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急救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70780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的急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创伤的急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创伤的急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创伤的急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创伤的急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的急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的急救课件(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急救常识 First Aid,福建警察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系主讲人:陈 仁 辉,创伤的 现场急救,创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在现场外伤救护时,救护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及时准确的现场急救、处理、安全迅速的转运密切相关。,创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篇,止 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一个成年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即体重公斤则约有毫升血液。当血液流失超过全身血量的以上时,可出现明显症状;当血液流失达全身血量的时,就有生命危险。急性创伤性大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出血的种类,出血可以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1.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

2、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内出血,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如闭合性骨折,胸、腹腔内大血管破裂,或肺、肝、脾脏等内脏破裂伤和颅内出血等内出血,出血量难以估计,且易被忽视,危险性极大。,二、各种出血的特点,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1.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容易找到出血点,常可以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三、失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

3、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以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伤者可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急性创伤出血,要特别警惕内出血。如果伤者受伤后无外出血,但出现上述的症状,就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就近的医院抢救。,四、创伤出血的急救原则,(一)急救员的双手,必须彻底洗干净。 (二)将出血部位抬高,尤其是四肢出血。 (三)伤口血液凝块不要轻易除去。 (四)彻底洗净伤口,除去异物,防感染。

4、(五)止血并预防休克。 (六)覆盖伤口,包扎固定。 (七)如为内出血不可揉搓,以免更多的微血管破裂,应该用冷敷,至于严重的内出血应在例行急救措施后尽快送医。,躯体主要血管,1、颈、头面部主要血管:颈总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等。 2、上肢主要血管:肱动脉、桡动脉。 3、下肢主要血管:股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颈总动脉,腋动脉,肱动脉,下肢的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胫前动脉,足底外侧动脉,五、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

5、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止血。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不同的压迫点(见图11)。,(一)指压止血法:,图11 全身主要动脉压迫点,指压止血法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1)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头皮前区、头皮后区及颞部(太阳穴的部位)动脉出血。,方法:头顶部及头皮前区和颞部出血可在伤侧耳门前上方,用拇指对准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用力压迫(见图12);头后区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下方少外侧的耳后动脉。,图12颞动脉压迫止血法,(2)面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方法:用拇指在下颌角前约3cm的凹陷处,将面动脉压迫于下颌骨上(见图13

6、)。,图13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3)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头、颈部大出血采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方法:在气管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将伤侧颈总动脉压迫于第五颈椎上(见图14)。,注意:严禁同时压迫两侧的颈动脉,否则会造成脑缺血坏死,图14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4)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肩部、腋窝及上肢出血。,方法:用拇指在锁骨上窝中部摸到跳动处,其余四指放在伤者颈后,以拇指向下内方压向第一肋骨(见图15)。,图15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5)肱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中或远端出血,方法:一手将患肢抬高,另一手拇指将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搏动处的肱动脉向肱骨方向压迫(见图16)。

7、,图16上臂出血压迫止血法,方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见图17)。,手、前臂出血,图17前臂出血压迫止血法,(6)肘动脉压迫止血法,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桡动脉(见图18)。,用于手掌出血,图18手掌出血压迫止血法,(7)尺、桡动脉压迫止血法,(8)股动脉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下肢出血。,方法:让伤者坐下或仰卧屈膝,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触摸到股动脉的搏动后,将两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迫股动脉(见图19)。,图19股动脉压迫止血法,(9)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足部出血。,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踝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

8、动脉(见图110)。,图110股动脉压迫止血法,(二)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使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见图111)。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图111加压包扎止血法,(三)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动脉外伤的临时止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加垫屈肢止血法。,(1)上臂出血:可采用一厚棉垫或纱布卷置于腋窝处,上臂紧贴胸侧,再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在胸部(见图112)。

9、,图112上臂加垫屈肢止血法,(2)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腘窝加垫屈肢固定(见图113),图113前臂、小腿加垫屈肢止血法,(四)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止血方法止血无效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止血得当,止血效果较好,但使用不得当时,则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严重者可导致伤者失去肢体。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管(带)、气压止血带等。,橡皮管(带)止血法,用约一米长弹性好的橡皮管(带),上肢出血于上臂上1/3处(中1/3处容易损伤桡神经);下肢出血于大腿的中上段结扎。结扎时应先将伤者患肢抬高23cm,局部垫上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将止

10、血带适当拉长,缠绕肢体二至三周,在外侧打结固定(见图114),借助橡皮管(带)的弹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的搏动,伤口刚好止血为宜。,图114 橡皮管(带)止血法,橡皮管(带)止血法,注意事项:,1.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 2.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3.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

11、伤口处加压止血。,(五)填塞止血,填塞止血: 用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鼻、宫腔等部位的出血。,(五)填塞止血,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六)血管钳止血,若伤口处有明显的大动脉出血,可用血管钳临时止血。先用无菌纱布按压创面,然后迅速揭开,发现出血的动脉,立即用止血钳夹住。注意:钳夹不要过紧、过多。,创伤急救四项技术,包扎篇,包扎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包扎物品,三角巾、四头带、绷带、以及衣帽、毛巾、米袋、包布、被单等就便物品。常根据伤情或损伤部位就便材料。,包扎的要求,主要是快、准、轻、牢四个字:

12、 快:要求发现、暴露、检查伤口要快,包扎也要快。 准:包扎部位要准确。 轻: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伤口出血和疼痛。 牢:包扎要牢固,松紧要适宜,打结要避开伤口和易受压部位。,一、三角巾基本包扎法,三角巾,三角巾及其折法,(一)头面部包扎法,1、风帽式包扎法 2、面具式包扎法 3、前额部包扎法 4、单眼或双眼包扎法 5、下颌包扎法,风帽式包扎法,风帽式包扎法,风帽式包扎法,面具式包扎法,前额部包扎法,单眼或双眼包扎法,单眼(两条折条带),下颌包扎法,(二)躯干包扎法,1、胸部(背后)包扎法 2、肩及腋下包扎法 3、锁骨8字包扎法 4、肩部(髋部)大面积 5、躯干大面积,胸部(背后)

13、包扎法,肩及腋下包扎法,锁骨8字包扎法,肩部(髋部)大面积,躯干大面积,(三)四肢包扎法,1、悬臂包扎法 2、手部包扎法 3、肘部(膝部)包扎法 4、手部(折条带)包扎法,悬臂包扎法,悬臂包扎法,手部包扎法,肘部(膝部)包扎法,手部(折条带)包扎法,二、绷带基本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用于手腕、肢体、胸、腹等粗细大致相等部位的包扎,各种绷带的开始和终了都用这种缠法。,在肢体受伤部位缠绕数圈,每一圈重叠盖住前一圈,2、螺旋形包扎: 用于上肢、下肢、手指、或躯干等,肢体粗细大致相同部位的包扎和固定。,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然后作单纯的螺旋上升,每一圈压盖前一圈的1/2。,3、“8”字形包扎法: 用于

14、肘、膝、肩、髋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在关节上下将绷带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作“8”字形来回缠绕,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圈相交,并压盖前一圈的1/2。,4、反回包扎法: 用于头顶、截肢、指端等部位,第一圈常从中央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再做环形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5、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或大腿的包扎,先做两圈环形固定,然后作螺旋形缠绕,到渐粗处,左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右手将绷带自此点反折向下拉紧缠绕肢体,并盖住前一圈的1/3或1/2。,三、特殊部位创伤的包扎,1、穿刺伤:,将大块敷料支撑异物,然后用绷带或粘贴固定敷料,三、特殊部位创伤的包扎,2、胸部开放性

15、气胸包扎法: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伤口,再用纱布或毛巾垫盖住。,三、特殊部位创伤的包扎,3、腹腔内脏脱出包扎法:先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圆碗罩住或用纱布卷制成保护圈套好。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三、特殊部位创伤的包扎,4、脑膨出包扎法:大块无菌纱布盖住伤口,再用纱布卷成保护圈,套住膨出脑组织,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头部。,5、断肢处理,.以直接加压法止血,必要时于伤肢上方用止血带。 .将断肢用生理食盐水湿纱布包好,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保持清洁低温。可能的话放在冰桶中,但避免断肢直接接触冰。 .袋子注明伤患姓名和断肢事件发生时间,且尽快送医院。,5、断肢处理,遇有断裂肢体的情况,应考虑肢体的保存,以备

16、显微手术施行以衔接复原。任何可得到的断肢,准备两个干净的塑料袋,将断肢置放在塑料袋中,外覆冰块或冰水冷藏,于黄金时间内尽速送医。断肢接合的黄金时间,由于肌肉对氧气的抵抗力很差,允许我们重接的时间也较短,一般而言大肢体重接,指手腕以上要在十二小时内施行,小肢体重接, 如断指要在二十四小时内施行 。,四、四头绷带急救包 下额(鼻部)之创伤,五、会阴部 单丁字带、双丁字带,六、多头带 腹部及胸部,包扎注意事项,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包扎伤口应先简单清创并盖上消毒纱布再包扎。 3、包扎方向应自下向上/由左向右、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助静脉回流。 4、包扎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防碍血循环为宜。 5、包扎大结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 6、包扎四肢应暴露出指(趾),以便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机械性损伤急救四项技术,固定篇,对骨折或疑有骨折的伤员,应立即在现场作伤肢固定。能否及时正确处理,对今后伤肢功能恢复有直接影响。处理应灵活、机动、沉着,根据当时条件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片、树支、枪支等作临时固定,如无上述材料,也可将伤肢固定在健侧肢或躯干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