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673075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东北(第二版)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本章要点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划分的依据与原则 财政收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 纵向财政失衡与横向财政失衡 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 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第一节 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 第二节 政府间的税收划分 第三节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第一节 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一、事权与支出划分的依据 二、事权与支出划分的原则 三、事权与支出的具体划分,一、事权与支出划分的依据,(一)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一)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1.全国性公共产品 2.地方性

2、公共产品,1.全国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是指能够满足全国范围内居民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之一: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整个国家的疆域之内,无论国土面积大小。 特征之二:公共产品的受益在整个国家的疆域内散布得相当均匀(至少,全国性公共产品提供者的愿望是如此)。 特征之三: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中央政府,而不可能是某一级地方政府。,2.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而言的。具体地讲,地方性公共产品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并只能满足某一特定区域(而非全国)范围内居民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是各级地方政府,

3、而不应该是中央政府; 二是受益范围基本上被限定在某一个区域之内,并且这种受益在本区域内散布得相当均匀(至少,作为提供者的地方政府的愿望是如此)。 三是这类公共产品的受益者主要是本辖区内的居民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1.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2.增长职能的分工3.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大致可以包括四类: (1)基础设施;(2)社会服务; (3)文化与传播媒介;(4)社会管理。,二、事权与支出划分的原则,1对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由中央政府出面提供。 2由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 3对跨地区以及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

4、应出面组织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4对于收入分配差异问题,应由较高级次的政府出面进行调节,从而为缩小收入差距和提高调节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 5坚持事权和支出划分的法律化原则。,三、事权与支出的具体划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国防、外交、国际贸易、中央银行、全国性立法和司法等均为中央政府的职责,而交通、教育、卫生、环保、警察、消防、公园等(至少一部分)均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但中央政府对于上述事务的介入程度却有着很大的区别。,第二节 政府间的税收划分,一、税收划分的依据 二、税收划分的方式 三、税收权限的划分,一、税收划分的依据,(一)将各税种的功能与各级政府的职责相结合 (二)注重多级财政间的相互协调

5、(三)体现税收划分的便利性 (四)使税收划分有利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二、税收划分的方式,(一)划分税额 (二)划分税种 (三)划分税率 (四)划分税制 (五)混合型,三、税收权限的划分,(一)税收权限的内容 (二)税收权限的基本划分模式,(一)税收权限的内容,1.税收立法权 2.税法解释权 3.征收管理权 4.税收调整权,(二)税收权限的基本划分模式,1.分散型税权划分模式 2.适度集中、相对分散型税权划分模式 3.集中型税权划分模式,第三节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依据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模式,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依据,(一)解决纵向财政失衡问题 (

6、二)解决横向财政失衡问题 (三)解决公共产品提供中“外部性”问题 (四)弥补划分税收方式的不足,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一)一般补助 (二)有条件补助,(一)一般补助,一般补助是中央政府对资金的使用方向等不做任何规定,也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方政府有权自主决定补助的使用方向和方式,所以也称为无条件补助。一般性补助的主要确定因素有三个:一是地方的收入能力;二是地方的支出需求;三是上级财政的承受能力。,(二)有条件补助,有条件补助在发放时附带着一定的条件,地方政府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获得补助。1.专项补助2.配套补助(对称补助),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模式,(一)以补助金制度为主的转移支付

7、模式 (二)以财政均等化为主的转移支付模式 (三)以税收返还形式为主的转移支付模式,第四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一、分税制改革前财政体制的沿革 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其进一步 的完善,一、分税制改革前财政体制的沿革,(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统收统支体制 (二)1953年至1978年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三)1980年至1994年的财政包干体制,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分税制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 坚持

8、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调节各个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 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二)分税制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5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其进一步的完善,(一)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主要思路,(一)分税制改革的成效,1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基本确立 2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已逐步建立,并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 3促进了理财观念的转变 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化,(二)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够明确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活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不明确,交叉过多 2.税收划分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3.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地加以完善 4.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三)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主要思路,1明确、合理地界定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范围 2合理划分税种及税收权限 3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 4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