消除关税壁垒,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抢占殖民地,实践措施,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

4、银,核心内容,20世纪3070年代,18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1618世纪,阶 段,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重商主义,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加速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紧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兴衰原因,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重商主义,单元 好题,(

5、二)析清材料,(三)联准教材,(二)析清材料,(三)联准教材,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1)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移民减少;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流向发达国家。 (2)原因:卷入世界市场晚于西方;冷战期间西方对中国实施包围、孤立和封锁政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 (3)贡献: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民主革命;支持、参与抗战。,满分答案领悟,高分答案采样,NO.4,“单元综合检测”见“单元检测(十三)”(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 谢 观 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