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理论讲义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78419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价格理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市场价格理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市场价格理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市场价格理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市场价格理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价格理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价格理论讲义(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市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市场如何运作 供给和需求 均衡价格 弹性,本讲的章节分布:第三章:相互依存于贸易的好处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本讲要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市场?为什么存在市场?市场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市场价格是如何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3、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化有何反应?,复习思考:,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那么到底该如何配置这些稀缺资源呢?市场经济(自发调控) 计划经济(政府调控),到底哪种更好?,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施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制, 全社会的经济资源是通过行政管理部门的指令性计

2、划来配置 的。例如,投资或追加投资生产什么产品,产品生产多少, 产品的价格定为多少等等,均由指令性计划规定,企业必须 执行。产品的价格往往被计划部门定得很离谱,且经常长期 不变。这种定价方式割裂了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的经济联系, 使得有些产品长期、大量积压,有些社会需要的产品又长期 短缺,以致于依赖布票、粮票、油票、肉票、烟票、糖票等 众多票证来强制性平衡供求矛盾。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常 常呈现出质量低劣、式样陈旧、功能落后的特点。传统体制下,集权程度最高的时期,许多菜场旁边都有 一个“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负责菜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制止“菜贩子”将低价地区的菜贩运到菜价较高地区卖。 当时

3、的菜场,品种太少且又不够新鲜,与这种不考虑市场供 求的僵化管理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实际上逐步还原、理顺 了市场供求与产品价格之间应有的经济联系,带来了产品供 应丰富、产品积压减少、产品质量提高的市场繁荣局面。,资料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运作的前提:,市场:交易达成的场所。基本类型:市场的基本活动: 分工与交换,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分工与交换:贸易的好处(P54),简单假设: 两个生产者:农民与牧牛人 两种产品:土豆与牛肉第一种情况:每个人在各自的生产领域具有优势,那么贸易能使每个人都受益。绝对优势:(P59) 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

4、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第二种情况:一个人在每个生产领域都具有优势,那又该如何交易呢?还应该分工吗?比如:牧牛人即能较快地生产牛肉,又能较快地生产土豆,那么他还需要与农民交换吗?,农民还有立足之地吗?,分析:,农民和牧牛人的生产条件:画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复习:什么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只有时间投入)(P56),8,4,32,A,16,没有贸易时农民的生产和消费,24,48,12,24,牛肉,土豆,没有贸易时牧牛人的生产和消费,B,农民的生产与消费,牧牛人的生产与消费,分析:土豆和牛肉的机会成本(P56),农民与牧牛人生产单位土豆或牛肉的就会成本不一样。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

5、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农民生产土豆具有比较优势。 牧牛人生产牛肉具有比较优势。,在各自的比较优势下,相互交换的好处(P58),总结:每个人都按比较优势生产,则贸易能使每个人变好!,生产可能性边界(只有时间投入)(P58),8,4,32,A,16,没有贸易时农民的生产和消费,24,48,12,24,牛肉,土豆,没有贸易时牧牛人的生产和消费,B,农民的生产与消费,牧牛人的生产与消费,A,有贸易时农民的消费,B,有贸易时牧牛人的消费,生产点,生产点,结论:(P62),贸易的好处是基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市场存在的

6、前提:(循环流量图),从超市谈起,D:S 超市: 产品市场 (交换),生产者 (分工),雇员 要素市场 银行,消费者 (需要),政府,实物流,货币流,产权制度,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税收,税收,税收,需求,供给,D,S,P,P,价格信息P,需求信息,供给信息,供求决定的价格理论,本章重点: 需求、供给与价格的决定理论是微观经 济学理论的出发点,本章将着重分析需 求、供给及它们如何共同决定价格。,1、需求2、供给3、均衡价格,名家名言:,你可以使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 但前提必须是让它明白供给和需 求。萨缪尔森经济学,需 求(P73),一.需求的定义需求量( Quantity demand)是指消

7、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的两个条件:(1)有购买欲望 (2)有购买能力 理解这一概念,强调以下三个要点:需求量是个预期概念 :消费者的意愿 需求量是指有效需求量:有欲望、购买能力 需求总是涉及两个变量:价格(Price)、需求量(Quantity),一、需求表(P74)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二.需求函数需求函数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需求量和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Qd = f (P, Pr, Pe, M, F, t, .) 影响因素:产品价格(P) ,有关产品价格(Pr) ,预期价格(Pe) ,

8、家庭收入(M) ,个人偏好(F) , 时间变化(t)等。需求方程: Qd=abP(其中a表示当P=0时的需求量, 系数-b表示当P发生微小变动时所引起的Qd的反向变动,即需求曲线的斜率。 )三.需求曲线与需求定律需求曲线:是表示和反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的函数曲线。,表示需求的方法(P74):,需求定理的基本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 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化:指在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9、2.需求的变化: 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P76),收入: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奢侈品) 相关物品价格: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减少。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 偏好 预期 消费者数量,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P76),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正常物品收入增加,需求量减少低档物品,Q,相关物品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P76),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另一种物品需求量上升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另一种物品需求量下降互补品,Q,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的图示(77

10、),需求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影响因素:价格,影响因素:除价格以外的其他 因素,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P70),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 即所有的个人或家庭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的总和。,A的需求量,B的需求量,市场需求量,供给(79),一.供给的定义供给(supply)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 供给的两个条件:(1)有出售欲望 (2)有供应能力 解这一概念,强调以下三个要点: 供给是个预期概念,不是指实际售卖量,是生产者预计、愿意或打算供给的数量。 供给量是指有效供给量,即有现实生产能力的供给。现实的生产能力指拥有足够的生产条件来支

11、持。 供给总是涉及两个变量:价格(Price)、供给量(Quantity)。没有相应的价格,就谈不上供给。,一.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P80)二.供给函数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Qs=(P,Pr,Pe,C,N,) 影响因素:产品价格(P) ,有关产品价格(Pr) ,预期价格(Pe) ,生产成本(C) , 自然条件(N)等。供给方程: Qs=-C+dP(其中-C表示价格P=0的时候的供给量, d表示供给曲线的斜率,它表示当P发生微小变动时引起的Qs的微小变化 )三.供给曲线是表示和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正向

12、关系的函数曲线。,供给的表示方法(80),供给定理,供给规律: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 降时,厂商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 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 量就会减少; 反之,当某种商品 的价格上涨时,厂商或生产者对 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商品供给量随着价格增加而上升!,P,Q,S,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1.供给量的变化:是指除了销售价格以外,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供给者愿意而且能够供给的商品数量的变化。2.供给的变化:指在决定供给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如生产技术、要素价格等)而引起的供给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13、。,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P82),生产的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政府政策,S,供给减少,供给增加,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的图示,PSO Qs供给量的变化(点的移动),P S2S S1O Qs供给的变化(线的移动),市场均衡(P83),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几何图形分析的均衡(P84),1、均衡价格的定义:,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0,D,均衡点,均衡数量,均衡价格,理论模型分析的均衡,一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 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

14、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市场供求均衡的数学模型:Qd = (P)Q S = + (P) Qd = Q S 思考:解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均衡价格的形成(P85),如果,市场价格为P1,需求量为Q1,供给量为Q1,供过于求,P2,Q2,D,Q2,短缺,市场价格为P2,如果,需求量为Q2,供给量为Q2,供不应求,结 论:,均衡价格的形成是由市场中的供求自发调节而形成的。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价 格,同时价格反过来又自动地影响和调节供给与 需求,使市场趋于均衡。这种调节功能就是价格 机制,又称市场机制。,名家名言,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

15、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均衡的变动(P87)需求变动的影响,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Q3,P2,P1,P,D1,D3,D2,Q1,Q2,Q,P3,E1,E2,E3,S,O,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P2,P1,P3,P,S1,S2,S3,Q3,Q1,Q2,Q,E1,E3,E2,D,O,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供给和需求都变动(P88):,供给和需求都增加(减少)时,均衡数量增加(减少),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取 决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幅度;供给增加(减少)和需求减少(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上升),但均衡数量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幅度。,均衡分析举例(P8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1、确定该事件是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