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属于19世纪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82440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化属于19世纪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工业化属于19世纪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工业化属于19世纪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工业化属于19世纪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工业化属于19世纪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化属于19世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属于19世纪(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 理 学,韩子贵,2007年9月,工业化属于19世纪,而管理属于20世纪。在1900年,管理尚未为人所识;现在,它已然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活动。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从事管理工作,它决定了我们的经济进步的步伐和质量,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服务的有效性,决定了我们的国防力量。财富杂志,1996,管理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和介绍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熟练使用管理学基本概念来准确描述管理现象的能力,并能用管理学中的理论解决一些常见的管理问题。本课程同时还是其他管理类课程的先行课程,通

2、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工商管理类的其他课程打下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一、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虽然人类管理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把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还是二十世纪初的事情,一般认为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罗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二、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管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借鉴并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在内容体系和方法上与其他学科有许多交叉,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运筹学等,从而使管理学成为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管理学课程内容,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文化 第四章 决策 第五章 计划职能 第六章 组织职能 第七章 领导职能 第八章 激励理论 第九章 管理沟通 第十章 控制职能,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第四节 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和职能,第一章 管理概述,第三节 管理者,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一、组织及其要素,二、管理的概念与特征,一、组织及其要素,管理学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和协调人类活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进人类福利的科学。任何人类活动都需要统筹安排和协调治理,即管理的客体既可以是个人单独进行的活动,也可以使若干人组成的集体活动。但是,现代管理学的

4、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可以实现单个人工作所无法取得的成果,因此,人类大多数活动都以某种方式有组织地集体进行着。所谓组织,是指一群人(两个以上的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体。,1、组织成员 任何组织都是一定数量的个人的集合体。 2、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3、组织活动 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组织必须从事某种活动。 4、组织资源 任何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利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资源。 5、组织环境 作为人的集合体,组织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的,组织活动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组织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外部环境。,组织的构成要素,二、管理的概念与

5、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什么是管理(Management)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管理下了不同的定义。1、早期的管理学者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2、科学管理之父(F W Taylor):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3、法约尔(HFayol)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4、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HASimon):管理就是决策。5、以伯法ESBuffa为代表的数理学派: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6、现代

6、管理学家孔茨:管理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7、现代管理学家罗宾斯SPRobbins: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的更有效的过程。,我们的定义:所谓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尽可能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过程。,本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 (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7、。即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且最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二)管理的一般特征,1、管理的主体人,特别是其中的管理者。,2、管理客体(对象)组织可利用的资源。,3、管理的任务有效地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4、管理的本质协调。即使个人的努力与组织的预期目标相一致,人、财、物等要素有效结合。,5、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一个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目的性 有效性 他人性 多样性 普遍性,(三)管理的基本特性,任何没有目的的行为

8、不能被称为管理行为. 没有目的就没有组织; 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 没有方向就不可能有效率 推论: 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企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企业. 一个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会浪费自己的生命,管理的目的性,资源是有限的; 若资源无限则不需要管理; 没有效率压力就不需要管理; 管理可以提高效率。,管理的有效性,管理需要他人的努力; 只会管理自己不叫管理; 管理的原理也可以用来管理自己; 指挥他人是管理的一大挑战。,管理的他人性,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 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 管理部门包括生产、技术、财务、营销、人事等。,管理的多样性,管理的普遍性,任何组织都有管理问题,政治、经济、文化、

9、社会团体等都存在管理问题。 管理可以在企业发挥作用,也可以在政府部门、医院、军队,以及体育运动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管理者的工作都具有共同性,他们都要作决策、设立目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领导和激励员工。 管理在不同的组织应该说有一定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只占到全部工作的10%,而其他绝大部分工作是相同的。,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和职能,一、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管理的二重性 三、管理的职能,一、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

10、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选择的技巧性。所谓艺术是指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了有关管理工作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它已为实践所证明,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当然,管理学同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比,还只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管理科学并不能为管理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工作者以管理的理论、原则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

11、,管理又是一种艺术,即利用了系统化的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管理活动后提出来的,马克思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 。“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二、管理的二重性,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管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受一定生产关系、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属性: 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

12、产相联系。 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协作活动需要管理,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在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管理是社会化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只有管理才能把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得以组合和发挥作用。,管理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1、管理的自然属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关系下发挥作用; 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2、

13、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 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产生影响。,1、二重性原理是我们正确分解资本主义管理和社会主义管理的共性与个性,大胆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理论依据。,2、由于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学习外国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国情、企情、兼收积蓄,为我所用,自成一家。,3、二重性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掌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二重性理论的意义,控制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组织就是通过设

14、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三、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职能间的关系,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 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只有统一协调这四方面,使之形成连续一致的管理活动整体过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完成。,第三节 管 理 者,1、管理者的概念 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 :强调职位、职权、下属; 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 :强调对组织富有贡

15、献的责任。 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在正式组织内拥有正式职位,运用组织授予的制度权力作出决策,负责指挥别人的活动并承担对组织实现预期目的做出贡献的责任的各类主管人员。),管理者的作用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一个组织的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这一组织的素质。 2、管理象征论 该种观点认为,管理者对组织成果的影响十分有限,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在现实中,管理者的作用既不是软弱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每一个组织中都存在着限制管理者决策选择的内部约束力量,它源于组织的文化;此外,外部约束力量也对组织产生重要的影

16、响,这些外部约束来源于组织环境。,2、管理者的类型,(1)按管理层次划分 高层管理者:决策层 中层管理者:执行层 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卡茨(Robert L. katz) 1974:“Skills of an Effective Administrator” (1)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 (2)人际关系技能(Human skill) (3)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3、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Skills),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技能,高层 中层 基层,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管理者的技能,4、 管理人员的工作,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Management roles)理论: (1)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 (2)信息角色(Information roles) (3)决策角色(Decision criteri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