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72822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企业管理第13章建筑企业信息化(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 建筑企业信息化,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实施信息化对建筑企业产生的影响企业资源计划和电子商务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理解: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的三个模型建筑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步骤和应注意问题 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应用,本章基本要求,建筑企业信息化概述,13.1,建筑企业信息化系统结构和内容,13.2,目录,企业资源计划和电子商务,13.4,13.1 建筑企业信息化概述,企业信息化及其分类,13.1.1,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13.1.2,企业信息化的意义,13.1.3,实施信息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13.1.4,1.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13.1.1 企业信息化

2、及其分类,企业信息化是指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战术、战略决策、经营运作和管理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其本质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目标,手段,部门,功能,支持层,组成,把信息变成企业管理者的知识,帮助企业领导者进行正确决策,最后带来企业利润,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高级经理层、中间管理层和基础业务层,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

3、软件、人及必要的终端设备,13.1.1 企业信息化及其分类,(2)企业信息化的外延,13.1.1 企业信息化及其分类,2. 企业信息化的分类,分类,按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度划分,技术部门集成,按企业信息化集成对象划分,单元技术,企业内部集成,动态联盟集成,数据集成,知识集成,人的集成,13.1.1 企业信息化及其分类,第一层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与制造自动化(CAD/CAM)、自动化控制(AC)、智能仪表等,第二层次: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第三层次: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如Intranet、Extranet、ERP等,3. 企业信息化的层

4、次,13.1.1 企业信息化及其分类,1.诺兰模型,(1)初始阶段,(2)传播阶段,(3)控制阶段,(4)集成阶段,(5)数据管理阶段,(6)成熟阶段,13.1.2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开始走向正规,正式的信息资源计划和控制系统投入使用,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2. 系统进化模型,(1)内部效率 (2)内部有效性 (3)内部综合 (4)外部效率(5)外部有效性(6)外部综合,13.1.2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是沿着从内部到外部、从分散到整合、从追求效率到追求效益向前发展的,

5、3. 渐进式模型,(1)企业进入数字化生存阶段 (2)单点数字化阶段 (3)单点自动化阶段 (4)联合自动化阶段 (5)决策支持自动化阶段 (6)敏捷的、虚拟化企业阶段,13.1.2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规律: 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到战略,后三阶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处于战略层次。企业时刻准备着进行对等的知识联网和集成、对话式工作等新的组和管理模式,前三阶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处于战术层次,即作为自动化和信息沟通的工具,3.企业信息化可以为使用人员带来方便和福利,13.1.3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1.企业信息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2.企业信息化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变化,

6、13.1.4 实施信息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1. 改进经营管理理念,2. 企业组织重组,3. 生产要素重组,4. 工作流程重组,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13.2.1,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内容,13.2.2,13.2 建筑企业信息化系统结构和内容,13.2.1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1. 总线式结构,信息总中心,职能信息节点C,职能信息节点A,职能信息节点B,特 点,优 点,缺 点,各个信息节点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信息流通,须向信息中心发出申请指令并经信息中心确认后,才能够传递信息 各个信息节点与信息中心间的信息传递只有一条通路(即总线),信息来源明确 信息控制严密 相应的硬件投资费用较低,信息流通总线惟一

7、安全性差 各个信息节点之间缺乏横向联系,13.2.1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2. 星型结构,信息 中心,职能 节点A,职能 节点A,职能 节点A,职能 节点A,职能 节点A,13.2.1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特 点,优 点,缺 点,在企业最高层设置信息中心,在各职能部门设置信息节点 每一个信息节点与信息中心之间均设置 信息通道,可以同时进行传递,总体安全性高,结构较复杂,设备投资较高,13.2.1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3. 环状结构,职能信息 节点F,职能信息 节点E,职能信息 节点D,职能信息 节点C,职能信息 节点B,职能信息 节点A,13.2.1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特 点,优 点,各个信

8、息节点挂接在同一个信息环上,彼此之间的地位相同,通过共享的信息环进行各个节点间的信息传递每一个信息节点与信息中心之间均设置 信息通道,可以同时进行传递,拓扑结构简单且易于扩展构架的安全性要优于总线式结构,13.2.1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职能信息节点D,职能信息节点E,职能信息节点A,职能信息节点C,职能信息节点B,4. 网状结构,特 点,弱化了信息分析中心的地位,各个信息节点之间均 设有信息通道,两点之间的信息访问不受第三方的影响,因而信息的传递也最为通畅,13.2.1信息化系统的拓扑结构,企业管理信息化,设计信息化,产品信息化,13.2.2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内容,1. 企业信息化的一般内容

9、,一套完善科学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必然要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和管理职能之中,这样才能发挥巨大的效能。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5个方面:,市场经营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2.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应用,13.2.2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内容,2)辅助管理,如计划管理软件有P3、PROJECT、梦龙、同洲。,促使组织结构扁平化。 合作组织虚拟化。,通过网络调控资源,使声音、文字、图像等交流不受时空、组织的限制。,实现信息公开、程序透明、规范化运营,避免人为因素,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13.2.2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内容,3)辅助决策,国际国内工程项目信息系统,企业人财物资源信息系

10、统,行业发展方向信息系统,政策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行业技术信息系统,多元化经营研究信息系统,13.2.2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内容,13.3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实施的基础,13.3.1,实施信息化的原则,13.3.2,实施信息化的步骤,13.3.3,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13.3.4,1. 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参与,2. 需要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开发未来发展战略方案,3. 需要组建跨部门的团队,4. 需要新型人才当家作主,13.3.1 实施的基础,13.3.2 实施信息化的原则,1. 利益最大化,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3. 长期性与阶段性相一致,4. 面向使用端

11、的实用性,5. 系统性和模块化相结合,6. 应具备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机能,13.3.3 实施信息化的步骤,1. 明确信息化的内容,2. 明确信息流程,3. 信息节点的设置,4. 信息平台的选取,5. 人员的培训,6. 系统试运行,7. 信息系统的改进完善,13.3.4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1. 控制信息化建设的成本,2. 掌握信息化建设的时机,3. 明确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4. 保证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5. 实现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价值增值,13.4 企业资源计划和电子商务,基本概念,13.4.1,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13.4.2,13.4.1 基本概念,1. 企业资源计划,

12、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企业资源计划,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1)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阶段,(3)MRP(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阶段,(2)MRP(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阶段,(4)ERP(E

13、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阶段,(5)电子商务时代的ERP,13.4.1 基本概念,2. 电子商务,E-BUSINESS指所有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来解决商业交易问题,降低产、供、销成本,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商机,从而增加利润的所有商业活动。其实质是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过程,但不是简单地将过去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信息化,而是依靠新的手段和条件面对原有的流程进行变革的过程。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从基础到高级的过程。,电子商务,13.4.1 基本概念,典型的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应该包含几个步骤:,构建网络基础设施,实

14、现办公自动化(OA),建设企业核心的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 (ERP和外部网站的建设),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产品研发管理(PLM),13.4.1 基本概念,13.4.2 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基于供应链的兼容性一般来说,企业中存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应于这种流分别存在3条供应链,即物资供应链、资金供应链和信息供应链。ERP首先使用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基于业务流程的辅助性ERP系统作用于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它的应用层次有3个:决策层的数据查询与综合分析、中间层的管理与控制、作业层的业务实现。而电子商务则可以为各个层次提供辅助性支持。基于应用的互补性根据企业目前的内外部条

15、件,企业在引进电子商务时,不会完全摒弃传统的采购与销售模式,而是两种模式、两个系统的共同存在和互为补充。,1. 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2. 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在实现两者整合时,ERP方面应优先考虑采购、生产计划、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等与物流、资金流密切相关的模块,电子商务方面应考虑网站管理、网上销售、网上采购和网上资金收付等模块,把这些模块集成到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应用系统,即为整合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传统销售模式和网上销售模 式都必须能够为市场需求和供给分析提供数字依据,两种模式下 的资金收入与支出都应该反映到财务分析中去。,在两种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如果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与ERP不进行整合,就很难保证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也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13.4.2 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2. 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新的整合系统可以分为7个层次,网络层,表现层,公共层,中间件层,应用层,总线层,13.4.2 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