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77597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历史学派典型人物及贡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历史学派 (Historical school)莫红云 刘淑颖 刘罗瑞 王丹,背景,从表面上看,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及德奥方法论之争是学术争论,实质上则是德国资产阶级在向当时统治世界市场的英法资产阶级争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争夺对世界尤其是殖民地的控制权。历史学派以历史主义为旗帜,从德国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德国寻求强国之策。他们所得出的某些结论及思路,至今对后进国家的起飞仍有借鉴意义。也正是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使命决定了历史学派不可能以世界主义,以静态的、单因素的分析方法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他们必须强调国家民族(具体是德国)的特殊性,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为

2、德国设计强国之路。也正因如此,历史学派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先声。,主要人物,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17891846 ) 创始人:威廉罗雪尔( 18171894 ) 新派创始人:古斯塔夫冯施穆勒(18381917) 年轻代:马克斯韦伯(18641920),经济历史学派(Historical school)是以德国为主的经济学学派,主张以研究历史作为研究人类知识和经济的主要来源,因为他们认为文化的特性是无法全球化的、而且也会随著时间地点而改变。这种概念抛弃了将经济学理论视为是普世定理的概念。 他们认为经济学应该要经历严格的分析研究、而非哲学的逻辑推理。经济历史学派的特色是重视实际现实,而非自我

3、设计的数学模型。,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 李斯特在首先发起同英国古典学派论战的同时,还从德国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出发,从历史、理论和政策的多种角度,论述了相对落后于英、法两国的德国如何促进生产力增长,使之发展成为工业强国的问题。,他对经济思想史的贡献,他的主要思想: 关于工业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生产力理论,国家干预学说以及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等。 主要著作是: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 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1837) 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27),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他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写道:“从经济方面来看,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

4、末开发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 李斯特所关心的问题在于如何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所以,他论述 的重心在于后三个阶段。他认为,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当全力向农业和制造业阶段和农业、制造业与商业阶段过渡。在他的心目中,处于第五个发展阶段的农业、制造业和商业阶段是经济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在该阶段上,农业、制造业和商业三者之间和谐地相互协作并作等比例的发展,全国现有资源也可供制造业支配。因此,李斯特认为凡是达到这一阶段的国家“拥有最高的生产力,因而也就是最富裕“,,国家干预学说,李斯特尤其强调,当一国经济实力处于扩张并且正在向农业和制造业或农业

5、、制造业和商业并存的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借助于国家干预的力量,他甚至认为这一时期的国家干预应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使本国的经济发展“趋于人为的方向。”,贸易保护理论,在第一阶段,经济落后的国家应同较先进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以此为手段。使自身摆脱未开化状态并求得农业上的发展:在第二阶段上实行保护贸易,以促进本国制造业、海运业和商业的发展;在第三阶段,当该国的制造业、农业、商业及整体经济实力有了高度发展之后,再逐步恢复到实行自由贸易,在国内外市场上同其他国家进行毫无限制的竞争。,威廉罗雪尔,德国旧历史学派创始人 生于汉诺威的一个高级法官家庭,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专攻历史学和政治学。 崇

6、拜修昔底德,称自己是经济学领域的修昔底德。 1843年出版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后陆续出版五卷本的国民经济学体系巨著。,贡献,威廉罗雪尔首次把萨维尼在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为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所以罗雪尔就成了德国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根本否认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而把政治经济学仅仅归结为对经济发展过程作经验主义的观察和描述。,观点一,他认为国民经济学绝不单纯是致富术,而是企图分析人类、判断和控制人类的一种政治科学。 我们的目的在于记述各国国民在经济上想些什么,要求些什么,感受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努力,获得了些什么,又为什么去努力和如何达到成功。,观

7、点二,他认为所谓国民绝不只是现在活着的许多个人的单纯集合,因此,凡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人,不能只满足于观察和分析现代的经济关系,对于以前的各个文化阶段也必须作同样的研究。,观点二,他认为所谓国民绝不只是现在活着的许多个人的单纯集合,因此,凡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人,不能只满足于观察和分析现代的经济关系,对于以前的各个文化阶段也必须作同样的研究。,观点二,他认为所谓国民绝不只是现在活着的许多个人的单纯集合,因此,凡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人,不能只满足于观察和分析现代的经济关系,对于以前的各个文化阶段也必须作同样的研究。,观点三,他认为从许多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其本质的合乎规律性的东西是困难的,而且近代的各个国民在各

8、方面都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因此我们只能将所知道的各个国民从经济上进行比较研究,如果不观察各个国民而想去考察本国的或一国的国民,那将是不可能的。,观点四,他认为历史的方法绝不轻率地赞赏或非难某一特定的制度,因为从来没有过一种制度对一切国民,在所有文化阶段都是有效的或都是有害的。 经济学的主要课题在于剖析“为什么”或“如何会”的过程从而得出发展规律。,观点五,他认为国民经济的生活和动植物界一样,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时期,而每个国民的进化都受三种主要经济因素支配,即自然、劳动和资本。,古斯塔夫冯施穆勒,德国新历史学派创始人,新历史学派的特点,新历史学派不再象旧历史学派那样,全

9、然否定经济规律的存在。不过,他们怀疑经济学真的能够揭示这些规律,尤其否认运用古典的抽象演绎方法能够做到。 提出“历史统计方法”,力图用历史统计方法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和考察现实经济问题。他们提出,新的历史方法不急于求得普遍的结论,而是运用历史/归纳方法,循序渐进,以实现对特定时代的各个民族和不同经济状态的专项研究。他强调史料即使不带有思想,仍有一种相对的价值,而思想如不根据史料,则将是一种“妄想”。,新历史学派的特点,新历史学派特别强调心理、道德和法律的等意识形态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提出经济观点。 新历史学派极力推崇国家的超阶级性,赞美德国容克资产阶级专制政权,

10、视德意志帝国为“理想的王国。,“方法论之争 ”,1883 年,维也纳大学教授卡尔门格尔出版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维护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性。施穆勒在其年鉴上对这本书的评论激怒了门格尔,次年,他以给友人16 封信的体裁,出版了一本著名的小册子德国历史学派的错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施穆勒。施穆勒回绝了门格尔的赠书,并将致门格尔的信公开发表,双方的情绪越发激昂,继而各有一些年轻人加入,互相指责,这便是经济学史上著名的“方法论之争”。,施穆勒的主张,理论正是建立在“利用现在所形成的一切历史的记述的材料及统计的材料的基础上” 要求理论不仅应当是精确的,而且应当是全面的、真实的,历史学派意欲

11、建构的理论经济学的性质,真实性 广泛性 强调社会公正 实用性,历史学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两组矛盾,外来的形式理论与本土经验的矛盾 学术研究的价值立场与介入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的现实关怀间的矛盾,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杜尔凯姆,马克思韦伯经济思想的由来,起因:波兰廉价劳动力涌入德国东部 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对人口流动引起的失业问题听之任之。 因为按照自由竞争的原则,外来人口劳动力价格非常便宜,在劳动力市 场上有竞

12、争优势。因此,外来人口占领德国东部的劳动力市场,驱逐世 代居于此地的农民,是符合自由竞争的精神的。 马克思韦伯:在劳动力自由流动背后,是普鲁士大地主反自由、 不人道、低效率的奴隶制农业,驱逐、消灭世代崇尚自由的德国小农的 现实,是心甘情愿忍受压榨的波兰农奴对容克大地主庄园的支撑。经济 学上看似不赖的局面,掩盖了政治和道德上的败坏。,主要成果,开创比较社会学研究世界六大宗教(孔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以色列教、犹太教),比较其各自的经济理论对于经济组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确认宗教经济现象的相互依赖关系。 开创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最早把理解当作一种方法来加以使用的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学的客观性、

13、“价值中立”性。,比较社会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论点: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精神 :拥护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 核心:天职观念与禁欲主义诸普世宗教及经济伦理 (包括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 论点: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 结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存在,然而 这些有利因素都无法抵消大多数来自宗教的负面影响,比较社会学,结论:1、理性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都只出现在西方文明中,而 且,在韦伯看来,几乎所有与理性资本主义有关的种种因素 也都是西方文明独有的。2、 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 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

14、了经商逐 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3、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 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 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资本主义观,资本主义:凡是在生产经济中,一群人的需要,不论是什么性质的,是通过企业的途径得到满足的话,就是资本主义。 (简言之,理性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从事资本核算的企业,即应用现代会计学,编制资产负债表,通过计算来控制生产效率的生产性企业),解释社会学,理想形式一个理想的形式是由许多现象提供的某些特征和成分所组成,但它却不会与任何特定的现象有着完全一样的特征。 社会阶层的三大要件理论 社会阶级 社会地位 和团体(或政党) 价值中立价值立场和价值判断总是先于科学研究,前者是后者的动力,而不是相反。科学虽然能够且应当揭示背后的价值判断,却不能评判价值。科学只能反身去认识价值,而不能判断价值是否正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