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81907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一、突触 (P231),(一)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二)突触的分类,根据接触部位分类,轴突胞体 轴突树突 轴突轴突 树突树突,根据结合形式分类,包围式突触 依傍式突触,根据功能活动分类,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三)突触传递的过程和机制,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a2+内流,突触后电位(EPSP和IPSP),突触传递的过程和机制,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概念:,发生在突触后膜的去极化电位。,产生机制:,突触后膜对Na和K(主要是Na)的通

2、透性增加。,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概念:,发生在突触后膜的超极化电位。,产生机制:,突触后膜对Cl和K(主要是 Cl)的通透性增加。,(四)突触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2.突触延搁,3.总和,4.阻塞,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6.容易疲劳,(五) 突触前抑制,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轴2-轴1-胞3串联突触,产生机制:,先刺激轴2,轴2释放递质(GABA),轴1部分去极化,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轴1产生AP幅度,轴1 Ca2+内流量,轴1释放递质量,胞3EPSP幅度,胞3抑制,概念:,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的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

3、感 觉功能更为精细。,特征:,去极化抑制。,特点:,潜伏期长,抑制时间长。,三、反射,(一)概念,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二)反射弧,反 射 弧,反射过程:,N反射特点: 快、短、准,适宜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内分泌腺,效应器,N-体液反射特点:慢、广、久,激素,(三)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单线式,辐散式,会聚式(聚合式),环路式,链锁式,(四)反射活动的时间特征,1.时间总和,时间总和,2.反射时与中枢延搁,反射时的概念,反 射 弧,反射时的组成,感受器发生兴奋加上冲动在传

4、入神经上传导所需的时间; 冲动在传出神经上的传导及其在末梢与效应器接头处传递所需的时间; 冲动经过中枢所需的时间。,中枢延搁,(五)反射活动的空间特征,1.空间总和,空间总和,2.局限化与扩散,(六)中枢抑制,1.交互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意义:,调控其它N元,使活动协调同步。,2.反馈性抑制(回返性抑制),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也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步调一致。,意义:,3.侧抑制,概念:,是指一个传入神经元兴奋时,除了引起与之发生直接联系的神经元兴奋外,还往往引起邻近神经元的抑制。,意义:,使反射局限化,还使兴奋与不兴奋的界限更加明显。,(七) 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控制部分,

5、指 令,受控部分,功能活动,反 馈 信 息,正反馈,负反馈,:指反馈信号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指反馈信号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第二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切断位置 反应,脊髓与延髓之间 (脊髓动物),仍有屈反射和腱反射可保持一定的肌张力,中脑和间脑之间(中脑动物),可有翻正动作 肌紧张较强,去掉大脑皮层 (去皮层动物),能走路但不会转弯 没有随意运动,一、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肌肉:,梭外肌,作用:,使梭外肌收缩,运动单位:,指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支配的肌肉:,梭内肌,作用:,使

6、梭内肌收缩,提高肌梭的敏感性。,(三)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屈肌反射,概念:,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受刺激一侧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意义:,使肢体避开伤害性刺激,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对侧伸肌反射,概念:,如果受到伤害性刺激较强时,则受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意义:,支持体重,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防止跌倒。,(四)牵张反射,概念:,指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感受装置:,肌梭,结构特点,梭外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N元支配。,梭内肌:,收缩成

7、分在纤维两端,感受装置在中央部,两者呈串联关系,受 N元支配。梭内肌纤维有二种:核袋纤维和核链纤维,运动N元,环旋末梢,花枝末梢,核袋纤维,核链纤维,类传入纤维,类传入纤维,功能特点,N元兴奋,梭外肌收缩,肌梭张力,肌梭兴奋性,传入冲动,叩击肌腱,梭外肌拉长,肌梭张力,肌梭兴奋性,传入冲动,N元兴奋,梭内肌收缩,牵拉肌梭环旋末梢,肌梭敏感性 兴奋性,传入冲动,类型:,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概念:,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特点:,单突触反射。,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膝跳反射,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概念:,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引起 的牵张反射。,特点:,多突

8、触反射,持久维持,不易疲劳。,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 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机制:,肌紧张的产生机制,运动N元,运动N元,高位中枢 下传冲动,肌紧张的产生机制,梭外肌收缩,运动N元兴奋,肌梭的敏感性 兴奋性,持续轻微 牵拉伸肌,梭内肌收缩,运动N元兴奋,高位中枢下传冲动,重力作用,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梭外肌收缩,运动N元兴奋,肌梭的 敏感性兴奋性,梭内肌收缩,运动N元兴奋,环,传出神经对牵张反射的调节:,N元兴奋梭内肌收缩维持和增加肌梭 的传入冲动使梭外肌维持于持续缩短的状态,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环:,(五)腱器官的功能,腱器官是收缩感受器,在肌肉收缩的过

9、程中起随时调节作用。,反牵张反射,指牵拉肌肉引起牵张反射,使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多,导致支配被牵拉肌肉的运动N元抑制,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概念:,意义:,防止肌肉过度牵张。,二、高级中枢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一)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指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易化区:,指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 (见P54 ),(二)其他高级中枢,易化肌紧张的有:,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抑制肌紧张的有:,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高级中枢对肌紧张和肌运动的作用可能有二种机制:,易化或抑制脊髓运动N元,直接调节肌肉的收缩;,易化或抑制脊髓运动N元,通过环改变肌梭敏感性而间接调节肌肉的运动。,(三)去大

10、脑僵直,横切脑干切线,概念:,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的脑干,此时动物出现四肢伸直、脊柱后挺、头尾昂起,这种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是因为有较多的抑制系统被切除,造成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之间失平衡,易化区的活动明显占优势的结果。,产生机制:,横断脑干切线,三、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一)大脑皮层的功能结构,人类大脑皮层深浅各层的细胞在功能上有一定的排列及连接方式,其在功能上的表现,就是与皮层表面垂直的每一个小的立方柱都实施同一功能,这种结构称为柱状组构。,(二)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及皮层运动区,1.皮层的功能定位,2.大脑皮层运动区,中央前回运动区(或运动区,或运动皮层),位置:,4区和6区,

11、支配躯体运动的特点:,交叉支配(除头面部肌肉受双侧皮层支配外);,定位精确,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功能:,执行随意运动指令。,区域大小与肌肉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呈正比。,辅助运动区,位置:,皮层内侧面区之前。,特点:,双侧支配。,功能:,设计运动动作,协调随意运动。,第二运动区,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特点:,双侧支配。,功能:,协调随意运动。,第二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皮层脊髓束,皮层脑干束,(三)锥体系,概念:,是指皮层脊髓束(锥体束)和皮层脑干束。,特点:,对侧支配;,少数为单突触联系,多数为多突触联系;,激活、N元;,对皮层无反 馈环路。,生理功能:,加强肌紧张,执行随

12、意运动指令,其他,锥体束的下传冲动可作用于感觉传入的第一级转换站,抑制传入冲动的传递;,锥体束可影响交感神经的传出活动;,(四)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路。,转而控制髓 运动神经元,经典的锥体外系:起源于皮层下的某些核团,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由大脑皮层起源并通过皮层下核团接替,旁锥体系:由锥体束侧支进入皮层下核团,概念:,组成:,功能:,调节肌紧张; 协调随意运动。,特点:,双侧支配;,皆为多突触联系;,激活N元;,有反馈环路。,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与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 体感觉的传入信息有关。,基底神经节损伤后的表现及病因,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13、主要表现:,全身肌紧张增强、肌肉僵硬、随意运动过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有静止性震颤。,五、小 脑,(一)小脑的分部及神经连接,小脑的功能分区示意图,(二)小脑的功能,1.前庭小脑,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反射途径:,前庭器官前庭核前庭小脑前庭核脊髓运动N元肌肉,2.脊髓小脑,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前叶蚓部:,抑制肌紧张。,前叶两侧部:,易化肌紧张。,后叶中间带:,易化肌紧张。,临床:,小脑前叶损伤: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小脑后叶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 动作分解; 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 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3.皮层小脑,功能:,参与运动计划

14、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临床:,皮层小脑损伤,精巧运动障碍。,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产生过程:,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一、感觉传导通路,(一)脊髓与脑干,(二)丘脑的核团,特异核群(感觉接替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的换元站。,三叉丘系换元站。,视觉的换元站。,听觉的换元站。,猴体表在左侧丘脑后腹核的投射,联络核群,丘脑前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枕,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参与皮层对肌肉运动的调节。,参与各种感觉的联系功能。,非特异核群(髓板内核群),中央中核、束旁核、

15、中央外侧核。,(三)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投射系统,概念:,是指从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的纤维沿特定途径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投射系统。,特点:,有点对点的联系;,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感觉投射系统示意图,每种感觉有专一的传导途径;,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此外,联络核发出的纤维也投射到皮层特定区域,也属于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感觉投射系统示意图,2.非特异投射系统,概念:,是指从丘脑髓板内核群发出的纤维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特点:,每种感觉无专一的传导途径;,无点对点的联系;,易受药物影响。,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动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概念:,是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系统。,功能:,上行激醒作用。,切断特异传导途径A或非特异传导 途径B后猫的行为与脑电图的变化,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一)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和分区,结构特点:,古皮层,新皮层,分子层 颗粒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分区:,将大脑皮层分为52个区。,(二)体表感觉代表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