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与养生终极版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673499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质与养生终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体质与养生终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体质与养生终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体质与养生终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体质与养生终极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质与养生终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质与养生终极版(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质与养生,纲要:,1、什么是体质? 2、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3、中医养生概念和原则 4、体质的分类及具体养生方法,什么是体质?,体质的概念: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脏腑盛衰所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体质的概念,概念: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 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 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生理意义:表现为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 面的个体差异。 病理意义: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

2、或易罹 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 中的某种倾向性。,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构成,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外部形态结构: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 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 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体质的标志,体 质 的 标 志,评 价 指 标,形态结构,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身体强壮,胖瘦适度。 面色与肤色明润含蓄。 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 食量适中,二便通调。 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 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

3、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 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 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协调性,新陈代谢水平器官、系统的功能,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走、跳、跑、投等活动能力,智力、情感、行为 个性、性格、意志,自然环境 、心理环境、对疾病的抵抗、修复能力,“体质“和“健康“的概念是不同的。同样是健康的人,其体质却千差万别,对一个人的体质强弱要从形态、功能、身体素质、对环境气候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体质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成分等。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及各系统

4、、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即身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等身体运动能力。 (4)心理发展状态:包括本体感知能力、个体意志力、判断能力。 (5)适应能力:例如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抗寒、抗热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影响体质强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只对体质的状况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前提条件,体质的强弱则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卫生和身体锻炼等因素。因此,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科学的锻炼,又是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体质是如何形成的?,体质形成:禀承于先天, 得养于后天。 机体内外环

5、境 多种复杂因素 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脏腑功能盛衰决定体质的差异 经络是体质形成的结构基础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体质的因素,(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所伤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一)先天禀赋 先天因素即“禀赋”,先天禀赋就是指父母先天的遗传及婴儿在母体里的发育营养状况。总之,形体始于父母,体质是从先天禀赋而来,所以父母的体质特征往往能对后代产生一定影响。,在体质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先天之精充盈体质强壮。 先天之精不足小儿生长发育障 碍,影响体质的 健康发展

6、。,(二)年龄因素 体质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为人体的结构、机能和代谢是随着年龄而发生改变的。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便是这个道理,小 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壮 年精气血津液充盛,脏腑功能强盛,体质较稳定。 老年人脏腑功能生理性衰退,以阴阳失调、代谢减缓、气血郁滞、脏腑功能减退为特点。,(三)性别差异 灵枢五音五味篇提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论点,对妇女的体质特点作了概括说明。中医认为男子以气为重,女子以血为先,女子由于有经、带、胎、产的特点,所以体质与男子不同。,男性多禀阳刚之气,脏腑功能较强,体魄健壮、 性格外向、粗犷、心胸开阔。 女性多禀阴柔之

7、气,脏腑功能较弱,体形小巧、 性格外向、细腻、多愁善感。 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肝为先 天,以血为本。 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 不足。 男子之病,多伤精耗气;女子之病,多伤血。 男性较女性对病邪较为敏感,易患病,病较重, 死亡率较高。 女性在经、带、胎、产等生理周期易感受病邪。,(四)饮食因素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这说明体质不仅与先天禀赋有关,而且依赖于后天水谷的滋养,水谷是人体不断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不当,也会引起人体发病。,饮食不足体质虚弱。 饮食偏嗜体质偏倾。 过食肥甘厚味易成痰湿体质。 过食辛辣易成阴虚火旺体质。 过食咸味易成心气虚弱

8、体质。 过食生冷寒凉易成脾气虚弱体质。 过食醇酒佳酿易成湿热体质。 饮食无度易成形盛气弱体质。,(五)劳逸所伤,适度劳作和体充锻炼筋骨强壮、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 过度劳作损伤筋骨、消耗气血、易成虚性体质。 适度休息消除疲劳,恢复脏腑功能,保持良好体质。 过度安逸气血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减退,易成痰瘀体质。,(六)情志因素 强烈的精神刺激可直接损伤人的机体结构, 使健康体质的基础发生动摇。,情志因素,情志失调易成偏倾体质,情志和调体质强壮。,气郁化火易成阳热体质 或阴虚体质。 气滞不畅易成血瘀体质。,(七)地理因素,北方人形体健壮,腠理致密。 东南方体形瘦弱,腠理疏松。 滨海临湖之人,多

9、湿多痰。 居处寒冷潮湿,易成阴盛或湿盛体质。 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由于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人的体质。,(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体质形成的差异,还与社会因素、体育锻炼因素、疾病因素有关。如人们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此情志、劳逸各不相同,物质生活也有优劣之分,从而导致了不同的体质特征。,中医养生概念和原则,养生的定义: 养生,又称摄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的生命规律,但是,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人体衰老

10、,减少疾病的发生。 因而,养生对于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和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养生的原则,在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前人在养生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在中医养生活动中必须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养生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主要有: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葆阴精、重养神、顺天时、调气机。,1调阴阳 使阴阳调和,阴平阳秘,即可使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畅顺,内外就能协调,邪气不能侵袭,耳聪目明。 2和脏腑 和,调和,协调之意;和脏腑,是指使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由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的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所以,养生首先要

11、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3通经络 是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人体的气血才能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 4葆阴精 精,即阴精。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是生命的基础,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腑机能失调,百邪易侵。,5重养神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在生命过程中

12、,神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安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 6顺天时 这是在中医学“天人相应” 思想指引下提出的一条重要养生原则。所谓顺天时,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之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即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7调气机 黄帝内经中提出“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这里的气是指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气机的病变关系到全身的病变,要保养好生命,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降则降,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13、以上所论七条养生原则,贯穿在中医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一定要深刻领会各条养生原则,并灵活运用到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体质的分类及,不同体质的具体养生方法,体质的分类:,由于先天禀赋有强弱,饮食口味有厚薄,方位地势有差异,贫富贵贱苦乐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个体差异。因此,祖国医学非常重视对不同人体特征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对体质进行分类。 古代的分类有:阴阳五行分类,阴阳太少分类,体型肥瘦分类,形志苦乐分类,禀性勇怯分类。 现代中医根据临床上的症候表现、脉象、舌苔,提出了以下十一种体质: 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阴

14、虚体质、痰湿体质、阳盛体制、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 这种分型以身型脉证为主要指标,对临床辨证、遣方、摄生防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体质的具体养生方法,辨体质,定养生。不同的体质适合不同的养生方法,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纠其所偏,防病延年,永保您的机体阴阳平衡,也避免使您走入养生的误区。大凡人之体质有偏阴虚、偏阳虚、偏气虚、偏血虚、偏痰湿、偏阳盛、偏气郁、偏血瘀和阴阳平和等九种,或相互错杂, 人人当审辩之,细察之,慎用之。,一、偏阴虚体质,(一)体质特点 形体多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之热,多喜冷饮,有的或手足心热,脉细数, 舌红,少苔。重者

15、潮热盗汗(肺阴虚);视物昏花(肝阴虚);心悸健忘 、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 (二)养生方法:滋阴养精,1、精神调养: 此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心烦易怒,此乃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切记“怒则伤肝”“怒必伤阴。”多一次怒,少一份阴,阴伤虚阳更为扰神而入恶性循环。应遵循内经“恬谵虚无”“精神内守”,“美其食,任其服,高下不相慕。”少于争斗,少于决胜多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修身养性,保阴固精。 2、环境气候调摄 此体质的人喜凉恶热,冬寒好过,夏热难耐,秋燥难受,因此,每逢夏季,应注意避暑,适宜去高山,海边之地游居,秋季干燥,更易伤阴,宜养阴润燥,居

16、室环境安静,坐南朝北。,3、饮食调养 多清淡滋润之品,忌煎炸燥烈肥腻厚味。 宜: 芝麻、糯米、蜂蜜、莲藕、甘蔗、蔬菜、豆腐、 荠、梨、西瓜、鱼类、鳖龟、蟹、老鸭等。 不宜:葱、姜、蒜、韭菜、椒、 榴莲、芒果、鹿狗、羊、雄鸡、牛鞭、猪鞭、狗鞭、鹿鞭及酒类。,(1) 粥类: 粳米100克 百合15克 沙参10克 (补肺阴) 粳米100克 山药30克 黄精15克 百合10克 (补胃阴) 粳米100克 肉15克 酸枣仁10克 (补心阴) 粳米100克 枸杞15克 桑椹15克 山药20克 (补肾阴) (2)羹类: 银耳10克 燕窝3克 冰糖适量 藕粉或孛荠粉20克 银耳10克 冰糖适量 山药粉20克 百合粉10克 蜂蜜适量 芝麻粉10克 核桃粉10克 蜂蜜适量 百合15 雪梨1个 冰糖适量 (3)汤类: 老鸭1只 太子参15克 枸杞15克 鳖1只 (1斤) 山药30克 沙参15克 龟1只(半斤) 灵芝15克 土茯苓15克 枸杞10克 猪心1个 酸枣仁10克 珍珠母15克 莲子10克 猪肺1个 玉竹10克 沙参10克 银杏10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